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鎖金義 實習記者 唐正飛)年關將至,在陜西南部、秦巴山區、漢水之濱的安康城鎮、集市,歡樂喜慶的音樂、琳瑯滿目的糖果、鮮紅炫麗的春聯、年畫、燈籠,勾勒出陜南城鎮一派喜慶祥和的年味情景。殺一頭年豬、烤兩三壇土酒、七七八八圍爐烤火是在安康農村年味的寫照。
2月4日,陽光明媚,在平利縣馬鞍山村依稀可見前幾日留下的殘雪。尋著酒香走進村民吳高云家,熱情的老吳邀我們走進正在烤酒的屋子,在老吳的引領下來到一個簡易灶臺前,老吳開始介紹,灶臺是臨時搭建的,灶臺搭建好后在灶臺上放置加滿水的“底鍋”,并在上邊放高七八十公分,直徑一米的木桶,木桶俗稱“橸(音jing)子)”,橸子上開一小口插入一截外低里高的竹筒,俗稱(榴子)把發酵好的包谷,放入“橸子”里,槽頭用筍葉包裹,“橸子”上方架上 “天鍋”。持續向底鍋下添火,加熱后將橸子發酵好的包谷蒸發形成水蒸氣,遇到天鍋冷卻,凝結成酒,順著榴子流出。
不多時老吳接一杯頭子酒(第一股從榴子滴出的酒),供來客品嘗,抿一口清香而綿柔,隨著酒水由口入肚,瞬間酒水所經之處形一條火辣辣的線,烈而不燥,品者直呼過癮。
老吳說,不光是自己當地百姓對傳統的自釀土酒也情有獨鐘,逢年過節在高檔的白酒前老百姓不一定會端杯,但自釀的土酒即使不喝酒的人也會端杯抿幾口。隨著陜南移民搬遷工程的落實,很多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人搬離了原住地,搬進了樓房,烤土酒的原料,場地受限,現在燒土酒的人也少了,掌握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喜歡喝土酒的人反倒越來越多了。能遇到像今天這樣燒土酒的情景可遇而不可求嘍。
講述與傾聽間,老吳將自己養了一年的豬,在四、五個人合力下抬上了三輪車,駛向本村殺豬匠羅高云的屠宰場。
走在308省道,跟隨著三輪車駛區的方向,來到了殺豬匠羅克貴的屠宰場,今年58歲的老羅是一個有著20年經驗的老殺豬匠,是村里出了名的殺豬匠。
待我們趕到時,羅師傅夫婦已將湯豬水燒好了,夫婦二人在幫手的搭手下熟練地完成出槽、上案、放血,剛放血的豬還掙扎著,嘶吼著,隨后就安靜了,干練的羅師傅順手端來早已撒好鹽的盆兒,放在地上接著涌出的新鮮豬血。一邊的老吳向我們介紹說,隨著豬血的凝固豬血將會是過年桌上一道美味的菜肴。等到被放血的豬徹底安靜時,羅師傅借助電動滑輪將豬調入事前燒好的開水鍋中。幾個翻騰之后,羅師傅將燙好的豬,拽上臺子熟練的先將豬鬃拔去,放入籃子以備賣到市場上做上刷子用。開腸破肚,分塊,數十分鐘之后一條年豬就殺好了。
吳師傅在宰殺期間,向我們介紹殺豬這門手藝是祖傳的,從小還跟著父親學習,中途放下過一段時間,后來又拾起來了,以前村里還有幾個現在做個活的就剩下他一個了,后面學這個手藝的也沒人了,也許殺年豬這個手藝在他們這代人要失傳了。
飄香的包谷酒從榴子中流出,分割好的年豬肉掛在竹竿上,廚房女人們炒著香噴噴的年豬肉,門前屋后的鄰居們圍著火爐說著、笑著。
據悉,安康烤土酒起源于漢代,基本屬于代代相傳型,20世紀80的年代前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成參與過烤土酒這個活動中,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豬肉是上好的食物,殺豬一般只在過年的時候殺,所以就有了殺年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