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溫曉黎
隨著2024年入冬的第一場雪悄然降臨,旬陽市構元鎮羊山的雪景吸引了眾多游客紛紛到來。萬陽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呂萬新笑得合不攏嘴,他經營的住宿和餐飲業因這場雪而忙得熱火朝天,生態旅游在這里一年比一年火爆。
依托羊山廣袤的森林資源,呂萬新流轉林地,不僅養殖了200頭梅花鹿,還發展了650畝的林下連翹等中藥材,并建設了8座民宿休閑體驗小木屋。游客們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與梅花鹿等珍稀動物親密接觸,還能享受溫馨的住宿和地道的農家餐飲,以及周邊的露營基地等娛樂設施,滿足了游客多樣化的休閑需求。
這種集住宿、餐飲、娛樂、露營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模式,在羊山村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迅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興起,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羊山森林康養基地被陜西省林業局列為第二批省級森林康養基地,更為旬陽的生態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羊山生態旅游的蓬勃發展,正是旬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目標的生動實踐。旬陽市深入挖掘生態旅游資源,通過以林興旅打基礎,森林康養促融合,核心景點提品質,特色林果添活力,將生態旅游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啟動點和增長極,構建生態旅游多元化發展的新格局,讓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以林興旅、描繪生態旅游“綠底色”。依托秦嶺生態保護與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修復等林業重點工程,旬陽市持續在“增綠”上狠下功夫。“十四五”期間累計實施營造林43.534萬畝,義務植樹441萬株;持續開展封山育林和濕地生態修復等項目,全市新增林地面積4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由43.6%增長到55.18%,綠化率達到70%以上,為全市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打好綠色基礎。
森林康養,培育生態旅游“新業態”。以自然美景、田園風光、生態康養為主,積極拓展森林體驗、森林康養等新業態。全面提升和建設水泉坪生態景區、薛家灣櫻桃園區、冷水河神隱谷露營基地、神泉灣度假康旅、水洞溝詩意田園等。有力促進了森林康旅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森林旅游年接待30萬人次。
聚集核心、打造生態旅游“關鍵點”。太極城森林公園是旬陽的地標性位置和來旬游客的必到之地,公園總面積437公頃,公園內步道交錯,基礎設施完備,水、電、路、網全覆蓋,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高達76.3%,成為市民休閑度假、娛樂健身、科普宣傳、自然體驗的重要服務場所,公園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萬人次。先后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陜西省自然教育基地。
特色林果,創新生態旅游“新載體”。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旬陽是中國拐棗之鄉,拐棗總面積達40萬畝,年拐棗產量達12萬噸以上,成功舉辦了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旬陽拐棗節”和2024年首屆中國食藥同源旬陽拐棗產業發展高端論壇。以拐棗為原料生產的拐棗酒、醋、飲料、茶、餅等產品成為生態旅游吃農家飯、喝本地酒、帶特色伴手禮的最佳拍檔。結合庭院經濟建設,利用房前屋后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水產園、小養殖園”,實現生態種養、特色林果、農耕民宿、家庭工坊等全方位推進。全市拐棗、枇杷、櫻桃等特色林果面積達128萬畝,這些四季有綠色、四季有花果、四季有景觀的“花果山”成為城鎮居民休閑、采摘、購買的“后花園”和生態旅游發展的另一蹊徑。僅呂河鎮冬青村每年來園采摘獅頭柑的游客逾5000人次,就地采購林果4萬余斤,營收3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戶發展成為微型游客接待中心,戶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季花香、萬壑鳥鳴。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為生態旅游提供更優質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創新生態旅游產品和服務,提升生態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完善生態旅游的管理和服務,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生態旅游體驗。真正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旬陽市林業局局長王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