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亭松 周濬
夏秋之交,漢濱區縣河鎮牛嶺社區風光正好。塔梁上絢麗的萬壽菊“花海”吸引了全城的目光,市民游客紛至沓來,拍照打卡絡繹不絕。傍晚,花海主干道兩側的小吃攤、燒烤鋪次第開張,一派熱鬧、紅火的景象。
“我們是在抖音短視頻看到的,覺得這里很美。下班后就一起過來,賞花拍照看夕陽,著實令人心曠神怡。”市民劉思琪說。
美麗鄉村激活“美麗經濟”,旺盛人氣成就振興底氣。今年以來,漢濱區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抓手,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突破,發展綠色產業,完善帶農增收機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下繡花功夫 美麗鄉村聚人氣
寬敞的道路、整潔的民居,醒目的五角星、巍峨的紀念碑。走進牛嶺社區,紅色文化元素與綠色生態氣息撲面而來。作為解放安康關鍵一戰牛蹄嶺戰役遺址所在地,近年來,牛嶺社區搶抓政策機遇,建成紅色文化長廊2000米、步道3.81公里、觀景臺2處。陳列館和村史館竣工投用,興賢文化園、星火點亮鄉村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牛嶺社區會計成財富說:“目前,宜居農房改造、基礎設施提升、紅色文化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我們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千萬工程’的首要工作,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不斷激發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內動力,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如今,衛生廁所全面普及,宜居農房提升改造155戶全面完成,8處垃圾收集屋、2個公廁由專崗負責管理維護,正常運行。
牛嶺社區的發展變化成功召回了在外打拼的村民。35歲的胡開娥就是其中之一。從前在浙江打工的她,回到家鄉后一邊改造提升自家居住生活環境,一邊積極學習改進烹飪技術。去年正月,她的牛嶺紅色農舍農家樂正式開業。
“特色菜是辣子雞,基本都是農家菜。旺季平均每天三四桌客人,毛利潤1000多塊錢。”胡開娥說,“在家里還可以照顧小孩兒,肯定比在外面打工好。聽說門前的村道又要拓寬,村子發展好了,人越來越多,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
牛嶺社區黨支部書記成英地說:“現在是13家,我們鼓勵支持更多村民辦農家樂、開小賣部、賣土特產,讓村民成為牛嶺品牌的宣傳員、牛嶺特產的銷售員,共建美麗鄉村,共享幸福家園。”
做鏈上文章 生態產業好“錢景”
漢濱區五里鎮的張營村,是蠶桑產業強村。近年來,張營村因地制宜發展林果、蠶桑等生態產業,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建成350畝桃園,打造農旅開發綜合體。改造1000畝桑園,成立安康市怡鑫農林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標準化廠房2400平方米,引進自動化養蠶設備3套,今年計劃養殖20個批次,養蠶2000張。
40出頭的張濤從事養蠶工作已近10年,從小桑園到大基地,從小作坊到大工廠,他參與見證了張營村蠶桑產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的全過程。如今,他作為公司老員工,月工資已達到4500元。
“桑葉能喂蠶,剪掉之后,干枯的桑枝也有大用。”安康市怡鑫農林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樂說,我們按照生態優先、綠色升級理念,持續補鏈強鏈,即將啟動三期工程建設加工廠,粉碎桑枝做菌棒種植平菇,預計今年11月投產,全部建成后,整個產業鏈將帶動全村300多人就業增收。
走共富道路 帶農機制有保障
日前,忠誠村蔬菜大棚里,秋季甘藍種苗二次分苗工作熱火朝天。技術員曹峰介紹:“這批種苗是給產業聯盟和聯盟村保供基地提供的,是加急的訂單。所以我們采用打包拼盤二次分苗移栽。二次分苗的優勢是根系更好,植株更壯,也縮短了種苗培育時間。”
忠誠村位于漢江、月河交匯處,發展蔬菜產業基礎扎實、歷史悠久。村黨支部書記劉瑞紅成立陜西安康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帶領忠誠人建大棚、育種苗、種蔬菜,實現增收致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競爭力、影響力,近年來,天瑞塬公司發揮蔬菜產業龍頭帶動作用,在建民、洪山、縣河、茨溝等多個鎮(街道)發展設施蔬菜7100畝,以緊密帶農機制將1200多戶農民嵌入產業鏈中。
“目前共在漢濱區建成8處蔬菜基地。忠誠村有268戶1145人參與到產業鏈當中受益。”劉瑞紅說,他們堅持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三聯”工作機制,助推全區蔬菜產業的發展的同時,忠誠村也實現了支部引路、產業鋪路、黨員帶路、共富同路的效果。
生態生產生活,宜居宜業宜游?v覽漢濱全境,一幅彰顯陜南秦巴山水靈動之美的“富村山居圖”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