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安康日報) 通訊員 張昊:近日,嵐皋縣肖家壩富民路,一家命名為“柴火吊罐”的餐館,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生意甚是紅火。
帶著些許獵奇心理,筆者前往餐館一探究竟,想看看“城里的吊罐”到底是什么樣的。走進餐館,直奔后廚,幾口黑黢黢的吊罐映入眼簾。鍋下柴火正旺,鍋上的梭搭鉤已被熏得烏黑發亮。觀看的一瞬間,一陣陣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勾起了我們的陣陣食欲。店主聞訊趕來,笑嘻嘻地遞過一張名片,指著吊罐介紹到,“吊罐里燉的都是正宗本地貨,有三罐土雞、兩罐豬蹄子,都是客人提前預訂的,我這里講的是貨真價實,但是想吃必須提前預訂,呵呵呵。”店主一邊笑著一邊搬來凳子放在柴火邊,坐下和我們拉起了家常。
譚大哥開柴火吊罐餐館,還得從幾年前說起。有一次,譚大哥在橫溪鎮一位朋友家玩,朋友做了他最不喜歡吃的包谷糝。沒想到一碗吃完后,感覺味道與以前吃過的很不一樣,特別香醇而且有糯糯的感覺。連忙問及朋友,才得知包谷糝是用吊罐做出來的。當時譚大哥大受啟發,萌生了“要把吊罐搬進城”的想法。在家里準備一年后,一個以吊罐為主題的餐館就在縣城開張了,譚大哥說:“這不但增加了家庭收入,還將我縣傳統的特色飲食文化回歸尋常百姓家。”
去年11月份,譚大哥在網上搜集吊罐方面的知識,了解到吊罐是遠古巴人生活的一種器具,了解到縣上正在打造以“一條巴文化旅游長廊、一個巴文化休閑廣場、一條巴文化特色街區、一臺巴文化綜藝節目、一個巴文化風情園”為主的“五個一”巴文化工程后,更加堅定了自己創業的信心。
“今年正月十九開始營業的,我正謀劃在店子門口架起一個大吊罐,招牌也要換成‘巴人柴火吊罐’,等生意上了正軌,一年掙個一二十萬不成問題。”譚大哥指著自己的店門滿懷自信地對我說。像譚大哥這種勤于思考、敢為人先的精明人,發家致富也是早遲的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