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高禮 何丹
盛夏七月,在中國長壽文化之鄉——鎮坪縣,日光傾城,卻也溫涼如絲。白云如棉如絮,長空湛藍似海,城市的喧囂在這里都化作了沁人心脾的清涼和寧靜。
鎮坪位于陜、鄂、渝交界之地,南連長江三峽,北融秦巴漢水,全縣森林面積211.77萬畝,林草覆蓋率93.90%,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50天以上。“中國最美縣域”“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稱號,為鎮坪的綠色崛起注入了新的底氣,塑造了鎮坪獨有的品位。
近年來,鎮坪縣依托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循環發展,努力推動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激活釋放生態紅利,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保護——繪制美麗生態藍圖
鎮坪山好、水好、空氣好,年均氣溫12.1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綠水青山賦予了這方土地豐富的生態資源。
穿行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南地區第一高峰——化龍山,放眼望去,滿眼皆綠。這里森林茂密、生物物種豐富,是陜南最大的生物基因庫,同時也擔當著為鎮坪發展提供更大環境容量、為全縣提供綠色支撐的使命。
鎮坪縣作為限制開發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在落實綠色守護、發展生態經濟中,鎮坪縣以創建為抓手,持續推進各類創建工作,2014年以來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中國長壽文化之鄉、省級平安建設示范縣、省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全省綠化模范縣……
同時,強化頂層設計,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為責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出臺《關于堅持生態立縣推進美麗鎮坪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資源保護實施生態立縣的決定》,建立鎮坪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限制11類產業發展,禁止3類產業審批。一方面,停止小水電審批,否決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型項目,關停不符合生態空間布局和綠色產業發展的項目,調整一批涉及自然生態保護的項目。
另一方面,實行“部門聯合、村組聯手、干群聯防”監管機制,落實“河長(湖長)+警長+督查長”河長制,推行“專業護林隊+村組護林員”林區全覆蓋。大力實施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每年完成人工林森林撫育2萬畝以上、綠化造林2.8萬畝以上,建成公路綠色長廊120公里。
與此同時,鎮坪深入挖掘自身的長壽文化、鹽道文化和藥鄉文化,讓綠色鄉風成為重要的客源引力。以新民風建設為抓手,推廣“紅黑榜”宣傳,改革生態陋習,倡導生態新風;不燃放煙花爆竹,降低空氣、噪聲與垃圾污染;不大操大辦酒席,降低人情負擔、減少廚余垃圾;不濫漁濫獵、亂采亂挖,加速生態恢復,提升山鄉體驗。
發展——綠色產業強勢崛起
素有“巴山藥鄉”之稱的鎮坪地處全國四大藥帶之一,中藥材1026種,載入藥典的就有426種,全縣宜藥面積40萬畝,史載“無農不藥,無地不藥”。早在2002年,鎮坪就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縣”和“中藥科技現代化示范縣”,華坪團結村獲“全國黃連一村一品示范村”命名。
按照省市對生態功能區縣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在充分論證資源和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鎮坪將中藥定位為“一縣一策”首位產業,并以此作為“兩山”轉化橋梁,探索出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
眼下正值黃連等中藥材產業田間管理的關鍵期,走進華坪鎮上灣合作社林下黃連基地,20余名村民正在辛勤勞作,干勁十足,田間成片的黃連盡顯生機。
人人皆知黃連苦,他們卻道“比蜜甜”。渝龍村77歲的馮克龍靠山吃山、靠山養山,堅持種大半輩子黃連;渝龍村王云生2017年種下3畝黃連已經開始采挖,他每年輪換種植3畝,每年都有3畝的收成;尖山坪村薛恩鳳年紀大不能外出,在村里的帶動下,每天到上灣黃連基地務工,一天100塊錢,一年能掙一萬多元……
近年來,鎮坪堅持綠色循環發展理念,構建企業、農戶、村集體、科研人才“四位一體”利益鏈,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富民強縣的“金山銀山”。緊緊圍繞園區承載、破解建設用地不足,發展飛地經濟。引進香港中域、常州方圓制藥、陜西醫藥集團等知名企業,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加工、振興藥業中藥產業城等一批中藥產業項;實施“七鎮十村萬頃藥”工程,在7個鎮規劃建設10個黃連專業村、30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現已建成種苗示范基地5000畝、標準化林下種植基地10萬畝。
首位產業興,縣城經濟強。為進一步延伸中藥首位產業鏈條,鎮坪縣一方面狠抓藥材基地化、園區化、標準化種植,一方面以中藥養生產品開發帶動加工業,不斷以中藥材深加工提高藥材的經濟價值,實現一產到二產的轉型升級,聯農帶農效益得到有效發揮。目前,全縣中藥全產業鏈嵌入市場主體1800余家、生產總值貢獻率達34%以上。
轉化——生態經濟促農增收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自古至今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而實際上這樣的生活并不遙遠。
盛夏,走進青山綠水包圍下的城關鎮友誼村,青煙裊裊接天日,迷霧幽幽掩人家;竹巷香飄烹臘肉,柴扉芳溢煮新茶,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村莊周圍的松林、溪流、帳篷……好像童話里的仙境,游客們無不驚嘆這里的美景。
城關鎮友誼村全村285戶754人,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聚力“藥旅融合”發展,奮力推進“山上黃連園、山腰民宿園、山下科創園”建設,已建成14棟高端民宿,啟動“民宿+”工程,改造建設56棟傳統民宿。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小果園、小藥園、小菜園”建設,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深入推進“田園變景觀”工程,引導群眾規范化種植,把田園地頭“種美”;著力保護老林子、老建筑、老技藝,把家家戶戶“護美”……
近年來,鎮坪縣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來抓,建立“領導包抓、網格管理、定期督考、長效管護”四項機制,深入實施“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淤泥”“五改兩建一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同時,圍繞“自然國心 長壽鎮坪”主題,深挖鄉村康養旅游資源,精心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閑農莊、露營基地,全縣58個村集體共與20家市場主體合作,輻射帶動1500余名群眾人均增收1200元,全縣村集體收益455萬元。
“過去每年經營著李子園,在政府引導下,我們圍繞產業園修建了這個營地,占地面積1294平方米,分為接待區、民宿區和露營區。周末平均每天有近2000元的收入。”提起營地帶來的收益,史少梅喜上眉梢。
走進曾家鎮千山村,風光旖旎的田園、環境優美的庭院、依山而建的民宿,彰顯特色。
據鎮坪縣柒彩林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虛奎介紹,這里不僅是露營基地,也是產業園區,有李子園190畝,金銀花采摘園320畝。園區建成后,年實現生產總值1200余萬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
農民既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依托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稟賦,融合發展藥旅、農旅、茶旅產業,“森林薈、紅杉溪谷、五眼泉……”各具特色的休閑農莊、露營基地,將綠色叢林、凈澈溪流“變現”。發展特色種植養殖、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當“電商”……如今的鎮坪人民,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元化。
舒展鎮坪今日畫卷,綠色、創新、活力躍然而出,一幅幅城鄉煥然一新、民生不斷改善、產業興旺繁榮、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的新圖景,正次第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