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劉銳萍) 加快擺脫貧困,是安康重大的發展主題。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安康將其視為最大的發展機遇、“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集結號和統攬全局、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在方式方法上爭創新,在人才激勵上勇探索,全市扶貧工作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四支力量”構建起大扶貧格局,“五大工程”下足“繡花功夫”,靶向施策增強造血功能,合力攻堅釋放出扶貧開發的疊加效應。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叫響全國的“安康模式”,鄭遠元登上了首都的領獎臺,新民風建設再現安康志氣?梢哉f,2017年度“雙優”來得并不突然,因為這是脫貧攻堅統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釋放出的新動能,是安康前行姿態的必然收獲。
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就是最大的政治
安康十縣區均是貧困縣,其中漢濱、紫陽、嵐皋、白河屬深度貧困縣。全市備案確認979個貧困村,168個屬于深度貧困村。貧困人口總量全省第一、貧困發生率全省第二。這樣的市情,注定了安康的脫貧攻堅從一開始就是“硬仗中的硬仗”。
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習總書記的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系統思維,將脫貧攻堅當作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黨建、最大的作風建設和最大的發展機遇,“四個凡是”擲地有聲地明確了脫貧攻堅導向。2017年初第一次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市委書記郭青說,我們要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脫貧攻堅一線去,最難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舞臺,最難的工作,也會出最優秀的干部。
截止2017年底,全市1153支工作隊、12890人參與到脫貧攻堅主戰場。22名市縣區黨政一把手、24名市級領導、274名縣級領導聯縣抓村包戶,2名正縣級領導、8名副縣級、257名縣(科)級后備干部被抽調到市縣脫貧辦工作,8名副縣級干部被選派掛任縣區脫貧攻堅專職常委副縣(區)長。
為了更好地發揮駐村工作隊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不斷增強駐村幫扶工作成效,我市全面整合“四支隊伍”、選優配強第一書記、建強村級組織。對因個人身體、家庭原因無法正常工作的及時更換,對不服從組織安排的取消其后備干部資格或免去職務;對不勝任的村黨支部書記及時作出調整;對所有駐村第一書記進行綜合研判和暗訪督查,對不能勝任脫貧工作的第一書記進行召回,真正將“三項機制”落到實處。
2017年1月11日,全市“兩會”結束當晚,10個縣區委書記深夜“賽馬”,緊扣脫貧攻堅一一述職,接受工作檢閱。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安康5萬名干部堅守脫貧攻堅一線……
正如市長趙俊民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在脫貧攻堅主陣地,鎮村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等萬余名干部職工全身心投入,他們用責任、奉獻和夜以繼日的工作,溫暖著每一個貧困群眾和村民的心。”
正是由于盡銳出戰的合力和我市脫貧攻堅的快節奏、高效率,安康在2017年全省脫貧攻堅第三季度交叉檢查中名列第一,在剛剛公布的目標考核工作成效中取得優秀,為我市爭當“全國上游、全省一流”打下了堅實基礎,成為安康“三連優”背后的強大支撐。
“五大工程”——破解深度難題引領發展
從號角吹響到奔跑前行,3年多時間,安康精準扶貧的力量浸潤金州大地。從量變到質變,從扶貧到扶志,以“黨支部+X+貧困戶”、“三變”改革、社區工廠、新民風建設、扶貧干部隊伍素質提升“五大工程”為突破口,安康的脫貧攻堅奮然前行。
“支部+X+貧困戶”強基工程。在脫貧攻堅中,我市始終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前沿陣地,以村(社區)黨支部為核心和紐帶,以特色產業鏈及專業合作社建立的黨組織為支撐,將黨建精準指導與就業式精準脫貧深度融合,創新推行“支部+X+貧困戶”精準扶貧機制,通過“支部破難題、能人建平臺、群眾立精神”,推動脫貧攻堅產生裂變效果,取得了“黨建落地生根、貧困摘帽拔根”的成效,實現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
目前,“支部+X+貧困戶”扶貧模式在我市已普遍開花結果,國家級龍頭企業陽晨集團采取“支部+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場”的生豬產業聯盟經營模式,幫助291戶貧困戶脫貧;漢濱區忠誠村通過“黨支部+蔬菜合作社+貧困戶”,使園區農民年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抓實黨建聚合力,精準施策促脫貧”工作經驗,已成為我市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個創舉。
“三變”改革賦能工程。全市建立了農業集約化、規;洜I新機制,通過引導農戶將承包地經營權入股到企業、合作社,讓農民搭乘新型經營主體的“順風車”,充分參與到規;、組織化、市場化產業發展中來。各縣區也找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路徑,通過“三變”搭建股權平臺,真正把貧困群眾和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農民收入有保障、可持續。各鄉鎮也紛紛搭建起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平臺,形成以農促旅、以旅帶農、農旅共興的良性循環,走出了一條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的發展路子。
2017年,我市在具備“好班子、好產業、好基礎、好主體、好風氣”條件的2個鎮和68個村開展了“三變”試點,全市7.6萬農民變為股東。“三變”使“死”資源變成了“活”資產,達到了農民增收、產業增效、集體經濟壯大、縣域經濟提升的多贏局面,助推了我市脫貧攻堅大步向前。
