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佑學
草池灣,是我的家鄉秦嶺南麓陜西安康市石泉縣的一個小地方。這地方雖然沒啥名氣,也算是魚米之鄉的一塊“白菜心”。
山是淺山,田是“泡冬田”,山環水繞,裊裊炊煙,田地肥沃,稻麥飄香。一灣蔥翠,一池碧水,一隅桃源,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村前有幾道褶皺山梁為屏,村左村右良田好地相伴,村中溪水潺潺,村后茂林修竹,濃蔭覆蓋,形成“躺椅形”地貌。
草池灣真正聲名鵲起緣于一只鳥。大約十年前,被譽為愛情鳥、吉祥鳥的朱鹮,悄無聲息地來到這里安家落戶。經過多年繁衍生息,目前數量已近五十只。為了營造適宜朱鹮生長的環境,縣里將這里命名為“朱鹮小村”。
朱鹮小村——草池灣,從石泉縣城出發,沿途保護朱鹮標識醒目,志愿服務隊隊旗搖曳。進村入戶,柏油路四通八達,陣陣花香撲鼻。
一灣一灣的池或塘,一層一層的田和地,一塊塊小坡地、一座座隆起的小山嶺,層層疊疊,綿延不斷。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塊田一坰地,零星的竹園成片的柴垛,老房子新洋樓,不是很規則,也不加修飾,隨山就勢,或躺臥,或緩立,或大或小,或起或伏,自然點綴,縱橫交錯。
稻田和坡地圍著山轉,轉東西、轉南北,轉堂前、轉院后。遠遠近近,看到這些生態田園,也就聞到了五谷的香氣,看到了倉廩的充實。注水后的秧田似月亮,似梯形,又似不規則多邊形,水汪汪、亮晶晶,好似臥在山洼里的一面面大鏡子,照山映水,秀出無限風光。坡地有高有低、有方有圓,長櫟樹、長竹林、長松杉、長灌木,滿山綠蔭,郁郁蔥蔥;道旁、房前、林下、田坎邊,各色花卉爭奇斗艷……每走一步,仿佛都能聽見草葉間發出的聲響。
雨水過后,這里的山巒綠了,大地醒了。瞧吧,池塘周圍、田坎邊、溪水旁、坡地上的鵝兒腸、蒲公英、油菜、冬小麥、豌豆尖,等等,都是大自然的彩繪元素。在陽光空氣水分的作用下,苗葉由鵝黃色變成嫩綠色,鋪展成一幅幅動靜相宜、碧綠浸染的山水畫。
此時的草池灣,又到了最美踏春季。食一芽草,游一面山,品一杯茶,賞一抹春光。各式各樣的小草枝葉按捺不住向上生長的欲望,紛紛睜開眼睛,把小腦袋拱出地面,把嫩芽兒鮮葉兒擠出枝枝蔓蔓。它們帶著鮮嫩清香的味兒,帶著蓬勃旺盛的勁兒,盡情梳妝、扮靚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
幾只朱鹮立在大樹高枝上,望著如織游人,時而撲棱灰白透紅的翅膀,在村莊上空轉著圈兒,發出幾聲清脆而響亮的鳴叫;時而在稻田里、草池中輾轉覓食,一邊呼朋喚友,一邊四下張望,踱著悠閑的步子。
抬頭望,朱鹮小村草場后面,在樹蔭下樹杈間,它們搭建起來的鳥巢擠擠挨挨,盡顯溫馨。一位村民告訴我們:“那幾只朱鹮在我家旁邊筑巢三年多了。這種鳥很有禮貌,不管它們飛走還是飛回來,只要看見我,都會叫一聲,算是打招呼呢。”
想要享一份清幽安閑,得一份農耕文明體驗,就來草池灣吧!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30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