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海波 何源
“方案怎么定?干部如何幫?群眾咋樣干?”四年前,自古有“南山老林”之稱的寧陜縣定下了脫貧摘帽的目標,帶著這一個個艱澀又現實的問題執著探索。
“推行‘三幫三干’凝聚攻堅合力,聚焦‘八個一批’下足繡花功夫,立足‘志智雙扶’積極探索創新。”四年過去,問題全部變成了答案,“南山老林”已換了新顏,秦嶺腹地的山鄉百姓正以自己扎實的努力,向貧困告別。
“三幫三干”構建幫扶大格局
“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搬遷房,得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哩。”8月2日,寧陜縣江口回族鎮江河村貧困戶王永軍在與幫扶干部交談中,流露出滿滿的喜悅。搬進了新家,產業發展也是有聲有色,年初開始科管豬苓250窩、板栗4.6畝,新栽天麻40窩,養雞60只。
想修建房屋沒有合適的地點、想發展產業沒有資金……誰能想到,現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王永軍,3年前還面臨著諸多的窘境。3年來,幫扶干部想方設法幫助他增收,協助辦理脫貧貸款,指導發展種養殖產業,協助辦理慢性病證,解決安全住房問題。談起幫扶工作,王永軍說,“為了咱們過上好日子,干部沒少操心,沒少跑路。”
幫扶干部在王永軍的脫貧路上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在整個寧陜縣,幫扶干部則是幫扶體系中一枚小小的齒輪。該縣通過讓幫扶責任縱向涵蓋縣鎮村三級組織、橫向包含各類幫扶主體,全面覆蓋廣大干部和貧困群眾,有力解決了“誰來幫、誰來干”“幫什么、干什么”“怎么幫、怎么干”“怎么獎、怎么罰”等問題,開辟出幫扶單位竭力幫、全體干部盡責幫、社會各界用情幫,領導帶頭干、干部扎實干、群眾主動干的扶貧格局,結合全縣扶貧干部“五包”責任制,配套制定脫貧攻堅“八個嚴禁”“六條鐵律”和“三大激勵措施”,構建了責任明確、紀律嚴明、行動統一、導向鮮明的幫扶體系。
該縣統籌社會幫扶,中央辦公廳率先垂范、標桿引領,先后選派7批21名干部到縣掛職一線扶貧,87個支部結對幫扶40個貧困村。協調寧石高速連接線、夢陽藥業、縣中醫院等重大項目落地,牽線寧陜與青島膠州扶貧協作,促成阿里巴巴、京東集團對接扶貧合作,聯系中民投、碧桂園等實力名企來寧陜縣考察投資,組織北京各領域專家教授支教、義診,動員愛心企業捐資助學,為寧陜脫貧匯聚了強大力量。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市委宣傳部等22個省市單位駐寧陜縣扶貧,用心用情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常州市金壇區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在項目建設、人才培育、干部交流、勞務輸出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h人大發動人大代表“五帶五做”促進脫貧;縣政協凝聚各界“四支力量”參與扶貧;人武部優先征召13戶貧困家庭子女入伍幫其脫貧;縣總工會和縣婦聯分別開展“勞模助脫貧”“巾幗助脫貧”活動,形成了眾志成城、合力攻堅、戰貧斗困、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
“八個一批”讓政策化為實效
從2016年起,寧陜縣連續3年榮獲全市扶貧績效考核優秀縣。2019年度動態調整后,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6814戶19610人,貧困發生率由34%下降至1.04%……
近幾年來,寧陜縣的脫貧成效明顯,脫貧數據和獲得榮譽頗為亮眼。而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縣奮楫篤行的結果。該縣將政策化為實效,將實效積累為高質量脫貧的堅實基礎。
“我們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強化落實‘八個一批’,精準落實幫扶措施,狠抓產業就業全覆蓋,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強化保障措施斷窮根,壯大山林經濟促增收,用心織牢‘兜底網’,以‘精細化扶貧’,實現‘高質量脫貧’。”寧陜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總指揮長、縣長鄭紅丹說。
寧陜縣以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家家有產業、人人有就業”為目標,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十百千”工程,實現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互助資金組織和扶貧產業落實到戶全覆蓋,并積極開展就業培訓和創業服務。立足生態優勢,寧陜縣做大做強生態產業,落實生態政策,實施生態移民,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經濟發展的“金山銀山”。
寧陜縣堅持搬遷危改“兩手抓”,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步跟進就業服務,初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突出健康和教育“兩重點”,實施“三重保障”,落實貧困對象就醫、報銷享受“一站式”即時結算,完善貧困群眾慢病保障、免費體檢、簽約服務、責任醫師巡回醫療服務等政策。實現貧困家庭教育資助全覆蓋,盯緊特困“兩群體”,織密兜底保障網,抓好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監護制度落實,對標落實低保政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試點推行重度殘疾困難群眾托養服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
