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楊遷偉)今年1月23日,隨著第一只毛絨玩具在紫陽蒿坪新社區工廠下線,來自北京、江蘇、河北、廣東、山東、河南等地的40家毛絨玩具廠,相繼落戶我市。毛絨玩具正經過安康人的手,源源不斷地從山里出發,走向全國。事實上,近年來以毛絨玩具為代表的安康“新社區工廠”,在外界獲得了相當的知名度。“新社區工廠+貧困戶”就業扶貧模式,也作為一條助推精準扶貧的新路徑,貼上“安康造”的標簽。
作為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核心戰區和國家移民搬遷重點區,在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過程中,為切實解決無法離鄉、無業可就的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問題,我市以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為契機,加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力度,把加工廠辦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樓上居住、樓下上班”。這種新社區工廠成為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要載體,實現了農民就業、工廠發展、社區繁榮、社會穩定的多贏,為精準脫貧找到了一條好路子,為解決農村“三留守”問題提供了一個好辦法,為新型城鎮化打下了一個好基礎,為地方經濟追趕超越搭建了一個好載體。
安康省考“三連優”的金牌上,民生就業特別是農村社區工廠就業,為之抹上了最走心的暖色調。
人挪活 搬出鄉村新面貌
移民搬遷是省委、省政府實施的一項重大惠民工程,對推進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義。2011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決策部署,啟動實施此項工程,并一直將其作為“頭號工程”來抓。
我市將移民搬遷作為推進城鄉發展、促進群眾轉變、助推鄉村振興的總引擎,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在實踐中結合實際大膽探索。這一搬,搬靚了鄉村。
盡管在移民搬遷工程啟動之初,各縣區已經綜合考慮,按照建園區的思路建設安置小區,增加群眾收入,但受區位和產業發展潛力的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緩慢,雖有農業企業進入,但是吸納勞動力有限,且具有季節性。雖然也出臺政策鼓勵農民創業,但是受資金、規模、經驗、技術、市場等因素的限制,創業前景并不樂觀,短期內很難成為解決農民生計問題的主要途徑。
面對這一難題,市委、市政府及時調整思路,積極作為,搶抓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的機遇,堅守安全環保底線,圍繞勞動密集型手工業加工項目,優化環境、拿出資源、搭建平臺、筑巢引鳳,吸引外出務工能人返鄉,在移民安置區興辦社區工廠,以帶動群眾就地就業增收致富,釋放因搬遷造成的局部勞動人口富集的人力資源紅利。
新社區工廠 農民的生活富裕了
為確保新社區工廠培育扶持工作扎實推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將發展新社區工廠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脫貧攻堅大盤子,進行重點研究、重點部署、重點傾斜。將新社區工廠納入對縣區脫貧攻堅專項考核內容之一,定期督查評比通報。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在移民搬遷安置社區或居住農戶100戶以上的農村人口集中區創辦新社區工廠,并將具有新社區工廠特征的農業園區、產業園區納入認定范圍,享受創業就業基金、專項補助基金、信貸扶持貸款等扶持政策。同時定下1年打基礎、兩年上規模、三年全覆蓋的思路,提出到2020年全市建成新社區工廠300家以上、帶動就業5萬人的目標。
在這一總體框架下,各縣區分別制定了農業園區、產業園區、新社區工廠、勞務經濟等發展建設子規劃,力求移民搬遷與建設農業園區、產業園區、新社區工廠及發展勞務經濟緊密結合,擴大產業規模、擴增用工需求、擴容就業崗位,切實做到既讓群眾搬得出、更讓他們穩得住、能致富。
2015年,平利縣在藥婦溝社區率先引進了社區工廠——嘉鴻手套制品有限公司,解決了100多戶居民就業。家住藥婦溝社區的居民吳豐珍說:“廠子開在了家門口,不僅方便掙錢,還能照顧家里老小,最主要的是省了很多外出的花費,凈落到口袋的錢比外面掙的還多。”
吳豐珍的話,也是大多數搬遷戶的心聲。安康屬欠發達的山區農業市,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都來自外出打工,但“打工經濟”的弊端和“后遺癥”越來越明顯,最為突出的就是由此造成的農村“三留守”問題。老人年齡大了,最需要照顧的時候,兒女不在身邊;孩子處于成長階段,最需要教育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而新社區工廠恰好可以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從而有效解決“三留守”問題。它徹底轉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觀念和方式,有效提升了農村人口素質,讓群眾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已建成各類新社區工廠182家,產業類型主要集中在毛絨玩具、服裝鞋帽、電子產品、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吸納就業8363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876人,一大批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并帶領家庭走出貧困。泉州嘉鴻手套、莆田鉅源鞋業、深圳超美特電子、揚州天利玩具等一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轉移落地安康新社區工廠。
2018年1月,我市“新社區工廠”被中國改革網評為“2017年度中國改革十大案例”。“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模式被國家扶貧辦和發改委列為經典扶貧案例,先后榮獲“首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優秀項目獎和最具人氣獎”,積累的經驗也被中省多家主流媒體關注。新社區工廠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實現了同頻共振、良性融合,成為了助推貧困勞動力充分就業、增收致富的強勁引擎。
做大做強 新社區工廠再添新動能
實踐證明,“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模式是最有效、最直接、風險最小、成本最低的脫貧方式之一,是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和移民搬遷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增收,真正實現“挪窮窩、挖窮根、避險情”、“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的重要途徑,符合安康脫貧攻堅的實情。
基于這樣的實際,我市不斷探索做大做強新社區工廠的新途徑。2017年11月,借助東西部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機遇,我市積極承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轉移,植入新社區工廠生產加工。
由于毛絨玩具各個工序可分可合,與社區工廠的狀況高度契合,又符合環保定位,市委、市政府先后組織考察團深入江蘇常州、揚州毛絨玩具企業進行全方位考察,提出積極承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轉移安康發展,明確工作思路,出臺支持政策,搭建工作機構,聘請產業發展顧問,迅速推動毛絨玩具文創產業轉移實質性運行。
今年年初,市政府明確提出將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育。或許是有了扶貧新社區工廠的“平利模式”和技能扶貧“紫陽經驗”,我市定下了“用5到8年的時間,力爭建成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300個,吸納就業4萬人,全市毛絨玩具創意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使安康成為西北第一、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毛絨玩具新都’。”
截至今年5月上旬,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家毛絨玩具企業與安康9個縣區簽訂招商引資協議,28家毛絨玩具企業在我市進行了工商注冊和證照辦理, 16家毛絨玩具企業正式投產。平利、白河簽約的大型毛絨玩具企業,裝修廠房、培訓員工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漢濱、石泉正在與揚州、安徽的毛絨玩具企業磋商洽談中。本土商人投資注冊了我市第一家毛絨玩具公司,在白河卡子鎮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毛絨玩具產業合作社。白河婦聯在倉上鎮為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配建了全市第一家“婦女兒童之家”。以毛絨玩具產業為主體的新社區工廠,已經成為安康脫貧攻堅的新動能。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新社區工廠正帶領安康走向長久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