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俊
2021年安康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28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92家,同比增長43.75%。去年全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99家,增長率32.9%,新增各類研發機構15家、雙創孵化載體14個、科技服務機構10個。在全國157個國家高新區中,安康高新區綜合排名升至全國第58名……2021年安康創新發展亮點紛呈,全市科技創新9項省考指標多數增幅在20%以上,科技創新服務的聚變之力不斷彰顯。
盡管地處創新資源相對匱乏的陜南地區,又面臨疫情和經濟形勢下行的雙重考驗,但自2021年3月全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來,全市上下深化務實合作,主動融入秦創原,實現了“借力升級”和“借船出海”。
融入產學研,打開新窗口:科技與產業共舞新預期
3月27日,省科技廳公布了2022年度“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入選名單,市科技局推薦申報的漢濱區德潤天然富硒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富硒茶產品開發和紫陽縣飛瀑茶業有限公司富硒茶技術與裝備創新應用兩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成功入選。而對德潤公司負責人王璇來說,從父輩手中接班做茶近20年來,2021年融入秦創原平臺之后,是離“科技”最近的一次,也是成果最豐碩的一年。
在她的公司里,“科學家+工程師”隊伍直觀地體現為兩個人及背后的團隊:安康學院現代農業與生物科技學院特聘教授、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教授江昌俊和漢濱區林業局的總工程師、高級農藝師龔忠凱。用王璇的話說,“江老師負責數據參數和理論分析,龔老師負責實踐操作和技術指導。”就拿德潤公司去年新開發的富硒橘茶來說,橘子選用了瀛湖當地的中小果柑橘,以往都是沒人摘沒人要的次果,公司本想著借鑒“小青柑”的做法來做著試一試。江昌俊教授認為,雖然這種果子當橘子吃賣相不佳,但氣味很獨特,清甜微香,他就建議用該公司的富硒紅茶裝填。而為了保證香氣不散,龔忠凱老師指導操作時,將柑橘紅茶的烘焙參數調得很低,接近自然日曬的效果,因為熟柑橘糖分高,溫度高了容易焦化。就這樣,在兩位老師的密切配合下,當年研制生產的富硒橘茶就大獲成功,廣受客戶好評,訂單生產不到500公斤,銷售一空。
在王璇的公司里,這樣借助科技力量的例子數不勝數:茶葉種植要根據土壤及品種精確用肥,茶園管護要根據生長情況及采摘要求提前設計和規劃;白茶利用簡單竹器日光漫曬,不能暴曬,要放在室內隔著玻璃曬;紅茶的發酵精確度要高于一般茶企,采用茶胚沖泡觀湯法;綠茶單品要根據原料定工藝和參數……在兩位老師和科技團隊的加持下,該公司開發了30多種不同種類的茶品,公司生產從3月份開工能一直持續到臘月初,基地輻射和帶動3縣區5個鎮的茶農增收致富。
記者了解到,2021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42項,開展對接活動5次,合作簽約項目8項。與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陜西科技大學等20余所省內外高校達成合作協議,促成“富硒營養強化劑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及示范應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安落地轉化,有力助推了全市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注目新科創,加入新平臺:科技與產業共釋新動能
除了成果轉化,秦創原讓地理位置上遠離關中科研中心的安康諸多企業成功構建起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而依托秦創原,高新技術企業能做的事情還可以更多,也能走得更遠。
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江文革告訴記者,在高新區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征求該企業的科技創新需求時,他希望通過秦創原對接天津大學、西工大、西交大等高校,通過構建國內一流的鋰電新能源技術與產業創新基地,促進提升西部地區鋰電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樣的直接或愿景合作需求,去年全市共組織征集171項,已有部分需求通過與秦創原平臺對接得以解決。我市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在秦創原總窗口核心區建設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安康北醫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企業技術創新中心,陜西華銀科技有限公司獲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成安康市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富硒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安康宏達船舶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全市新增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共20家。
市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群告訴記者,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能夠從科技創新方面解決“招商、扶商、安商”三個問題:一是能夠打通科研成果的驗證、轉化等途徑,讓好的科技成果來安轉化,更好“招商”;二是能夠破解企業技術、資金、管理等難題,更好“扶商”;三是能夠高效利用高端科研人才,加快技術升級迭代,更好“安商”。如我市的華銀公司,去年與西安交大合作在秦創原總窗口建立了陜西省液流儲能創新中心,柔性引進了交大前沿院何剛教授等高層次專家人才,有效提升了企業創新研發能力,去年年底該中心被省工信廳認定為陜西省制造業創新中心。
強化新要素,提升新信心:科技與產業“兩鏈”融一鏈
4月2日下午,副市長周康成調研西農安康中藥材試驗示范站和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建設工作,他在座談會上強調,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高我市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創新能力。
市政府分管領導剛剛確定分工便調研秦創原工作,在記者看來,這是秦創原建設剛滿一周年之際,我市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秦創原的信號。
記者從公開報道了解到,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共9次強調要加強秦創原建設。在剛剛召開的市第五次黨代會和市“兩會”上,都將融入秦創原作為重要工作,明確提出“建設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探索‘飛地孵化、安康轉化’模式”,由此可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秦創原建設的高度重視。
市融入秦創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科技局副局長劉安琴對記者說:“融入秦創原后,我市科技企業和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明顯增強了,我們先后征集梳理的企業創新需求共有200余項,入駐秦創原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需求共有19項。全市創新活力明顯增強,各項創新指標大幅提升,2021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0.56%,同比增長12%;凈增高新技術企業28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92家,同比增長43.75%;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99家,同比增長32.89%;技術成交額達到4.99億元,同比增長132.09%。”
融入是為了更好的創新。
今年,我市將全力推進秦創原(安康)網絡平臺建設。按照全省統一部署,依托省級秦創原總平臺數據資源,充分運用“互聯網+科技”的方式,圍繞高校、科研機構、專家人才和科技型企業供需服務,建設集科技成果交易、技術轉移、儀器共享、科技項目、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科技中介、交流合作等于一體的秦創原(安康)網絡平臺,與省網互聯互通,推動管理決策科學化、信息咨詢快捷化、科技服務便利化。
同時激活各要素形成合力,積極發揮安康高新區、旬陽高新區秦創原重要組成部分作用,借勢借力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安康高新區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打造創新型、特色化產業集群,大力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每年增幅20%以上。旬陽高新區加速建設高新科創中心,發揮蘇陜捷明樂科創園平臺作用,加快生物制品、新型材料、先進制造等產業發展,全面對標和爭創一流省級高新區。
張志群告訴記者,今年我市將以“兩鏈”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為抓手,統籌配置項目、平臺、人才、資金等資源,全面融入和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力加速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見效成勢,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提供有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