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永新
垃圾分類作為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一種方式,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能起到節本增效的作用。雖然近幾年垃圾分類在城鎮和農村得到大力推廣,但在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做實做細。
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各級要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借助政策宣傳欄、流動宣傳車、微信公眾號、村級大喇叭等渠道,持續宣傳垃圾分類政策,促使垃圾分類政策深入人心。通過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示范村,增加垃圾分類處理設施,便于基層群眾有效就近處理生產生活垃圾,有效改善當地生產生活環境,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評選垃圾分類處理示范戶,通過示范戶的示范效應,帶動更多群眾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中,真正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各級還可以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村莊等活動,增強垃圾分類工作的影響力。
激勵機制有待完善。前幾年,部分鎮村建立起垃圾置換驛站,采取垃圾置換生活用品方式,引導群眾分類回收垃圾,有效減少了群眾隨意傾倒生產生活垃圾的問題。但是隨著后期收集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時轉運處理,垃圾置換在基層出現中斷現象,群眾垃圾分類處理的意識逐漸淡薄。因此,基層村組、社區應持續投入資金,持續開展垃圾置換工作,將置換的垃圾進行集中統一處理,特別是將電池、廚余垃圾、塑料制品、碎玻璃等不易在一線處理的物品,經過基層歸集整理后,統一交由專業回收企業處理,防止置換垃圾滯留在基層垃圾置換站,成為基層垃圾分類處理的負擔,真正將垃圾轉化為資源。
結合基層各項工作。各級應把垃圾分類處理作為基層文明建設的一部分,組織機關干部、村民代表、中小學生等群體,常態化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志愿活動。在新民風建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中,各級可以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制工作,將垃圾分類處理作為新民風建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工作的一項考核指標。發揮好基層民主自治平臺作用,基層的愛心超市、道德評議會等組織可以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通過樹立正反典型案例,引導基層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爭取讓生產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讓水更清、天更藍、草更綠,創造干凈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