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多虧了縣水利局及時搶修,我們村受災不到10天,就恢復了正常供水。”回憶起去年10月縣水利部門實施的供水維修工程,紫陽縣高橋鎮龍潭村黨支部書記吳世江激動地說。
去年8月,紫陽縣遭遇強降雨,高橋鎮龍潭村壇子巖攔水壩被洪水沖毀,導致龍潭村3個村民小組200余戶群眾的飲水安全受到影響。縣水利局立即安排技術人員到現場勘查,制定設計方案,組織人員新建了蓄水池、過濾池,新鋪設管道2000余米。該村于9月初就恢復正常供水。
龍潭村高效通水的背后,得益于市水利局聯合發改、財政、鄉村振興等10部門共同構建的“五化五制”農村供水工程建管養機制,即通過建設標準化、運營專業化、監測智能化、維護精細化、監管規范化“五化”聯動提升建管效能,通過分工協作、長效管理、資金支持、風險防范、獎懲激勵5項機制“五制”發力強化要素保障,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農村供水工程建、管、養等所有環節,全市農村供水綜合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標準引領,項目建設大干快上
去年11月23日,隨著通水按鈕的按下,歷時3年建設的石泉縣縣城供水工程正式向城區供水。該工程的建成投運,徹底解決了石泉縣城區長期以來供水能力不足及水質不優等問題,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石泉縣城原水廠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日供水規模僅1萬噸,隨著城區供水需求日益增長,供水不足問題不斷凸顯。為徹底解決城區供水問題,石泉縣水利局于2020年在城關鎮楓樹村二組啟動建設總投資7235.73萬元的縣城供水工程,隨著項目正式投用,至少可滿足石泉縣城區中長期10萬人生產生活和工業用水。
去年以來,全市水利系統聚焦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按照“建大、并中、減小”和“同源、同質、同網、同管理、同服務”的原則,因地制宜在川道區域、縣城周邊及大型集鎮推進規;┧こ,在山區和人口分散區等地實行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建設與改造。2023年,全市完成投資1.01億元,改造提升農村供水工程144處,供水保障受益人口20.17萬人。
大手筆的投入,換來項目的一派火熱。目前,白河縣城水源工程(馬力溝水庫)大壩澆筑至765米高程,中心城市重點水源工程恒河水庫、紫陽縣城水源工程瓦房溝水庫、平利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已開工建設。全市共增添和更換消毒設備38臺、絮凝劑投加設備2套,新建、維修48座集水井、蓄水池,維修更換供水管網62.16公里,農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
隨著建設標準化的持續深入,水利各項目按下“快進鍵”。石泉縣城供水工程竣工通水投運,旬陽冷水河水庫、白河天寶水庫相繼建成,白河縣城水源工程(馬力溝水庫),紫陽縣城水源工程(瓦房溝水庫)正加快建設,旬陽市城區供水擴建工程初設獲批,白河縣冷水鎮供水水源工程(川河水庫)可研、漢濱區青木溝水庫可研獲批,石泉縣青山溝水庫、紫陽縣安五水庫可研通過審查,寧陜縣城供水工程(雙河溝水庫)、漢陰縣盤龍水庫可研完成編制。到去年年底,我市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配備率達到74.8%,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2%。
不僅是農村供水綜合保障能力明顯提升,農村供水廠站的顏值也在不斷刷新。按照千噸萬人工程及標準化集中工程要求,一座座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機制健全的供水工程,正將安全潔凈的自來水源源不斷地送往千家萬戶。
多向發力,管護效能提標升級
“要時刻繃緊神經,持續壓實責任,全面深入排查,舉一反三整改,切實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用水獲得感和滿意度……”在今年全市冬季農村供水保障大走訪工作視頻調度會上,市水利局主要領導就相關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各縣區聞令而行、主動而為,持續對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重點人群和薄弱環節進行再梳理;對敲門入戶大排查和大走訪活動未深入到的工程、村組和人群再排查;對前期走訪發現問題已完成整改的“回頭看”。同時,密切關注各類輿情信訪,充分發揮好基層水管員作用,全力以赴做好供水設施管理管護,讓大走訪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在常態化開展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基礎上,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以“四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總抓手,以壓緊壓實“三個責任”為強舉措,以落實“三項制度”為硬保障,嚴格對照《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切實履行各自領域的監管職責,合力編織起一張農村供水安全網。
“過去管理較為混亂,如今我們的36座水庫均配備了‘千里眼’,管理系統科學規范,各個水庫煥發新生機。”漢濱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全區以標準化建設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水庫管理工作被全面理順,全區因此榮獲“省水利廳2023年省級深化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殊榮。
