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寇鵬 楊培 記者 來慶琳
一江秀水碧波蕩漾,成群飛鳥翩躚嬉戲,兩岸草木郁郁蔥蔥,青山含黛生機勃發……盛夏時節的陜南安康,滿目皆是綠色山水圖卷的生態美景。
生態環境是安康最大的比較優勢,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本錢。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康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良好生態作為立市之本,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殷殷囑托,堅決扛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踔厲奮發,繪就天朗氣清的“天空藍”
近年來,安康市扎實做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工作,建立“鎮辦吹哨、部門報到”、督查督辦、線索移交等五項機制,深入開展建筑工地、渣土運輸、道路保潔、餐飲油煙、機動車尾氣、汽修噴涂行業等綜合整治,著力推進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臭氧治理。
持續優化調整產業機構,關停“兩高”企業385家,淘汰落后產能360萬噸;實施污染減排項目480余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減排指標分別下降14.6%、13.2%,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17.46%;淘汰燃煤鍋爐335臺467.26蒸噸,主動關閉散煤經營主體60家,中心城市氣化率達到97%以上,縣城平均達到90%以上;全市88家粘土磚廠全部關閉,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1552輛。中心城市出租車、公交車綠色清潔能源全覆蓋。
2022年6月,市委市政府高點站位、高標謀劃,創新啟動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行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主持,每兩周集中調度一次,曝光通報問題,壓茬交辦整改,強力推進生態環保工作落實落細。截至目前,累計召開調度會議23次,通報曝光問題473個,整改完成443個,持續整改30個。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康中心城市空氣質量穩定保持在全省前列,2020年首次進入國家大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2015至2022年,中心城區優良天數由295天增加到347天,增加52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4.71下降到3.22,改善幅度31.6%,PM2.5平均濃度由每立方米50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31微克,下降38%,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成為新常態。
篤行不怠,厚植澄江如練的“漢水清”
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在安康境內流長340公里,常年流量262億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入庫水量的63.18%。南水北調體現的是安康與京津人民心連心的情誼,保護的是京津人民的生命健康,送出的是安康人民的暖心之情。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漢江水質保護,確保南水北調水源安全,安康市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落實四級“河湖長”2993名,劃分環境監管網格1950個,落實網格員2206名。全市建成鎮級及以上污水處理廠88座,工業園區(集中區)污水處理設施19座,農村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66座、庭院式污水處理設施415套,生活垃圾填埋場67座,基本實現垃圾統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建成大型沼氣工程35處、養殖小區沼氣工程554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8%。實施瀛湖良好湖泊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投資1.5億余元清理取締養殖網箱3.5萬余口,瀛湖水質得到明顯提升。持續開展漢江綜合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2012年以來,累計投資18億元,治理河流473公里、水土流失面積2104平方公里,補充耕地3.2萬畝?椕苌鷳B環境監測網絡,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14個、設置手工監測斷面42個,自動站數據實現中省市聯網,實時公布。建成了全省首家、全國一流的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指揮平臺,對全市420個視頻監控點、128個在線監測點24小時監控,累計發現和處置監測數據超標問題603起、群眾環保投訴12913條。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率保持100%,縣級以上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漢江出陜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Ⅱ類標準,氨氮、總磷濃度分別下降62.2%、26.5%,確保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賡續前行,深耕一碧千里的“秦巴綠”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白石河廢棄硫鐵礦污染問題作出重要批示后,市委市政府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把其作為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頭號工程”來抓,以更大力度爭取中省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支持的同時,積極籌措專項資金,緊抓快辦,全力推進《白河縣硫鐵礦區污染綜合治理總體方案》落實落地。
截至2022年12月底,白石河硫鐵礦污染治理一、二期應急試驗工程穩定運行,大橋村廢石中轉站建成投用,作為控制性工程的桂花村硫鐵礦二工區廢石貯存場提前1個月開始貯渣,里端溝片區治理全面完成,累計封堵礦硐64個,清運廢渣19.4萬立方米,生態覆綠修復2.6萬平方米,工作成效得到生態環境部肯定!栋部凳休锲汉恿饔蛩廴痉乐闻c生態保護規劃(2022-2030年)》印發實施,堰溝河、大堰溝等4個重金屬污染治理續建工程和線麻溝、陳家溝2個酸性廢水應急試驗工程建成投用,穩定運行、水質達標,蒿坪河流域Ⅱ類水質斷面由2022年初的8個增加到目前的14個,入漢江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旬陽汞礦區重金屬污染累計治理歷史遺留礦渣60.67萬立方米,修復治理重金屬污染農田1438畝,恢復生態植被236畝,紅軍鎮汞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被推薦為全國推廣示范項目案例。
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清廢”行動,核定清廢點位22處,申報登記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單位117家,嵐皋縣、石泉縣入選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持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累計完成機構改革前206個鎮808個村農村環境整治,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117個,實施農村污水治理101個行政村,排查農村黑臭水體13處、完成治理2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累計營造林860.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8%,林地保有量2878萬畝,濕地公園總面積15.03萬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8265.46平方公里。秦嶺安康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徹底整改到位,83座小水電站整治全面完成。關閉各類采石礦山226座,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383公頃。全面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編制了《安康市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規劃》,嵐皋縣、石泉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鎮坪縣、平利縣、嵐皋縣被命名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新征程上,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安康正匯聚起磅礴力量,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升級之路,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讓青山綠水在安康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綻放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