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譚西 通訊員 馮尚生 楊景勇) 財政工作如何順應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漢陰縣有自己的解答辦法。
始終把財政績效管理作為財政工作主線,以科學理財、依法管財、規范用財為目標,在增收提質、節支增效、監管強基上下功夫。由此誕生的三措并舉、把好三關、實行五個掛鉤、嚴格五制管理“3355”工作法,讓漢陰財政績效管理水平實現了大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一個最有力的佐證是:繼2014年獲得國家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良好”成績后,2017年漢陰再次獲得全市第1名、全省第2名、全國第48名的好成績。
三措并舉,在增收提質上下功夫
增收提質是保障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剛性需要,漢陰縣堅持“財源培育、收入征管、專項資金爭取”三措并舉,有力地促進了收入“質”“量”同步提升。
該縣著眼長遠,加大財政投入、招商引資和金融支持力度,建立財源培育長效機制,擴大財稅增收的源頭活水。每年縣財政預算1200萬元用于月河工業園區建設,預算1000萬元用于農業產業發展,預算1500萬元用于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有力地促進了三產融合發展。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出臺了工業發展十條,以更優的政策、更重的獎勵、更大的支持,“筑巢引鳳”,引資發展。2017年全縣招商引資45.6億元,月河工業園區共入駐企業128戶,現代農業園區達到60家。規范做大融資平臺,建立并擴充產業發展基金規模,設立了3000萬元的企業還貸周轉基金、1966萬元的金融扶持擔;鸬7支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近億元,可撬動金融資金10億元支持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在強化征管方面,該縣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建立財政部門股室掛聯各鎮、各收入征管單位的聯動機制,健全稅源信息交換和共享制度,明確挖潛增收的著力點和主攻點,保證了征管工作高效推進。按照應收盡收的原則,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稅種和重點收費項目進行跟蹤監管,加大稅收稽查力度,堅決堵塞收入“跑冒滴漏”。完善財稅收入考核保障機制,實行財稅收入周通報、周點評、周安排。2017年,全縣稅收收入完成1.23億元,同比增收2593萬元,增長26.8%,稅收與非稅占比達69:31,財政收入結構和收入質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結合中省投資政策,漢陰縣積極制定部門項目資金爭取年度計劃,并預算專項經費,支持各部門做好項目編報,力爭有更多項目更多資金用于建設與發展。近三年來,全縣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6.62億元,年均增長14%,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好三關,在節支增效上下功夫
漢陰始終堅持民生至上理念,著力構建公共財政,嚴把“預算約束、投資評審、政府采購”三關,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確保結余更多的資金用于保民生、促發展。
自2014年開始,該縣率先在全市推行全口徑預算編制,將一般公共、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和社會保險基金四本預算相互統籌銜接,做到了四本預算統一算賬、統籌安排,建立起定位清晰、分工明確、銜接有序的地方政府預算體系,有效提高了政府對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每年從8月份開始,縣財政局各業務股室就及早進行下年度預算編制工作。同時,修改完善定員定額標準體系,進一步提高部門預算年初到位率。創新建立了財政部門與人大財經工委預算編制“共編共審”機制,實時全方位接受人大監督。嚴格堅持“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不斷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切實增強了預算剛性約束力。
為把好投資評審關,該縣在全市率先出臺并適時修訂完善了《漢陰縣投資評審管理規定》,定期更新《漢陰縣小型工程預算控制綜合單價》《漢陰縣工程造價咨詢等服務收費項目財政投資預算評審最高限價標準》,創新實行財政投資行政預審制度,對無資金來源的項目一律不予通過,超標的項目更改設計符合標準后方可建設。建立了分類分級評審制和全程跟蹤評審機制,對財政投資項目評審做到全覆蓋。五年來共評審各類建設項目2539個,評審預算總額53.92億元,審減預算總額5.914億元,審減率11%。
