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承喜 張昊
2014年6月27日,漢濱育種專家王衍成歷時22年潛心培育的“陜茶一號”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成為漢濱茶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截至2023年底,漢濱區茶園總面積達到21.3萬畝,發展茶企78家,建成安康富硒茶城,累計獲得中茶杯、硒水鑒茶、世界紅茶大賽、楊凌農高會后稷獎等參評獎項200余項,茶葉產量達到9500噸,實現產值20億元。
厚積而薄發。近年來,漢濱區依托“陜茶一號”自主品種優勢,堅持做足“茶文章”,撬動“茶經濟”,大力發展茶產業,培育茶企業、擴大茶基地、打造茶品牌、發展茶市場,形成產業鏈,一個綠色產業正在金州大地快速崛起。
發軔 “陜茶一號”讓茶產業有了“漢濱芯”
史料記載,漢濱茶葉發展始于商周,是我國最早栽培茶樹、生產貢茶的地方之一,早在唐代就被列為八大茶區之一。
雖然是老茶區,但過去一直苦于沒有自己的良種,茶園發展依賴省外引種,成為制約當地茶產業發展瓶頸,也成為漢濱從事茶產業人心中的痛楚。
“優良品種是茶產業的‘芯片’。”王衍成說:“我省地處茶樹分布的北緣地帶,氣候土壤條件與省外茶區有一定的差異,我們的茶產業完全依靠省外引種不是長久之計,這也是制約我們茶產業做大做強的短板。同時,作為傳統老茶區,安康有著豐富的種質資源,具備良種選育的基礎條件。”
出于對茶的執著,王衍成自1992年投身茶樹選育工作,由于沒有試驗經費、技術管理不到位和其他一些原因,導致相繼失敗。為了專心搞研究,1998年王衍成辦了停薪留職,再到后來辭去公職,成為一名創業者。
2006年,王衍成創辦了安康市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建基地、辦茶廠,分別在漢濱區雙龍鎮的三星村和新華村建立品種對比試驗點和“陜茶一號”示范園,栽種面積逐步擴展到紫陽、寧強、商南。
2011年,“陜茶一號”被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和省農業廳正式認定為省級良種。
2012年參加全國第五輪茶樹品種區域試驗。
到2013年,“陜茶一號”已在省內11個主產茶縣、全國6個省試種。
2014年獲得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2023年,入選農業農村部2023年農業主導品種名錄。
“‘陜茶一號’凝結著陜西茶葉工作者近30年的心血和汗水,也代表著陜西茶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不僅讓陜西有了自己的無性系良種,同時也填補了我國高緯度茶區無性系茶樹品種的空白。”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在2023年“國際茶日”活動開幕式上專題推介“陜茶一號”。
發芽早、長勢旺、投產快、產量高、上市早,“陜茶一號”有芽葉肥壯、持嫩性強、高產優質、抗寒性強、適應性廣等顯著優點,一面世就受到廣大茶農的格外青睞。
“一苗難求!”原漢濱區林業局局長楊佑金對當時爭相搶購“陜茶一號”茶苗的場面記憶猶新。
短短幾年,安康漢水韻茶葉有限公司共生產“陜茶一號”種苗1億多株,實現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
作為“陜茶一號”的種苗選育發源地,漢濱區抓住有利契機,將優勢品種作為“突破性發展茶產業”的關鍵抓手,大力推進“陜茶一號”的種植規模,科學編制了漢濱茶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圍繞“巴山區域,瀛湖周邊”重點布局,先后出臺了《加快陜茶一號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漢濱區茶產業創新行動計劃》《漢濱區茶產業追趕超越實施方案》《漢濱區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獎扶辦法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支持文件,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壯大 20萬畝基地從“拳頭品種”到“拳頭產業”
