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同學給我打來電話,說自己父母沉迷保健品無法自拔,老兩口退休工資加起來近一萬元,如今卻成了“月光族”。家里各種保健品一堆一堆,可身上原有的疾病沒見好,各種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同學說,無論怎么勸,爸媽就是對保健品樂此不疲,啥時有講座都去,真不知他們是中了什么魔了。情急之下,同學打電話給我,請我幫忙。
一般而言,癡迷購買保健品的老人大多數是老兩口自己住甚至是獨居,子女不在身邊,又是因為工作忙無暇探望和照顧老人,或者是缺少朋友,沒有參加社會團體活動的老人。我這同學在外地工作,一年難得回來幾次,老人自己住,平時身邊也沒什么人來往。
老年人人格特征第一點是不安全感。人到老年,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都在逐步衰老,發生著器質性或者功能性變化,就像通俗說“機器用久了容易壞”,老年人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他們更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只要宣傳的產品對自己健康有益,老人們都愿意嘗試。
老年人人格特征第二點是孤獨感。老年人的孤獨感較為普遍,尤其是在家庭關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渴望良好的家庭關系,如果子女由于各種原因忽略或者忽視了對他們的關心,很少和他們溝通,老人就會感到孤獨。有一則公益廣告講述了一位張羅了一桌飯菜等待兒女回家的母親,當兒女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回家時,母親背影是那么單薄和孤獨。另一個案例中黃奶奶的兒子不知道父母中了什么魔,如此癡迷購買保健品?墒前咐校S奶奶的鞋子是保健品的銷售員送來的,郊游沒人陪是銷售員開車來接的,甚至老人住院的陪床、看護,都是銷售員陪伴的,這些事情中,沒有看到黃奶奶兒子的身影。正是因為原本子女的角色缺失,老人又懼怕孤獨,才有保健品的“可乘之機”。沒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有的老人甚至說:“即使賣的假貨我也愿意買,我就當花錢找我陪我了!”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個層次是一個由低到高逐級形成和并逐級得以滿足的。當下社會的老人們,多數都有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兒女給的“生活費”,吃飽穿暖沒有問題。但是老人們并不是僅僅需要兒女的物質支持,更多的是需要愛與陪伴。保健品推銷員正是滿足了老人愛與歸屬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指的是人要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系以及隸屬某一群體,并在群體中享有地位的需要。銷售員的陪伴讓老人感受到了愛,聽課的小團體讓老人有了集體歸屬感。老人對保健品也就欲罷不能。
我居住的小區外有幾個租房銷售保健品的,每天早上上班路上都能看到老人們在“聽課”,熱情周到的銷售員一聲比一聲親熱地叫著叔叔、阿姨。如果家庭足夠溫暖,老人們又何苦要“離巢”?
□楊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