從2014年起,該縣率先將政府采購審批業務,全部進入縣政務服務中心全面上線運行,著力構建規范透明、公平競爭、放管結合、高效便捷、嚴格問責的政府采購工作機制。定期更新政府采購目錄及采購限額標準,不斷簡化采購程序,縮短采購時間,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厘清政府采購工程和建設工程的關系,擴大集中采購范圍,有效發揮了采購管理節支促廉保民生的作用。近五年共完成采購項目5176個,采購規模10.31億元,節約資金1.29億元,節支率12.5%。
實行五個掛鉤,在落實成效上下功夫
為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在預算績效管理、協稅護稅、預決算公開、債務化解等方面的積極性,漢陰縣有針對性地實行五個掛鉤機制,確保執行有力、落實有效。
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對納入縣級預算績效評價管理的財政專項資金,按照績效管理辦法和評分標準,在管理制度、實施計劃、績效目標等方面,采用專項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財政專項資金的運行情況進行全程全方位的監控,并對其評價最終結果與專項資金設立、預算資金安排、資金撥付等掛鉤。對資金使用無效或低效的專項資金,相應減少或取消預算。
協稅護稅與公用經費掛鉤。認真落實財稅一體化管理和以地控稅、以票控稅、先稅后證的各項協稅護稅措施,切實加強支出發票財政財務報賬審核,對不執行以地控稅等規定的施工企業不予支付項目工程款,對不履行以票控稅等職責的單位扣減公用經費,進一步夯實協稅護稅責任義務。
預決算公開與公用經費掛鉤。制定出臺了《財政預決算公開制度》,對不按時公開、不按要求公開、不按程序公開的暫停公用經費,全縣所有一級預算單位全部實行了財政預決算、預算調整及“三公”經費公開。
債務管控與化債資金分配掛鉤。按照鎖定債務基數、杜絕新增債務、債務指標不越紅線的原則,修訂完善《政府債務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債務預警體系,將債務管控與化債資金分配掛鉤。同時,通過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建立償債準備金、整合專項資金、盤活國有資產、建立化債獎補、健全舉債責任審計等方式,五年累計化解政府債務6億元,債務規模始終控制在上級下達的債務限額以內。
目標考核與“三項機制”運用掛鉤。近年來,縣財政局在全縣部門單位中率先推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將考核結果與目標獎金發放、單位個人評先評優、干部提拔使用等“三項機制”運用直接掛鉤,在機關中營造出依考核排位次、憑實績用干部、看貢獻定獎懲的導向。近3年共向組織推薦提拔任用科級領導干部6人,提拔任用中層干部28人,輪崗交流干部28人,免去不適應工作崗位的股室負責人1人,激發了財政干部干事創業、爭創一流的激情。
嚴格五制管理,在全程監管上下功夫
圍繞項目資金運行“軌跡”跟蹤監管,漢陰實行項目申報政府預審、項目建設督辦、資金撥付“五級”審批、工程結算審計確認、存量資金定期收繳清理“五制”管理,確保項目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各項目主管部門在獲知或收到上級申報項目的通知后,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產業扶持和項目整合方案確定的項目建設內容、資金投向及時遴選項目報縣政府會議審定,項目主管部門根據審定結果再通知項目實施單位和企業按要求編制項目申報文本,并積極開展項目爭取工作。
建立全縣重點項目建設臺賬,將項目建設督辦納入縣政府政務督查督辦系統,實行網上督辦和跟蹤督辦,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研判解決,對項目推進不力的單位實施預警、約談,確保項目快建設、資金快撥付。
凡上級財政下達、縣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各類專項資金的申請撥付實行“五級”審批,明確項目實施單位、項目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政府分管副縣長、常務副縣長或縣長職責,由項目實施單位填報“五級”審批表,經層層審核簽署意見后方可撥付資金。
工程竣工驗收后,對工程價款進行決算審計,以審計結果作為工程價款結算依據。近兩年來,委托審計項目200余個,送審金額6.5億元,審減金額7300余萬元,確保政府投資發揮更大效益。
針對財政資金滯留低效問題,嚴格實行存量資金定期清理制度,建立存量資金收繳及撥付明細臺賬,實行存量資金月清理、季通報,不斷加大縣鎮兩級財政及各預算單位結余結轉資金的清理收繳力度,對符合收繳的存量資金及時統一收回縣級總預算統籌安排。近五年共收繳各類財政存量資金3.5億元,統籌用于民生改善。
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才造就了今天漢陰財政績效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輝煌。“我們深刻體會到,要做好財政工作,轉變觀念是前提,健全制度是關鍵,科學管理是核心,改革創新是動力,隊伍建設是保障。改革永不停步,創新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唯有緊跟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勇立潮頭、爭創一流。”漢陰縣人民政府縣長劉飛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