2022年10月14日,安康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陜茶一號”系列地方標準,發布內容為“建園技術規范、育苗技術規范、加工技術規程(綠茶)”。
陜西首個、全國第九個獲國家登記的茶樹良種“陜茶一號”系列地方標準正式發布,標志著安康富硒茶標準化工作取得新成效,同時也表明安康富硒茶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
如何把品種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漢濱區委書記范傳斌多次調研指出,要堅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路徑,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聚焦品種、品質、品牌,重品質、打品牌,重規范、促提升,強引領、建鏈條,全力推進漢濱茶產業標準化、規;⒓s化發展,統籌做好茶科技、茶產業、茶文化文章,以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富民增收。
漢濱區是“陜茶一號”茶樹新品種的原產地,也是其規;瘶藴驶N植面積最大的區域。對于“陜茶一號”的品種優勢,分管漢濱區茶產業的副區長周本才深有體會:“在生產過程中,‘陜茶一號’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發芽密度大、產量高、品質好,發芽早、耐寒性和耐旱性強等優勢得以充分體現,鮮葉產量較其他品種增產70%以上。未來幾年,瞄準‘陜茶一號’,按照地方標準,通過實施低產低效茶園改造,補植補建,產值必將翻番,茶農收入將有大幅提升。”
“高標準種植解決了前端原材料的問題,再加上高標準采摘、高標準加工,這才是提升‘陜茶一號’品質的關鍵。”漢濱區蠶茶果技術中心研究員陳恒分析。
“目前,陜南種植的茶樹品種,有紫陽群體、龍井43、中茶108、老品種福鼎大白等,而‘陜茶一號’有發芽早、產量高、品質好獨特優勢,在春茶上市期間,就搶占了市場,搶占了先機。”
近年來,漢濱區圍繞“陜茶一號”建園栽培管理開展試驗示范研究工作,在“陜茶一號”建園整地、開帶施肥、茶苗栽植、茶園幼苗期修剪施肥管護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研究,集成了“陜茶一號”快速成園技術,形成了“陜茶一號”高效茶園建設管理模式。這將有利于進一步解決缺乏統一的建園技術標準,茶葉產業建設和“陜茶一號”建園管理過程中往往出現操作不規范、建園質量參差不齊、收益高低差異大等問題。
長期從事茶葉研究的王衍成同樣認為,優質穩定的茶葉品質和產量至為關鍵。
在位于漢濱區最北部的中原鎮衛星村的一片實驗田里,“陜茶一號”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在“陜茶一號”品種研發成功后,王衍成有了新的思考。2018年,為進一步提升自己種植的茶葉品質,王衍成到日本進行了一次考察。“日本茶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相對高,茶樹修剪、采摘、加工、包裝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王衍成回憶說,“收獲最大的還是當地在茶園管理上的精耕細作。”
王衍成介紹,日本在茶園管理上實現了現代化,園區面貌整齊劃一,樹勢健壯,從而使得單產高,效益好。在種植規格、施肥、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詳細的參數規格。
走一路,看一路,記一路,有心的王衍成把這些參數熟記于心;氐綕h濱后,王衍成馬不停蹄地投入新的實驗研究,最終在中原鎮按照規格,因地制宜試種了10余畝。“這一塊兒地,土壤層都進行了深挖一米的改良。以往種茶可能最多挖到一尺,深挖的好處就是最大程度保住營養。”王衍成說:“未來的‘陜茶一號’,在土地改良上下功夫,是提升品質的先決條件!”
