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曦
走進位于月河之濱的恒口高級中學,由郭沫若題寫的老校牌“安康縣第二中學”格外引人注目。這塊于1959年題寫的老校牌昭示了恒口高級中學源遠流長的校史和輝煌的過往。在幾十年的辦學歷程中,恒口高級中學的教育質量曾長期位于漢濱區乃至全市農村中學的前列,曾獲“全國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多名畢業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
隨著城鎮化加速發展和教育政策的變化,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向城區集中,優質師生資源不斷流失,恒口離中心城區較近,“虹吸效應”更為明顯,加之在恒口示范區成立之初,示范區和行政區關于社會民生事業的管理機制一度未能理順,多種因素導致恒口高級中學在全市排名逐步靠后。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底牌,也是一座城市的未來。近年來,恒口示范區將教育振興作為大事來抓,吹響了重振恒口教育輝煌的號角。“凡是涉及教育的重大問題優先解決,凡是教育所需資金優先劃撥,凡是教育所需的公共資源優先配置,凡是涉及教育的政策環境優先保障。”這讓人看到了恒口示范區抓教育的空前決心,也讓恒口高級中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飛虎”航模社團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動手能力
在提級管理后,恒口高級中學正式從“鎮中”變為“縣中”。作為恒口人民眼中的“最高學府”,它能否與恒口示范區發展勢頭相匹配,能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振興恒口教育的必答題。正是在社會目光的聚焦中,陳君于2022年就任恒口高級中學校長。作為一名老教育人,他雖然內心有一團火焰,但也深知教育需要水滴石穿的慢功夫。他制定了一個務實的教育質量提升目標——通過“智藝并舉”發展路徑,促進學校優質化、特色化和多樣化發展,整體提高學校辦學品位,力爭三年時間內進入全市第二方陣,然后再奮力邁向全市一流。
強外功,讓好資源“云”集家門口
從擔任校長第一天開始,陳君就把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當作頭等大事,在他看來,優質教育資源不但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基礎,也是重振教育信心的關鍵。經過多方考察,恒口高級中學一班人把目光鎖定了全國著名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都七中,決定引進成都七中“云校”雙師課堂,讓恒中學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全國優質教學資源和本校最優資源雙重培育。
“那邊老師拓展的又多又深,剛開始還有點不適應,現在已經上道了。”該校高一(7)班學生左欣怡從進入高中開始,就以實時直播的方式,與成都七中學生異地同課表、同課堂、同時段、同進度上課,本校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輔助講解。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讓左欣怡感到很有趣,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互動,她目睹了成都優秀學生的風采,讓她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從而重新確立了學習目標。
左欣怡的班主任陳曉斌老師已在恒口高級中學工作了20余年,作為一名老教師,他熱忱歡迎這種新教學方式:“雖然云課堂對老師教學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通過名校資源注入,學生接觸的知識面更寬,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同時能共享成都七中為學生量身定制的教輔資源,學生受益是顯而易見的。”
恒口高級中學老師參加成都七中教研活動
“不只是學生,通過參與成都七中課前、課中、課后的教研活動,閱讀名師的教研資料,對我們本校教師業務能力提升也有很大幫助。”2023年12月7日,陳曉斌和另外兩名老師一起去成都七中參加了“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育研討會。聆聽知名專家演講,觀摩一線名師授課,陳曉斌感觸良多:“名校就是名校,成都七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了科學系統的改革,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導向,使教學效果顯著提升。這種差距鞭策我們加速提升,去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2023年3 月15日,距離當年高考只有80余天,安康中學專家團來到恒口高級中學,對二輪復習備考的整體規劃、具體策略、組織管理、存在問題等進行指導,并分9個教研組進行聽課評課,對課堂教學進行全方位指導,兩校教師進行深入探討,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
這是恒口高中與安康中學于2022年7月簽訂協作型教育集團辦學協議后,深化合作的寫照。一年多來,兩校著力在教育教學管理、教師交流互派、課程開發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高考綜合改革等方面推進合作,將安康中學這所百年名校的先進管理理念、教育教學方法注入恒口高中,以最終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的合作目標。
從線下到云端,從市內到省外,恒口高級中學在盡最大力量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讓教師在交流中提升,學校在交流中共進,最終讓學生在交流中茁壯成長。
練內功,讓每一堂課發揮最大效益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如果說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是尋找強有力的外援,那課堂改革就是把外援力量變為內生動力的關鍵。“我們把打造有效課堂作為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是空前的。”恒口高級中學教導主任李曉軍說:“學校堅持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范式打造高效課堂,積極探索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體驗式等多種課堂教學方式,建立了以學生學會多少教師的任務就完成了多少的《教學精細化管理評價制度》。”
