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吳昌勇)四十年,一段不長的光陰,一個還未生出白發和皺紋的年紀。四十年,卻是一本畫冊的容量和幾代人的記憶。
四十年的安康,是干群合奏的交響樂,春風作詞,大地譜曲,山水胸腔噴薄而出的壯美豪情,讓每一束光陰都繽紛著時代變遷。
安康的四十年,是改革開放的試驗場,青山舉筆,綠水為墨,鋪展在發展畫卷里的火熱場景,讓每一個精彩瞬間都載入歷史合集。
改革開放四十年,風雨彩虹的安康,每一抹絢麗,都有你我的色彩。
在曲折艱辛的實踐探索中闊步前行,四十年成長起來的綠色發展主線
縱觀四十年,安康的改革開放在曲折艱辛的實踐探索中闊步前行,從貧窮閉鎖到美麗富裕,從落后守舊到開放通達,從破障前行到后來居上,四十年來,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清晰著時代背景映照下的安康步履、安康背影、安康精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歷史的動蕩在解放思想和撥亂反正中逐漸平息,浩劫過后,安康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開始正;貧w。伴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安康和全國各地一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景象。
上世紀八十年代,普遍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安康農村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群眾火熱的勞動激情被黃土地接納,農業開始孕育新的夢想和希望。這一時期,群眾因饑餓緊繃的面孔在即將到來的豐年里露出久違的笑容。每年青黃不接時不再吃返銷糧和救濟糧,安康改革開放的春天算是真正的到來了。從“六五”時期,狠抓糧食生產不放松的同時,發展多種經營,逐步調整單一的農業結構,補充農民收入,到“七五”時期提出“在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基礎上,以林特牧為重點,建設陜南商品生產基地”的發展思路,推進農業產業化。這一時期,農村廣為流行一副春聯,“大搞科學種田五谷豐登,發展多種經營財源茂盛”。這一時期,國有企業改革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也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穩健推進,安康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來,外向型經濟開始在春風中萌芽。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曲《春天的故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唱響,安康開始抖擻精神,堅定以市場取向為改革方向。在此基礎上,決策層在研判安康發展形勢后,以 “三個五”為核心內容,明確了區域經濟發展路徑。這一時期,在工業領域,加速發展絲麻紡織、食品、煙草、醫藥化工、冶金礦產五大支柱產業;這一時期,在農業領域,加快建設桑、茶、煙、果、藥五大商品基地;這一時期,在廣大農村,實施“一人一畝基本農田,一人一兩畝經濟林特園,一戶一年出售一頭商品畜,一戶學會掌握一兩門致富技術,一村興辦一兩個農業或工業企業”的“五個一”致富工程,構成了全市經濟發展的基本骨架。
跨入新世紀,安康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我省陜南突破發展等重要戰略機遇,堅持加快突破發展主題,不斷深化各項改革,開創了安康經濟發展、改革創新、社會和諧的新局面。這一時期,從“十五”期間確定“建設綠色安康”的發展戰略和“大力發展藥水游三大產業”的發展重點,到“十一五”時期提出“以綠色產業建設為重點,奮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突破發展”的戰略思路,綠色開始成為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色調,安康的發展也變得理性、系統、協調和可持續。
黨的十八大至今,堅持民生為本發展理念和綠色崛起發展定位的安康,成為改革開放的熱區。這一時期,在不斷深化對發展規律、形勢任務和市情實際的認識后,相繼作出了“全面建設美好安康”、“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戰略決策,這一時期,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科學發展、富民強市”、“循環發展、富民強市”的發展主題和“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2016年12月召開的市第四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奮斗目標。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形成了“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安康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生態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同步發展,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總相信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四十年不斷對窮山惡水進行改造
溯源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安康首要解決的是“腦子”和“肚子”問題。一方面要擺脫思想羈絆,一方面要解決群眾溫飽,吃苦受苦不怕苦的安康人民,始終相信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在對窮山惡水的改造中,也完成生存命運的改造。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災害多。”上世紀七十年代,靠吃返銷糧和救濟糧勉強度光景的白河縣,勇敢地向落后的生產條件宣戰,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演繹一部砌“石坎坎”、端“金碗碗”的時代神話,在陜南山區率先實現人均一畝基本農田。以“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為內涵的“三苦精神”,成為影響深遠的精神史詩。
貧窮和落后不止于白河。“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地狀況,決定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安康,只能在苦干實干中找到生存的希望。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水稻、玉米兩個“三項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解決了安康淺山丘陵的高溫伏旱和中高山區低溫秋封兩大致命難題,也讓溫飽離百姓越來越近。
“九五”前三年,安康糧食總產連續突破100萬噸大關,在實現“兩個穩定”(穩定溫飽和使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之后,安康的扶貧工作開始由單純“救濟型”轉向經濟“開發型”。
伴著糧食豐產,同樣是種田,生產方式開始由糊口的主糧向養家的傳統產業和特色產業轉變。同樣是豐收,但產業發展理念和模式上的豐收勝過倉廩殷實。
