□ 劉詩英
建強技能人才隊伍,必須要解決“不體面”“沒前途”“待遇低”問題,讓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打破陳舊觀念,讓技能人才有奔頭。長期以來,一些用人單位存在“重學歷、輕技能”觀念,對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的偏見是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關鍵因素。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傳承者、實踐者、創新者。要結合實際打破以往陳舊的人才觀,根據本地產業發展實際,加快推進技能人才評價改革落地落實,切實發揮“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讓技能人才有奔頭,打開技能人才涌流的動力源頭。要通過以賽代評、量績考評、專家舉薦等方式,注重技能人才應用性、實用性的發揮,“不拘一格”用人才,破除“論資排輩”潛規則,讓技能人才無“身份”之憂、無學歷之“絆”、無“職稱”之慮。要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因勢利導,精準施策,廣納各類人才,讓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有“一席之地”,讓“技高一籌”的人才“薪高一檔”,吸納更多人才端起“技能碗”,滿懷信心走上“技能路”。
突破成長瓶頸,讓技能人才有勁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技能人才的培育培養并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與時俱進、久久為功,要為技能人才打造“成長搖籃”和“發展階梯”,幫助突破成長瓶頸,讓技能人才有勁頭。要用好職業院校主陣地,建立職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有計劃、周期性地組織本區域職業技術人員按照職業結構和崗位需要進行職業資格、職業技能培訓,合理設置培訓課程,培養一批懂理論、善實踐、接地氣的職業技能“行家里手”。要圍繞農業、金融、計算機等技術領域舉辦地方性或區域性職業技能大賽,通過自下而上的比賽激勵技能人才以賽促學,專心于專業技術研究,耐心于專業技術實踐,在比武切磋中提高專業水平,涌現更多行業“排頭兵”。健全技能人才終身教育體系,面向廣大技術工人,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獎勵、培訓補貼等方式,引導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對技能人才接受再教育、技能資格升級的支持力度,實現培訓對象普惠化、培訓資源市場化、培訓載體多元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管理規范化,鍛造一支技術精、素質好的高技能人才大軍。
釋放人才紅利,讓技能人才有干頭。對待技能人才,要改變“四唯”模式,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實績、引領帶動為導向的多元人才評價制度,為技能人才上升提供更廣闊的機會和舞臺。要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建立服務技能人才的工作機制,落實好社保、子女就學、療休養、醫療保障、住房等各項政策,進一步激發技能人才的創新潛能,點燃奮斗熱情。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技術能手等表彰中的評選力度,大力宣傳高技能人才匠心獨運、躬耕崗位的動人故事,增強技能人才榮譽感和獲得感。完善企業激勵機制,強化技能要素參與分配,將技能等級、業績貢獻與經濟待遇掛鉤,推行年薪制、股權制、協議薪酬等方式,切實提升技能人才收入,用“真金白銀”讓技能人才有奔頭的同時沒有后顧之憂,真正放手干、放心干、安心干,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