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颯
“多進行戶外活動、多參加體育鍛煉、多注意均衡營養,不使用電子產品、不長時間看書寫字,不在強(暗)光下看書寫字……”3月24日,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的校園里,學生代表沐浴著春日的陽光,精神抖擻地站在主席臺上,向全體學生發出“三多三不”倡議。學生們排列整齊,認真聆聽,齊聲附和。
兩年過去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始終縈繞在老縣鎮中心小學師生的耳邊,他們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些變化:抓實學生近視防控,2021年春、秋季學生近視率分別為26%、21%;“五小三結合”勞動教育課程申報了陜西省精品課程;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保證了學生在校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
事實上,這些變化不止體現在這所小而美小而優的鄉村校園里。在春風的吹拂下,“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囑托,在全市生根發芽,醞出芬芳。
時維四月,春意正濃。4月8日清晨,漢陰縣城關鎮三元村茶園迎來了一群特殊的“采茶人”。漢陰中學的部分師生,身著采茶裝束,挎著竹簍,穿梭在茶樹間,指尖輕捻,摘取嫩芽,徜徉茶海。漢陰中學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體制機制,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天地,讓他們在勞動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這是我市學校推進勞動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推進德育工作,聚力打造“德潤安康”品牌。尤其在強化勞動實踐教育方面,緊密結合安康多山重農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傳統,充分利用紅色地標、新社區工廠和鄉村產業資源,建立縣級工農業實踐教育基地、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196個,聚力打造學校勞動教育“第三課堂”,設立“雙師課堂”,“一校一品”建強課后服務勞動教育陣地,有效實現學校勞動規范化,家庭勞動日常化,社會勞動多樣化。
勞動教育只是“德潤安康”品牌的一部分,為聚力培育“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十項措施》《關于深化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組織召開“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推進會”“落實立德樹人 加強中小學勞動和研學實踐教育工作現場會”,建立“1+1”思政課領導機制,強化市、縣、校三級德育工作網絡建設,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推動,典型示范,科研引領,協同共育”的中小幼一體化落實立德樹人機制。圍繞“減負、提質、增效”工作主線,將育人目標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課外教育各載體、社會教育各領域,打造了“貫通三個課堂、融通五育體系、聯通家校社”的作業管理體系鏈,有力實現學科教學德育化、體育教學規范化、藝術教學生活化、勞動教育常態化、興趣培養社團化。把健康理念融入學校建設、管理、發展全過程,突出環境優化,加強健康教育、貫通體育鍛煉、規范手機管理,全力打造健康校園升級版,推動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逐年下降。
在德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的指引下,“德潤安康”的美麗畫卷在全市鋪展。漢陰縣“333”德育作業模式、白河縣麻虎小學德育管理經驗、旬陽中學“君子教育”德育體系入選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石泉縣“六位一體”留守兒童管護經驗成為全國先進典型,漢陰縣“143”思政課改革模式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肯定,“追車少年”石夢林獲評2020年度正能量人物,安康中學教師張莎莎被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安康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獲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刊文推廣,德育工作創新做法在全省基礎教育工作會和“十三五”陜西教育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匯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