隨著省上為低產貧困縣“兩扶”資金的注入,加之爾后地委在各階段相繼確定的“五個一”、“五大商品基地”以及 《安康地區多種經營商品基地建設規劃》、《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個人參與山地綜合開發的暫行規定》和《安康地區九五農業多種經營發展計劃》的制定,借助多種經營發家致富成為干群一體的共識。到1998年,農民人均收入1197元中,農業多種經營收入650元,占人均收入的54.25%。
重農固本,方為安民之基。進入新世紀,安康堅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農業的必由之路來抓,從種糧食到種產業,從求光景到求錢景,從墾荒造田到產業建園,從發展傳統產業到優勢產業再到當家產業,四十年來,優質高效農業讓百姓真正看到一個“希望的田野”。到2017年,全市培育家庭農場85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74家,注冊登記合作社1290個。
四十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制度基本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逐步演進。早在1978年,石炭采掘和繅絲加工形成安康工業“一黑一白”兩大板塊。四十年來,安康工業從“闖市場”向“創市場”邁進,逐漸由注重增加企業數量向注重企業效益質量轉變,通過關停并轉,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新型工業。以2010年工業增加值超過一產、2011年二產超過三產為標志,安康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四十年來,安康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綠色工業體系中,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紡織絲綢成為主導。全國富硒食品產業基地打造和“中國硒谷”地域品牌建設,為安康工業貼上綠色標簽。
四十年來,園區作為創新發展的載體和產業聚集的平臺,發展活力全面迸發。加快構建以安康國家高新區、瀛湖生態旅游區等“三區兩園”為引領的園區經濟體系。5個“飛地經濟”園區已成為全市發展最活躍的板塊和最能夠吸引發展要素的成長體。19個重點縣域工業園區構成工業集中區“雁陣”體系,梯次建成的620個農業園區,已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特區”。這一切都為安康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殊榮,后發至上,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激情跨域,貢獻了“滿園春色”。
改革開放并非一帆風順,總是在教訓和經驗的伴行中,不斷調整適合安康的發展思路,讓改革開放更深入,讓經濟社會發展更穩健。
四十年來,我們先后戰勝了“7·31”“8.7”“7.18”洪澇災害,安康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含著淚水全面恢復家園重建,在防災減災過程中,開始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這期間,中心城市骨架快速拉大、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有條不紊、陜南避災移民搬遷和新社區工廠新業工程等穩步實施,2017年城鎮化率達47.31%。
這期間,我們大力實施工程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流域治理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5%,居全省第一;這期間,漢江出陜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這期間,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綠化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人民群眾在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中安居樂業。
四十年來,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2014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安康視察時指出:“在漢江兩岸拔起了安康這樣一座現代化城市,出乎我的預料”,“在秦巴山區的腹地嵌上了一顆明珠”。這是對安康城市滄桑巨變的充分肯定。
開闊視野放大格局,創新驅動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四十年來,安康的改革開放總是在開拓創新和搶抓機遇中展開,在放大發展格局、發展胸懷和發展視野中,一次次占領制高點,也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2000年6月23日,新世紀的第一個夏季,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安康地區設立地級安康市,并于2001年1月1日掛牌成立。這不僅是安康發展大事記,也就此開啟安康在新世紀改革開放的新紀元。
迎接安康地區撤地設市的,是當年6月6日,舉辦的首屆龍舟節,這是安康建國以來承辦規模最大節慶盛會。此后每年一屆的龍舟節,龍舟競渡與經濟和諧互動,踏浪而歌的歡騰氣象和不斷提升的人氣指數,形成安康追趕超越的氣場和對外開放的面孔。
對外開放通道就此打開,借勢優質高效平臺,一方面努力營銷和推介安康特色資源,一方面伸出招商引資溫情之手,輾轉于各個城市叩門招商。作為安康對外開放的“第一門戶”,近十年,敞開招商引資的春風懷抱,30余家中國五百強和世界五百強企業相繼進駐安康,到位資金連創新高。近十年,隨著安商環境不斷優化,投資興業的“洼地”效應日益顯現。
2009年5月28日開幕的第九屆龍舟節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在這一天,西康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這也是繼西漢高速通車之后,安康對外開放的第二個大通道。此后近十年,安康借助交通大發展,引領安康大變化,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公路為主體、縣鄉村公路為基礎的“六輻射一通道、三橫、八縱”公路網。“十三五”期間,安康市將圍繞建設秦巴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構建大交通,完善大路網,屆時將成為融入更大的 “經濟圈”。
開放總是伴著創新,反觀安康改革開放四十年,創新是一個大詞,更是一個沸騰人心的熱詞。四十年來,安康正努力將窮山惡水變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新世紀前兩年,幾乎一夜之間,寧陜縣禁止木材采伐,森林覆蓋率90%以上的寧陜,從“木頭經濟”的僵局中淡出,在國家天然林禁伐和生態保護戰略中重新選擇了“靠山吃山”,發展以旅游為主的“綠色經濟”。和寧陜一樣,很快,包括“木頭經濟”“石頭經濟”在內的資源掠奪式開發畫上句號,自覺讓位生態經濟發展。
近五年,至少有三個創新發展的大事件對安康影響深遠。
2013年,安康提出“全域安康”理念,探索“飛地經濟”的發展模式。自2014年起,嵐皋縣、鎮坪縣、白河縣、寧陜縣、紫陽縣5個“飛出地”先后落戶安康高新區“飛地經濟”產業園和恒口示范區工業園區。這種發展模式,解決了要發展工業只能劈山造城、填河造地的困局,也實現了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協同推進。
