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承喜
“守初心情系轄區居民,擔使命小區面貌一新”,1月9日,漢濱區老城街道興安社區10多名群眾代表自發將一面大紅錦旗送到社區工作人員手中,由衷感謝政府實施興安市場綜合整治工作帶來社區新變化。一周前,一場歷時4個月的攻堅,安全、平穩、有序完成了興安市場主通道101戶商戶分流安置及165間商鋪拆除任務,提前實現任務清零目標,讓這條40余年深受詬病的城中“馬路市場”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興安市場拆除得到群眾認可
興安市場源于1983年安康特大洪災后建設的居民住宅興安小區,由于該區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員聚集,加之當時中心城市無專業的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管理不規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又規劃建立興安副食品市場等因素,之后游攤散販也在此聚集,小區居民隨之在各自使用的碳池上建起攤位棚,用于自營或對外出租經營農副產品銷售,商戶日漸聚集發展起來。
“這種情況極易造成‘火燒連營’,隱患危害極大。”區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場發生多起火災事故,周邊住戶提心吊膽。僅2023年就發生2起,燒毀2間門店和1間早餐店鋪。該區域已被市安委會、市消安委列入區域性火災隱患重點督辦區。如今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興安市場的功能已遠遠滿足不了市民需求,以街為市,堵塞交通,安全隱患極大,“臟亂差”一度成了興安市場的“代名詞”,尤其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已成為影響創建工作的最大“短板”。
興安市場拆除前樣貌
既存在嚴重公共安全隱患,又嚴重影響了文明城市形象,開展興安市場綜合整治工作勢在必行。市委、市政府特別關注此項工作,2023年8月13日,市長王浩暗訪督導文明城市創建時提出明確要求,漢濱區要立即啟動興安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務必認識到位,不講條件,保持定力,壓茬推進,確保按期拆除到位。
一面是幾十年聚集形成的人氣、商氣,農產品產業鏈條完整,經營范圍輻射九縣一區,年銷售總額近2億元的100余經營戶不愿搬遷的現實,而另一面是文明創建亟需提升環境和500余戶居民熱切期盼市場早日搬遷,還生活以寧靜。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面對時間跨度長、涉及利益群體多、矛盾成因復雜等諸多棘手問題,如何推進這項工作考驗著基層政府能力。
攻堅拔寨用精兵。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漢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相關區級領導任副組長的興安市場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綜合協調、培育分流、整治提升、拆違治亂、應急保障、執法保障、宣傳引導、執紀監督8個工作組,抽調40名干部集中辦公,嚴格落實“專班每日一研判和區長、副區長一周兩調度”工作機制,制定興安市場違建拆除工作方案和商戶分流安置方案。對經營戶、商鋪房屋、經營收益和房屋所有者、經營戶家庭情況,以及商戶分流意向、中心城市農貿市場容納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翔實調查摸底,摸排興安市場主通道金州路至馬坎巷經營房屋165間,面積2365平方米,均為1983年安康特大洪災后小區居民在各自使用的碳池上建起的碳棚,無房屋產權證;現有經營戶101戶,經營類別涵蓋水產、干貨、果蔬、鹵制品、肉類等方面,服務周邊居民3.5萬戶,年銷售額1.9億元。
興安市場正在拆除
“我們一家人指望著店子維持生計呢!”“我在這市場做了幾十年生意了,我不搬!”“等大家都搬了我再搬。”“別來了,不要影響我做生意。”不支持、不配合、不接觸,有的甚至搬出90歲老人來店鋪“坐陣”…… 如何清除“攔路虎”,拿下這場攻堅戰?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必須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商戶疏解和違建拆除任務,時間和任務極其緊迫艱巨。欲行非常之事,須用非常之功,堅定必勝信心。“興安市場綜合整治這場仗沒有退路,也沒有商量的余地,必須打贏打好!”老城街道黨工委書記來波峰用堅定的決心把干部思想統一起來、信心提振上來、勇氣激發出來。接到任務后,老城街道辦將其作為全辦中心任務、頭等大事,立即舉全辦之力、聚全辦之智攻堅,街道辦主要領導負責分流拆違指揮調度,將全辦95名黨員干部分成9個工作小組,由副科級領導擔任小組長,站辦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小組內每日研判推進,每名干部包抓一戶商鋪,一包到底。