在歷屆茶博會上,生態茶、有機茶、高山茶、古樹茶等高品質特色茶葉備受茶葉愛好者的關注,頗具人氣。高品質茶葉,已然成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陜茶一號’成績喜人,但要想在茶業界持續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有不斷壯大的受眾群體,以色、香、味、形這四大特點贏得市場,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席鴻冰說。
按照“建設標準化、設施配套化、管理精細化”要求,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支持配套建設茶葉加工、包裝等設施建設,推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旅文融合,逐步實現茶產業強鏈補鏈目標。截至目前,漢濱區已建立“陜茶一號”種質資源圃和良種繁育基地1000畝,15個涉茶鎮辦茶園總面積達到21.3萬畝,建成茶葉園區56個,其中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26個、區級園區28個,F有茶葉加工企業78家,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63家,其中獲得SC認證企業28家,獲得有機認證4家、綠色認證14家,獲得“安康富硒茶”證明商標使用權茶企38家,累計獲得中省市茶葉參評獎項200余項。2023年茶葉總產量達到9500噸,實現產值20億元,全區茶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奮進 培樹品牌筑就綠色生態產業鏈
2023年3月29日,“相約古城西安·品茗陜茶一號”2023年漢濱春茶開園暨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在西安舉行,“陜茶一號”在古城西安綻放異彩。
2023年4月21日,第31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上,“陜茶一號”茶產品被選作接待用茶閃亮登場,推廣研究員王衍成作“‘陜茶一號’品種選育與推廣”主旨報告。一時間,“陜茶一號”在全國茶界聲名鵲起。
2023年5月20日,“國際茶日·大使品茶”活動中,來自南蘇丹、智利等8個國家駐華使館外國使節,以及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駐華代表、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與來自農業農村部系統、行業科研機構協會等代表相聚一堂、共品香茗。“陜茶一號”茶產品作為開幕式品鑒用茶,受到外國使節盛贊。
“沒有想到,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陜茶一號’茶產品走進西安,走向全國,面向了世界。”回憶那段時間的經歷,王衍成依然興奮不已。通過3個會事,“陜茶一號”茶產品得到了業界的最高肯定。
“市場上仍然是供不應求。”2023年春茶上市期間,這是漢濱茶企共同的感受。
“一個新品種的培育,除了獲得管理機構的認可,更要獲得市場的認可才行。”王衍成說:“從品種到產品,再到品牌,要充分發揮新品種的優勢和生命力,讓更多的茶農受惠獲利才行。將來‘陜茶一號’應該為陜西茶產業作出更多貢獻。”
“陜茶一號”在業界的“火爆出圈”,是發展的必然。區長吳大林表示,下一步漢濱區將著力以“質量興茶、綠色發展、品牌強茶”推動全域生態化、質量監管信息化、品牌地標化,打造“一帶一路”茶香通道,奮力建設現代茶業強區。
為持續做強“陜茶一號”支柱產業,漢濱區按照“一條產業鏈、一名區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支專家團隊、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鏈長制工作機制,在科研創新、關鍵技術環節、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等方面予以重點培育,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區富硒茶產業鏈更好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獎扶政策文件,重點支持茶葉加工、茶園綠色防控和市場營銷體系建設,2023年共有32家茶葉經營主體獲得產業獎扶資金710萬元。
作為“陜茶一號”的推廣研究員,又是漢水韻茶葉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王衍成深知,對于茶葉產業而言,塑造品牌至關重要。而在塑造品牌之前,一定要明確“陜茶一號”自身產品的屬性特色,與其他茶葉品牌的差異化。
“陜茶一號”,作為一個茶樹品種,要想打響品牌,市場定位、消費者定位、價格定位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突破高端市場,主打中端市場,價格適中。消費人群覆蓋老、中、青年群體中的商務人士。”漢濱區蠶茶果技術中心研究員陳恒說:“經過市場分析,這是我對‘陜茶一號’進行的一個初步定位。下一步重點就是內涵的挖掘、打造。”
“漢濱區通過科技創新成功選育‘陜茶一號’,既彌補了產業短板,又成功實現了區域茶產業的深層次蛻變。每一片茶葉,每一杯飄香的茶杯里,都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子。”安康市茶葉協會會長田元成對漢濱茶產業的創新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漢濱區大竹園,流水、雙龍、晏壩等鎮還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充分利用“陜茶一號”茶產業優勢,促進茶產業提檔升級發展,實施茶旅融合發展。
走進位于漢濱區大竹園鎮的東旭茶業,成片的茶園風景宜人。茶園里,彌漫著茶樹的陣陣清香,河岸邊翠綠的茶壟一行行整齊劃一,游客穿梭于茶園間,一路歡聲笑語,好似一幅恬淡閑適的山水田園畫。
“公司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應用先進技術,標準化建園,設施化配套,精細化加工,品牌化發展,最終將打造四季有花、茶花飄香、茶旅融合的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園,帶動區域內的脫貧戶和農戶增收致富,繼續擴大經營范圍及規模。”東旭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單林江介紹說。
“吃干榨凈”。漢濱一方面著手打造“陜茶一號”茶產品品牌內涵、文化底蘊的挖掘,一方面在保證夏秋茶品質的基礎上,積極研發加工紅茶、黑毛茶、抹茶粉等產品。不久的將來,以“陜茶一號”為主的茶食品、茶化妝品、茶飲料、茶保健品還將陸續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