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京保 吳蘇 通訊員 文婷 徐歡
孟夏初至,位于漢陰縣北部最偏遠的鐵佛寺鎮,被籠罩在一片深淺濃淡各相宜的綠蔭中。沿著蜿蜒的漢銅公路盤旋而上,路旁盡是躍入眼簾的迷人畫卷。整潔靚麗的農家小院前,花草果蔬郁郁蔥蔥,院落屋宇一塵不染;連綿成片的產業園內,獼猴桃花正張開潔白的花蕾,在微風中婆娑起舞;半山腰上的養殖場內,雞犬相聞、黃牛成群,為靜謐的鄉村增添了生機、開拓出富路。
奔走在時代前沿,鐵佛寺鎮在“千萬工程”的引領下,實現一次次華麗蝶變,引發一場場脫胎換骨的熱潮。在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挖掘山林經濟稟賦、拓寬產業富民路徑、擦亮人居環境底色、打造示范村莊名片、深化“千萬工程”內涵,繪就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壯麗圖景,為建設錦繡漢陰添磚加瓦,蓄積澎湃如海的動能。
強鏈補鏈豐盈振興底色
走進鐵佛寺鎮四合村,目所能及的村域展現出村美民富的生動場景。陽光照耀下,閃著油亮光澤的桑葉迎風招展,村民們將桑枝砍下,運輸到不遠處的養蠶室,茁壯成長的幼蠶,正扭動著身軀啃食著鮮嫩的桑葉。
“我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流轉農戶自留地等方式,建成規模化桑園600畝、標準化蠶室4處,同時,實行‘合作社+產業大戶承包+農戶散養’模式,引進蠶絲制品加工廠,不斷延鏈補鏈,使桑蠶形成三產融合的發展格局。去年,四合村蠶繭銷售額突破100萬元,綜合產值200余萬元,僅蠶桑一項產業就為合作社增收12萬元,實現了合作社、承包大戶和入股農戶三方共贏,今年計劃養殖500張蠶,蠶繭產量超過5萬斤,村民的收益會更好。”提及村上的主導產業,村支部書記汪輝侃侃而談。
以鄉村產業為底,“千萬工程”潑墨作畫,四合村立足創建示范村的目標,通過優化升級蠶桑產業、整治人居環境等措施,推動其建設成為新時代的和美鄉村。
今年以來,該村聚焦村組干道及周邊重點區域“臟亂差”、門前屋后“三堆六亂”等問題,按照“鎮級主導、村級負責、干群聯動”的原則,由村“四支隊伍”帶頭,發動群眾廣泛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處置殘垣斷壁、違建、“三堆六亂”等問題60余處,使鄉村顏值持續靚化。
時至今日,走在鐵佛寺大大小小的村莊,群山環抱、溪水縱流、民風淳樸、村容靚麗的“四重奏”隨時隨地響起。這背后,正是鐵佛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深入實施“千萬工程”的具象成果。圍繞使命所系、群眾所盼、事業所興,鎮黨委、政府在村美人和、興產育業、風和善治方面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
富民之業繪就藍圖樣板
合一村西溝口,本是鐵佛寺鎮不甚顯眼的地方,海拔900余米的半山腰上,原本雜草叢生、土地荒蕪,可今朝目之所及,只見滿坡架嶺的獼猴桃肆意生長,枝干經過土地的滋養,已長成幼兒手臂般粗細,綠浪翻飛間,正在園子里忙活的技術員葛賢松喜不自勝,臉上的笑意從嘴角蔓延到眉梢。“今年花開得繁,這幾天天氣又好,抓緊時間人工授粉,到了秋天肯定有個好收成。”
今年53歲的葛賢松,見證了獼猴桃產業在鐵佛寺扎根壯大的全過程。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9年,乘著產業發展東風的合一村,立足生態資源稟賦,成立了鐵佛寺鎮合一村雙硒種植專業合作社,陸續引進了520余畝徐香、翠香獼猴桃。經過當地干群幾年的精心呵護,獼猴桃已進入了盛產期。“按照現在的長勢,今年合一村的獼猴桃預計能收獲6萬余斤,產值20多萬元。”合一村副主任張作良對此很有信心。
把目光從合一村拓寬到全鎮,1200畝獼猴桃分布在數個村莊的適生區內,以甘甜爽口的果實,托舉村民過上日“富”一日的新生活。
炎炎赤日下,除了舉起手臂為獼猴桃授粉的村民,合一村的另一塊區域,還有在林地旁忙碌著,將天麻菌棒埋進林下的群眾,汗水滴落在土埂上,村民的眼眸中滿是期許。
“2021年村上開始種植天麻,我主要提供菌種和技術,這兩年成效還不錯,新鮮天麻一斤10元左右,干天麻100元一斤,今年計劃種植1200畝,明年下半年就能收獲了。雖然周期長一點,不過天麻管理起來不費事,經濟效益也還可以,所以村民都愿意種植。”7組村民查海家是種植天麻的能手,近些年鐵佛寺鎮積極打造高山天麻良種繁育基地,在全鎮4個村陸續拓寬種植面積,他也通過這一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
荒地變果園、林下土生金。在鐵佛寺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多年砥礪奮進,終換來如今的累累碩果,村莊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標挺進,鎮域經濟煥發無限活力,推動鐵佛寺鎮的百姓邁向幸福高地。
蝶變鄉村盤活發展脈絡
嬗變的鄉村是什么樣子?鐵佛寺鎮用日積月累的點滴轉變交出一張舊貌換新顏的靚麗答卷。
曾幾何時,集中村還是一片貧窮閉塞之地,低矮的房屋、分散的農田、崎嶇的道路,就是村莊的全部點綴。在鐵佛寺鎮黨委、政府的規劃布局和陜煤集團等單位的幫扶下,集中村大力發展以肉牛養殖、花椒種植、生態漁業為主的特色產業,并傾力打造農旅融合示范村,發展庭院經濟,使得集中村村集體經濟不斷向好,鐵佛漁樂灣景區雛形初顯。麥浪翻涌間,一條條休閑步道、一棟棟特色民居、一處處靚麗景觀成為當地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的最佳佐證。
“現在我們村的民宿已經建成,魚苗也已經投放到位,肉牛、花椒等產業穩中向好,村民看著村子越來越美,發展的意愿也很高,有幾戶已經準備開辦農家樂了。”集中村黨支部書記唐家民對村莊的未來很有信心。
為讓鄉村從一處美變為全域美,鐵佛寺鎮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發展庭院經濟,在漢銅路、鹿東路沿線打造出2條示范長廊,建成示范村4個、發展示范戶176戶,實現了農戶增收、環境增色。
一戶戶靚麗人居,一項項富民產業,讓鄉村變得更加和美宜居。村民趙剛斌就顯著地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以前村上沒有這些產業,大家都是各干各的營生,家門口堆得亂七八糟也不會太在意,F在可是大變樣了,道路整潔不說,房前屋后都是花草果樹,來我們這里玩的生面孔也多起來了,我也準備弄些土特產拿出來銷售,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有生態好底子,疊加產業新路徑,讓鄉村成為充滿想象的造夢空間,不斷豐富著鐵佛鎮的面貌內涵。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站在“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鐵佛寺鎮黨委書記龍艷表示,將繼續以“千萬工程”為引領,創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壯大產業發展的“金鑰匙”,積極建設宜居宜業更宜游的和美鄉村 ,以久久為功的毅力繪就美麗鄉村的鐵佛寺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