“必須堅持‘換位思考、以情感人、對癥下藥’,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老城街道辦主任吳波給干部指出工作方法。全體干部不分節假日,不分晝夜,不厭其煩多次上門,“見縫插針”與店鋪經營戶拉家常交朋友。白天不行就晚上去、店里不行就到家里去、全都拒絕就動員商戶親戚朋友去,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竭盡全力做工作、找突破。民政辦主任劉新榮多次入戶交心,最終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經營干貨豆芽的王春紅老人;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弋欣包抓家禽銷售商戶劉啟忠,68平方米的商鋪由原來3個碳棚建成,房東有10人之多,從逐個找人多次見面,到組織10余次會議,她的個人私家車跑了1000多公里;征收辦主任胡進包抓的水產經營戶尤胡入,利用商戶晚上不做生意在家時間,多次上門做工作,帶領商戶看市場、找商鋪、辦證件,協助商戶搬入新市場;干部馬明亮發揮自己居住興安社區的“先天優勢”,整天泡在市場“現身說法”,用心用情做街坊四鄰的思想工作;干部馬治國主動請纓做好親戚商戶馬安平的工作;物管辦主任劉全鋒在交談中掌握到一商戶為退伍士兵黨員商戶后,工作迅速得以突破;城管辦主任劉潔圍繞水產、干貨產業鏈重點商戶搬遷選址開展保姆式服務……因戶施策,干部通過掌握“每一戶是什么情況,產生問題是什么原因,解決措施如何落實”,為工作全面開展掌握先機、贏得主動;“嘴勤講政策,眼勤找問題,手勤干在前,腳勤進家門”,全力以赴包保領拆、認親幫拆、執法助拆,為整治全面提速夯實基礎。
興安市場拆除后樣貌
“看到干部真心為我們好,我決定第一個帶頭簽協議。”60多歲的干貨經營戶王春紅還主動做起商戶們的宣傳動員工作。整治的關鍵在于疏解。由于興安市場形成年代久,市場門類齊全,在這里可以實現“一站式采購”,很多商戶擔心遷到別的市場生意不如這里。而早在啟動市場整治的同時,漢濱區提前對城區市場進行商戶疏散接納容量摸底,并投資1500余萬元,同步實施西壩、三橋兩個承接市場建設,完善農貿市場要素,配套建設基礎設施,新市場完備的承接功能,徹底打消了商戶們心中的疑慮。
2023年8月25日,抽調200余名干部,組織消防、城管、應急等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向101戶經營戶下達了妨礙消防安全及公共安全《限期整改通知書》《違建限期拆除告知書》;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向經營戶下達《搬遷分流通知書》,完善分流拆違法律程序,下發整改通知書等執法文書600余份……
2023年9月9日,率先拆除秦巴公司違建商鋪4間,分流6戶。
2023年9月15日,首批10戶簽約戶拆除,同時對所有門頭牌匾進行拆除,為整體工作推進打開了突破口。此后陸續推進13次集中分流拆除行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徹底消除了經營戶等待、觀望、質疑心理,傳遞和釋放了政府堅定不移拆除興安市場的決心和意志,形成強大正面攻勢。
2023年12月28日,三橋康宏市場正式對外開業運營。農貿區一期占地面積6803平方米,建筑面積3700余平方米;新建水產區620平方米,商鋪 25 間;改造干貨區、果蔬區、生肉區經營用房66間。市場內配套農貿商品區,專營蔬菜水果、冷鏈水產、糧油干貨等農產品批發零售。
新建的三橋農貿綜合批發市場
一邊建設,一邊拆違。政府實實在在為商戶著想的行動贏得了商戶的理解和支持。許多商戶不僅自己主動搬走,還動員有顧慮的商戶一起搬走,到2024年1月3日,165戶商鋪全部搬完,三橋、靜寧4個便民市場疏解商戶91戶。
遷市場、拆違建、強功能、改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漢濱區始終保持拆違治亂高壓態勢,堅持“研判先行、政策宣傳先行、風險評估先行。”采取聯合執法和宣傳發動相結合方式,通過媒體大力宣傳消防安全執法、安全生產執法、違建認定等法律法規和治理措施,最大限度消除群眾疑慮,營造堅決治違保暢的濃厚氛圍。每天下發《任務交辦單》,安排專人督促跟進,確保問題日清日結,區長吳大林組織召開調度會9次,下發任務交辦單95份。
“現在整體搬到新市場,統一、正規,生意也好做,顧客來了都說好,市場干凈,停車方便,也有很多老顧客光顧。”剛剛搬入三橋新市場的原興安市場商戶李本衛高興地說。2023年底,在各執法部門和老城街道辦事處共同推動下,承接興安市場分流經營戶的三橋康宏綜合農貿市場正式開業,首期已有60戶分流商戶入駐。
群眾在三橋新市場購物
“這是政府給我們辦的最大的好事,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看著整治規劃圖,興安社區居民陳明春老大爺心情格外舒暢。
“我們堅持把興安市場綜合整治工作作為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進民生福祉改善、體現干部作風轉變的大事、要事、實事來抓,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抓推進,堅決取締了這一存在近40年的城中最大‘馬路市場’,使得市場拆違搬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區長吳大林介紹。“下一步,還將重點完善道路、管網、纜線、公廁、停車位、綠化、社區服務等基礎設施,強化片區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持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斷增強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圖片由漢濱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