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曾宜玖 王龍艷)走進綠都寧陜,境內綠林萬頃,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近年來,寧陜縣上下堅持以全域旅游引領縣域經濟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富民”發展戰略,助力全縣脫貧摘帽。
寧陜縣城關鎮八畝村位于西漢高速寧陜出口到寧陜縣城的高速引線旁,距離縣城8公里,距離西漢高速寧陜出口12公里,全村1012人,目前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8戶98人。人口多,耕地少,屬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經濟較為落后。
“你別看現在交通便利,村集體面貌大變樣,過去這里既不通路也不通電,我2002年接手當村黨支部書記時,村委會除了移交給我一張欠條外,其它啥都沒有。”八畝村黨支部書記陳緒林回憶說。
近年來隨著悠然山高山濕地景區的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方式,形成了景區帶動型的旅游脫貧模式。
“悠然山項目,從建立起來,解決了原住民17戶84口人的脫貧。悠然山景區營業以來,先后解決了500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貧困戶有56人,目前在崗的貧困戶有16位。”悠然山高山濕地景區負責人任訓平介紹說。
2007年,陜西銀達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秦嶺悠然山省級旅游度假區,按照“山上建景區、山中建園區、山下建社區”的思路,通過景區開發運營帶動群眾就業創業、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和鄉村旅游的發展。
“我從2016年來這里工作,開始在餐廳當服務員,工資是1900塊錢,到現是餐廳主管將近4000塊錢,工作也有保障,完全可以滿足家用補貼。”家住八畝村悠然山的王茂琴,從景區開業后就一直在里面務工。
除此之外,寧陜縣還著力整合全域旅游資源,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積極推進核心景區打造、服務體系配套、全域風貌控制等六大工程,創新旅游開發、產業融合、旅游脫貧等六大模式,以旅游統領一產、融合二產、帶動三產,形成了“一業引領、多業融合”的發展格局。2018年,寧陜縣創新的秦巴山區旅游脫貧模式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作為七大旅游扶貧典型案例面向全國推廣。
“這幾年,通過鄉村酒店改造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接待游客也比以前接待多了,人多的時候能接到100來人,像住宿的話要提前預定,要不然來了都住不上房子,然后我們的收入也比以前增長了很多,反正相對條件各方面也提升了不少。”寧陜縣廣貨街鎮蒿溝村的奇石樂園農家樂負責人李相麗說。
截至目前,該縣在建和續建文化旅游項目22個,年度投資17億元,形成了筒車灣國家AAAA休閑景區、上壩河、秦嶺峽谷樂園國家AAA景區等五大特色旅游產品,過境觀光游、休閑自駕游、水上娛樂游、美麗鄉村游、森林體驗游,成為了寧陜面向大關中客源市場的五大亮點,年接待游客突破585萬人次,進入全省旅游強縣、十大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旅游示范縣行列。近3年來,寧陜縣通過旅游產業直接帶動了貧困群眾467戶1401人脫貧,有效輻射和帶動了全域旅游發展和旅游脫貧攻堅。
“近幾年來,我縣圍繞整縣脫貧摘帽奮斗目標,堅持以全域旅游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先后出臺了用地保障、金融信貸、對口幫扶和獎勵支持四項配套政策,積極探索了建設核心景區帶動就業脫貧、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創業脫貧、資源入股、投工投勞實現創收脫貧、開發旅游商品帶動造血脫貧四條路徑,形成了全域發展的蒿溝模式、社區性開發的皇冠模式、協會+農戶的元潭模式、股份制開發的漫溝模式、景區帶動型的八畝模式,對秦巴山區旅游脫貧具有普遍的示范效應。”寧陜縣文化和旅游廣電局局長呂宣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