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把生態文明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項基本方略,形成了“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等重大論斷。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確立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奮斗目標,與之高度契合,這是融入安康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的戰略決策,任何時候都動搖不得。
我們要牢記2012年1月18日,時任省委書記趙樂際在安康調研時指出“生態對安康來說,是寶貝、是生命,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安康的生態首先是安康人的生態,把生態搞壞了,安康人首先在這遭殃”;2012年10月4日,他在平利調研也是離開陜西赴京工作前的最后一次調研,叮嚀我們“在保持青山綠水中興產富民”。省委胡和平書記連續兩年參加安康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他強調,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做強生態經濟,發展特色產業。十九大后,生態經濟在全國各地大行其道,尤其是江蘇省提出“向有風景的地方要新經濟”,以“山河重構”的創新舉措將“兩山理論”付諸新的實踐。所有這一切,既證明我們近年來的實踐探索具有超前性,更要切實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堅定把生態優勢作為安康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活力,繼續推出符合安康實際的“綠色新政”,建設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生態布局、生態文化、生態機制“五位一體”基本框架,在實現“讓城鄉因環境而美、讓群眾因生態而富”中,做好新時代美麗中國的“安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