據悉,該縣累計培育龍頭企業12個、農業園區60個、合作社285家、集體經濟組織71個,吸收帶動6080戶貧困戶,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6408人次、技能培訓1622人次、創業培訓333人、扶持自主創業56人,開發各類扶貧公益性崗位450個。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生態護林員844人,為1516戶貧困戶落實退耕還林4834畝。建成搬遷安置點38個,易地扶貧搬遷2486戶7307名貧困群眾全部入住,建成社區工廠21家,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2048戶3375人實現穩定就業,366戶危房改造任務提前兩年完成。貧困戶全部參合參保,3084名貧困對象解決住院醫院費用1310.25萬元,報銷比例均達80%以上,為1604人辦理慢病就醫證,736戶因病致貧戶中有666戶斷了病根脫了貧。落實2377名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370戶因學致貧戶中有362戶子女學成就業全家脫貧。
“志智雙扶”使創新引領發展
寧陜縣山大溝深坡陡、基礎條件落后,土地碎片化、地貌多樣化,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這是一個統一的認知。惡劣的環境帶來的困局,促使寧陜縣在劣勢中尋找優勢,在“牢籠”中找到“鑰匙”,打出了一場創新引領發展的“破局之戰”
寧陜縣城關鎮月河村村民楊停學原來的家庭經濟狀況拮據,還因妻子的病導致其生活更加困難。為了增加他的收入,2016年12月,縣上將他聘為第一批生態護林員,負責守護20多公頃的山林。像他這樣的生態護林員,寧陜全縣共有844名。
雖然山大溝深,但寧陜縣森林覆蓋率達90.2%,以此為突破口,寧陜縣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的實踐樣板,推行“三帶動、四個一生態護林員管理機制、五大林業產業基地”生態脫貧工作法,使全縣林業收入占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實現了“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的目標。拿楊停學來說,他每年能獲得生態補償款2000余元、生態護林員工資7000元。同時,藉由良好的生態環境,寧陜縣深化旅游與扶貧融合,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將該縣“秦巴山區旅游脫貧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創新打開了林業產業發展和旅游扶貧的大門。而在各個領域,寧陜縣也立足“創新”二字,化腐朽為神奇,變劣勢為優勢。
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既是中央對新一輪脫貧攻堅的要求,也是基層扶貧工作遇到的實際困難。該縣深化“一教二獎三評四罰”扶貧扶志工作法,推行精準扶貧扶志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突出正面引導激勵,選樹“自強標兵”和“致富帶頭人”100余名,樹立了自立自強光榮、懶惰依賴可恥的正確導向。
該縣突出黨建引領脫貧,探索“黨支部+X+貧困戶”帶貧模式,入選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積極推進消費扶貧,構建“一個中心、兩條戰線、五大平臺、百家店面”營銷體系,探索建立“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貧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縣域外無法及時籌措住院費、危重病特困群體返貧風險高的難題。
該縣創新建立“財政出資、扶持到村、配股到戶、金融委托、主體聯動”融合推進的“1+4”財政資金扶貧新機制,取得了主導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做強、貧困群眾增收的多贏效果。扎實開展以“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為主要內容的“五星村”競賽活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
今年9月以后,在脫貧摘帽的沖刺之際,寧陜縣強化“三比一提升”奮力沖刺脫貧目標,全縣貧困村基礎設施全部達標,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均已實現,即將實現整縣脫貧摘帽。2019年脫貧退出2405戶4696人、退出貧困村38個,貧困發生率將降至1.04%。
“我們繼續保持決戰決勝的昂揚斗志,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咬緊牙關攻堅拔寨,堅決高質量完成全縣脫貧摘帽任務,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目標,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再接再厲、再寫輝煌。”寧陜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第一指揮長、縣委書記張益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