從規范“研、備、上、批、輔、考、評”各教學環節,到嚴把備課關、上課關、作業布置與批改關,該校把教學精細化管理落實到了每一步。“高效課堂是我們的追求,但高效的基礎首先是有效。”李曉軍介紹,該校全面開展課堂教學“達標”活動,依據國家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開展基礎知識人人過關、基本技能人人達標的訓練,徹底扭轉以前存在的靶心不準、發力不穩、盲目施教的教學狀態,對課堂教學不達標的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落實“傳、幫、帶”,使其盡早勝任課堂教學工作。
對于這股正在學校刮起的課堂改革旋風,該校教科研室主任趙榮感觸很深,他列舉了2023年11月密集的教研活動——11月3日,英語學科同課異構活動;11月7日,青年教師教學座談會;11月15日,邀請陜西省優秀教研員張運林深入課堂聽課;11月16日,“最近發展區”教師素養提升會;11月27日,名譽校長張禮俊就如何上好一堂課同教師進行交流;11月30日,邀請市級名師、專家蒞臨學校指導中青年教師開展優質課展評活動。
“密集的‘每周一課’‘同課異構、一課多上’等課堂實踐研討,持續地新教師過關課、青年教師研討課、黨員曬課、骨干教師示范課等不同類型的公開課教學活動,就是為了不斷探索成功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和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常態課的優秀率。”趙榮說。
經過“魔鬼式”訓練,一批教師快速成長,近三年該校教師獲得市級榮譽18人次、區級榮譽36人次。青年政治老師周東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經過幾年成長,她已成為安康市第九批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她說:“學校制定了新入職教師3年打基礎、5年成骨干、8年成名師的培養目標,我雖然離真正的名師還有很遠距離,但我們要盡量掌握講課這門藝術的精髓,那就是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最大程度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以求得教學的最大效益,我想這也就是高效課堂要達成的目標。”
抓特色,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想要的成長
對于一所中學來說,生源往往被視為教育質量的“生命線”。在老教師史優勝印象中,早期招生政策是以劃片招生為主,招來的學生主要是恒口本地人,但優質生源流失的問題已越來越明顯。從2019年開始執行“三區一體”招生政策,恒口高級中學開始面向原漢濱區行政區劃招生,但分數線在所有錄取學校中靠后,史優勝說:“我們不能僅以成績來評價孩子,但學情的確變得很復雜。”
2023年錄取分數線542.4分、2022年錄取分數線502.5分……針對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基礎差這一現狀,恒口高級中學推行了全員導師制,著力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上下功夫,利用課間、課后、自習等時間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建立幫扶機制,制定幫扶手冊,開展以溝通、理解、幫助為特征的個性化教育,力爭實現學生“低進高出”。與此同時,該校充分尊重和挖掘學生的特長,做實做好航模、跆拳道、音樂、舞蹈、書法等18個非文化課社團,著力構建以“多種選擇、多元發展、多樣成才”為價值目標的學生成長成才道路,給文化課較差的學生帶來了新的希望。
該校學生熊天馳2021年參加高考時未能考取心儀學校,遭受打擊的他在復讀期間時常感到彷徨,卻沒想到一次校運動會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在100米短跑項目中,他取得了12秒2的成績,讓我們眼前一亮。”該校體育老師周詩意馬上向熊天馳的班主任了解他的基本情況,并和熊天馳進行了深入交流,建議他考慮走體育特長生的道路。經過反復考慮,熊天馳答應先進行一個月的試訓。試訓期間,他漸漸愛上了體育,并且各個項目成績也比較好,最終他找回了學習自信。經過不到一年的訓練,他最終順利考入西安體育學院。
師生編演的節目亮相第二十二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
付雅莉比熊天馳低兩級,初中就讀于恒口高級中學初中部,初中三年她一直是學校跆拳道社團的積極分子,上高中后她就下定決心走體育特長生的道路。經過高一一年的體育訓練,她表現出良好的綜合素質,高二被選入省隊集訓,2023年順利考入北京體育大學。
除了體育、藝術等傳統領域,恒口高級中學“飛虎”航模社團在業界可謂赫赫有名,該社團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陜西省科技創新設計大賽、陜西省航空體育大會等省級、國家級大賽,先后榮獲金、銀、銅等130多個獎項,被譽為“空戰英豪團隊”,輔導老師陳漢濤、李鋒獲得國家級科技輔導員稱號。
“飛虎”航模社團每學期大概都有30名學生,在陳漢濤看來,航模社團除了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重塑學習自信和人生自信。陳漢濤說:“航模社團除了參加比賽獲獎,每年還會受邀到市區大型活動現場和其他學校進行表演,學生們還協助警察開展相關工作,這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榮譽感、獲得感。”
經過航模社團的熏陶,有的學生后來去了大型無人機公司工作,有的參軍入伍,用無人機飛行技能為國防事業做著貢獻……令陳漢濤欣慰的是,無論他們有沒有考入本科名校,都用自己的特長演繹著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這可能也是陳漢濤的價值感所在,作為一名有“硬實力”的科技輔導員,曾有名校向他伸出橄欖枝,但他選擇繼續留在恒口高級中學。在他看來,去了名校只是為尖子學生錦上添花,而在這里他也許能為山里孩子打開一條通往未來的新大門。
眺望未來,陳君充滿信心地說:“教育要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我們將全力以赴狠抓教學質量,通過德育教育、課堂教學、社團活動、作業展示、特長挖掘等方式,將學生生涯規劃和綜合素質評價貫穿中學全階段,培養多元化、復合型、有特長的‘五育融合’型人才,把恒口高級中學辦成政府更放心、人民更滿意、學生更喜歡的學校,為重振恒口教育輝煌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