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俊
坐擁石泉縣池河鎮最平坦的集中連片好田好地,五愛村具備毋庸置疑的先發優勢。與此相符的,是根正苗紅的村名——五愛村,愛黨、愛國、愛民、愛家、愛業——紅旗映照下,由Q萌人物和上述文字組成的宣傳畫刷涂在五愛村村委會廣場旁邊的白墻上,它正位于五愛村的居民聚集區入口位置。
要到這片聚集區,首先要通過村道穿過平坦的田野。4月13日,記者經過的村道兩旁,甚至目之所及,都是一幅建設的場景。
“我們村境內,目前在建的工地有6個。”一見面,五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唐繼明便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
簡單寒暄幾句,記者一行對唐繼明的紅馬夾感興趣起來。說實話,在農村看到穿志愿者紅馬夾的人,以前還真是不多見。
原來,石泉縣自2019年11月成為國家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試點縣之后,全縣每個鎮村都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將文明實踐尤其是志愿服務落實到建成“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的實際行動中,很多村紛紛通過各種方式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開展志愿服務。
五愛村有26名志愿隊員,從今年疫情防控開始,便每天穿著紅馬夾守卡測溫排查,群眾也漸漸認可了這種志愿服務的身份象征。唐繼明告訴記者,剛開始穿的時候,隊員還有些顧慮,覺得有點扎眼,后來穿習慣了,反倒覺得很舒服,又喜慶又暖和,“群眾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
“社會治理好,村民生活好,文明實踐才落得實。村民口袋富了,通過文化活動引導和思想大講堂提升,腦袋也慢慢‘富’起來了。”唐繼明一語中的。他用環境美、生態美、人文美來概括他眼里的“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內容不空洞,在我們村,都是能支撐的。”五愛村之前的工作頗有建樹,2018年獲得“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2019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其實,因為交通便利和好田好地的優勢,五愛村一直算是底子好的。2015年之前,老五愛村只有800多戶,合并了后高山的2個村之后,有15個村民小組、2700多戶,高拉低填之后,成了貧困村。
還倒真是底子好。2018年整村脫貧時,全村人均年收入已是15500元。2019年,達到了16670元。
說起來,真是得益于脫貧攻堅的好政策。老五愛村之前的村民靠外出務工和種養殖,過得比較“自給自足”。2017年,200萬元的農村三變改革試點資金,成為新五愛村產業發展的“第一桶金”。
據介紹,村上將這筆資金注入到五愛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再牽頭成立2個專業合作社,實行訂單產業,帶動金絲皇菊、干土豆片、粉條等農副產品生產銷售,搭建村民務工就業平臺,通過招商建項目,帶動閑散勞動力就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如今,五愛村又有大手筆。村集體參與籌建的“荷塘月色”康養民居項目正在抓緊建設。荷塘新增了50多個品種的荷花,規劃建設的玻璃漫道和特色民宿的鋼架已經搭好,計劃今年6月底一期開園營業。與之配套的,在原有5戶農家樂的基礎上,又有村民新申報了4戶,可滿足游客的食宿需求。外來客商投資的金蠶溫泉假日酒店也已經開工,助推文旅融合的交通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和五愛村的村干部座談,美麗鄉村的發展目標日漸清晰:歸根結底是村集體帶動村民抓產業,最終實現農村美、產業強、農民富。
更讓唐繼明自豪的是,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行動,志愿服務已經在五愛村深入人心。“在建的6個工地上,每個工地的協調人都是我們的志愿者。黨組織的帶動作用明顯,說的話群眾愿意聽,志愿者也愿意服務貢獻,精神更加富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