2014年3月,安康被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確定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這既是國家對安康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環保底限、推動科學發展的肯定,也寄托了對安康試點示范工作出實踐經驗、出制度成果的殷切希望。
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復,安康高新區升級為秦巴山區和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這標志著安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了更高層次的平臺和載體。
四十年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創新改革,為安康經濟社會發展贏得質量和速度,也得到高層面的眷顧。相繼被中財辦、國家發改委等確定為全國經濟運行聯系點、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國家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市、國家新型工業化富硒食品產業示范基地、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全國百佳國稅地稅合作市級示范區、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入選全國低碳試點城市。
四十年來,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全國唯一的富硒食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國家級富硒產品科技創新孵化器和秦巴眾創空間等7個“國字號”研發機構的相繼落戶,讓安康騰飛的翅膀更有力量。
四十年來,安康創新創先創優創出特色創出品牌,包括“飛地經濟”的創新做法、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統派直管”改革、“手機黨支部”基層黨建精準指導平臺、“支部+X+貧困戶”工作機制、新民風建設等特色改革,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批示和肯定。村級財務審計全覆蓋、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 新社區工廠建設、林業改革等一大批改革案例獲得“國字號”嘉獎。安康的發展海拔正一次次抬升和打破。
黨建工作融入發展全過程,實現政治生態與經濟生態“雙一流”
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黨建引領,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安康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把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確保安康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全市黨員干部勇于變革,敢于擔當,走在改革開放最前列。
尤其“十二五”以來,安康市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用“黨建+”系統思維凝聚干事創業強大活力,打造“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紅色引擎。始終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領導作用,“支部+X+貧困戶”模式推動黨建脫貧“雙提升”,安康探索出來的多條脫貧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以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的安康,持續保持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共實施黨內問責475件308人,行政問責915件728人,實現政治生態與經濟生態“雙一流”的良好態勢。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餐桌溫飽解決之后,如何解決群眾的文化溫飽,讓文化為民、惠民、樂民之后,實現文化育民。正是帶著這樣的思考,2017年春天,市委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新民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的“1號文件”,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的新民風建設拉開序幕。以期通過堅持“黨建+”系統思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厚植發展軟實力,守護好300萬安康人的“精神家園”,打造首善之地和全省民風高地。
開展道德評議活動作為新民風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讓發端于旬陽金寨鎮的“說論亮”道德評議模式在全市推廣。爾后,旬陽縣結合實際,探索以黨建為引領,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實踐,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旬陽縣金寨鎮黨委書記任景海參加表彰,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這是安康新民風建設結出的碩果,是黨中央對安康新民風建設的肯定。
改革開放四十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不斷適應和助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期間,先后進行了6次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行政體制改革。
作為縣以下的鄉鎮基層政府,“瘦身”尤為明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機構改革,撤銷區一級政府,再到新世紀最后一輪機構改革,鄉一級政府全部改為建制鎮,至2017年底,安康從1984年的418個鄉、27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經過多次改革,最終撤并為157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與此同時,強勢按下簡政放權“快進鍵”,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持續增添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
告別,以掌聲結束。迎接,從擁抱開始;赝部蹈母镩_放四十年,一切美好皆以春天的詞序展開宏大敘述,時代的舞臺,永遠屬于離夢想最近的人。俯瞰安康改革開放四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圖景,屬于每一個不屈抗爭的安康人民,一切創新品質,時代都將示以尊重和歌頌。步入新時代,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進程中,以“敢創一流的拼搏精神,敢挑重任的擔當精神,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為深刻內涵的“創優”精神,必將為安康的改革開放事業續寫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