新民風建設扶志工程。越是貧困落后地區,人情份子和盲目攀比越嚴重,也成為我市很多農戶致貧的重要原因。2017年,市委以一號文件形式出臺了《中共安康市委關于大力推進新民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創新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和“樹千名自強標兵、交萬名農民朋友”活動,以“精神扶貧”助推“精準扶貧”。堅持把脫貧攻堅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把整治陋習、培育良俗作為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
從旬陽縣“三治融合”厚植新民風,到鎮坪縣勸退“無事酒”,再到紫陽縣新辦簡辦高考集體升學禮,新民風建設成了安康大地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的一股清風。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組建道德評議委員會1150個,開展道德評議4260場次,農村酒席減少了三分之一,人情份子負擔下降了一半。
新社區工廠新業工程。災害與貧困一直是制約安康發展的重要原因,特別是“7.18”洪災過后,省委省政府啟動了涉及240萬人的陜南移民搬遷工程。作為移民搬遷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安康,沒有把搬遷僅僅當成是一項重要的避災安居、扶貧治本、生態建設的惠民工程,而是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契機,科學定位,統籌推進。
為解決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的問題,“新社區工廠”應運而生。特別是搶抓東部產業“騰籠換鳥”的有利時機,我市加大毛絨玩具及相關產業轉移力度,加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力度,把加工廠辦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樓上居住,樓下上班”。同時,把“新社區工廠”同家庭手工業、庭院經濟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小庭院、大市場、新產業的路子。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有“新社區工廠”136家,帶動貧困戶就業1.1萬余人,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一大批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并帶領家庭走出了貧困。
幫扶干部素質提升前沿工程。“人”是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的核心力量。2017年,按照“人崗相適、按需選派、供需對接”的辦法,我市選齊配強駐村幫扶隊伍和村“兩委班子”,深度整合“四支力量”,兌現落實村干部80%的薪酬與脫貧攻堅成效掛鉤政策。加強村兩委班子培訓,不斷提高基層一線干部技能水平,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貧隊伍。
“五大工程”是我市在脫貧攻堅實踐中的探索創新,如五指合攏的拳頭,形成了脫貧攻堅最強大的合力,既解決了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又保障了長遠發展,實現了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靶向施策——鑄就脫貧攻堅“安康樣本”
作為“核心戰區的主戰場”,我市的脫貧攻堅從一開始就既著眼當下,也兼顧長遠和未來。在與中省步調保持一致的基礎上,探尋出了一系列可借鑒的“安康樣本”。
脫貧攻堅是階段性工作,脫貧之后會不會返貧?脫貧之后能否建立起農村長效發展機制?為破解這一難題,2016年底,以“短抓脫貧攻堅,長促農村綜合發展”為目標,我市率先在全省啟動以脫貧攻堅統籌農村發展創新試點工作,在10縣區分別開展試點。目前,鎮坪以“聚業小鎮、和順曾家”、平利以“女媧硒茶小鎮”、嵐皋以“巴山樣子 楊家院子”等為定位的統籌試點已經規模初顯。
窮財政的安康,如何解決脫貧資金的短缺?這是全市脫貧攻堅的“牛鼻子”。我市搶抓機遇,積極構建政府引導、部門參與、金融主體的“大金融”格局,強力推進“865”精準扶貧工程、落實“5321”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政策、緊抓全國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和省級金融精準扶貧示范區機遇,獲批國家開發銀行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39.6億元、爭取人保財險項目支持15億元。其中,“保險+融資”支農融資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國屬首創。
為有效破解產業和就業脫貧兩大難題,2017年10月,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大膽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在高新區創建了扶貧空間,建成了貧困戶產業發展及農產品銷售、就業服務、技術培訓“三大服務平臺”。試運營以來,線上線下銷售總計1827.5萬元,成功推介就業17136人,其中貧困戶11048人;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指導、免費培訓4900余人次,扶貧空間服務助推脫貧攻堅的作用逐步凸顯。這是我市運用“互聯網+”思維,在展現產業扶貧成果、解決扶貧信息不對稱等方面走出的一條新路。
2017年,全市124個貧困村7.35萬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60298戶168283人實施了扶貧搬遷,15.48萬貧困學生得到了學前資助,1115人得到了大病集中救治。
2017年,12場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我市召開,27條脫貧攻堅經驗得到中省領導批示肯定。一批先進典型得到中省市表彰,安康榮獲全國“最佳金融扶貧示范市”和全省“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市。
2017年,全市11名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榮獲“全省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100名貧困群眾、100名幫扶干部分別榮獲市級“自強標兵”和“交友幫扶先進個人”稱號。紫陽縣80后企業家鄭遠元,榮獲國務院扶貧辦表彰的“全國脫貧貢獻獎”。
身處脫貧攻堅后半程的安康,處處體現著務實和責任,彰顯著擔當和力量。305萬安康人民,正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用腳步書寫歷史,用汗水凝結現在,用膽識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