為進一步解決水庫工程設備老化、管理體系不健全、管護經費短缺、管護不規范等問題,從2022年開始,漢濱區對全區36座小型水庫創新管護機制,逐一配備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系統,通過在線監測、實時共享、自動分析,實現監測成果匯總分析、綜合數據實時展示、水庫險情快速診斷、隱患處理全程跟蹤的智能化管理,進一步健全水庫管理基礎設施,提升了水庫管理能級。
智能化管理僅是我市水利建設累累碩果的一個方面。我市積極鼓勵各縣級人民政府依規組建或按程序確定國有性質的農村供水管理公司,將縣域內重點農村供水工程收歸統管,對規;、集鎮、聯村等重點水廠實行直接管理,以區域規;畯S或有條件的千人水廠為中心輻射周邊,全力提升供水管護效能。目前,全市共有8個縣區成立縣域農村供水管理公司。全市遴選10座市級標準化水廠,其中2座標準化供水工程獲省水利廳命名。全市8處千噸萬人工程獲省水利廳命名為“標準化管理工程”。漢陰縣、白河縣農村供水助力庭院經濟發展典型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全市10個縣級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機構均取得 CMA資質認證,年度水質檢測以99.92%的好成績超額完成。
確保工程管得好、用得起,經費保障是關鍵。2022年5月,省水利廳在我市舉辦“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圍繞保障全面加強我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深化“政金企”合作。當天,恒口示范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恒源水廠擴容改造工程)獲得政府投資1200萬元,撬動陜西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4000余萬元。
市委、市政府針對農村供水工程投入大的實際,著力破除長期單一依靠國家投資的慣性思維,開闊視野、統籌謀劃、對癥施策,多形式多途徑多渠道投融資并舉,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疊加放大效應,為可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建設管護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制度護航,共建共管常態長效
“要認真學習省、市、縣有關農村供水運行管護方面的政策法規,確保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結合的目的……”2023年8月11日,石泉縣水利局城鄉供水管理中心技術人員深入池河鎮再次組織全鎮管水員開展業務培訓,并組織村級水管員對供水設施故障排查、入戶設施防護、應急搶修等管護技能進行實操培訓。
以培訓強本領僅是全市精細化維護農村供水工程的一個方面。根據市水利局要求部署,各縣區積極打造專業化管護隊伍,通過視頻連線、專題培訓、送訓到村、現場實操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村飲水工程管護業務培訓,定期對全域村級水管員進行線上和線下指導。去年以來,全市完成管水員培訓4310人次,規范管水員協議1007份,兌現管水員工資1276.75萬元,保障農村供水安全的人才隊伍日趨穩定。
“若您家供水不正常,水質渾濁、有異色異味、或需要咨詢、維修,請及時與供水管理人員聯系。若服務不到位,歡迎您逐級撥打監督電話,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近日,白河縣每戶農村自來水用水戶都收到了一份《農村飲水安全用水戶明白卡》,再也不用擔心“找誰維護”的問題。
為了實現維護精細化目標,全市一方面加強日常維護,通過落實日常巡查值守、嚴格管控制水環節、及時定期維護清淤、妥善處理群眾訴求、全面強化應急保障五個方面,建立健全了無縫對接、相互配套的各項日常管護措施。另一方面明晰各方監管責任,持續強化農村供水監管力度,將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納入鞏固銜接市對縣考核,真正做到監管規范化。在鞏固銜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省對市行業測評中,安康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既要在點上發力,更要建章立制,確保常態長效。全市上下分工協作,狠抓“五制”細化實化舉措,縣級人民政府承擔供水管護主體責任,水利、發改、財政、生態環境、鄉村振興等部門按照分工配合做好供水工程管護工作;完善工程維護經費籌集、管水員定期考核、水廠日常運行等長效管護機制,真正發揮制度建設有效作用;通過涉農整合、地方配套以及債券信貸等,多渠道保障供水工程建設與運行;持續做好農村供水動態監測,常態開展飲水安全全覆蓋敲門入戶大排查,及時發現問題短板,有效消除風險隱患;強化督查指導,推廣建設管理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持續推動全市農村供水保障工作上臺階、走前列。
成績屬于過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水利系統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五化五制”為抓手,朝著全市農村供水水源安全可靠、設施標準配套、水質穩定達標、管護規范統一的目標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