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步臺階中,有100余步臺階為人工開鑿,從清朝迄今,位于旬陽縣銅錢關鎮安然村栗樹坪附近的古鹽道靠山處刀鑿斧削痕跡依然清晰可見。當地人稱,這處鹽道為清代當地老百姓與人合建,如今風化嚴重,希望能予以重點保護。
昨日,記者聯系到最早將該鎮鹽道的消息傳到外界的旬陽縣交通局干部劉貴棠。他說,幾年前,他與文友應邀到銅錢關采風,意外從村民口中得知這里有處古鹽道。當時實地查看了這個有著300余步臺階的古鹽道,發現有100余步為人工制作的石條沿山勢而搭建,有的石條被磨得锃光發亮,有的底部風化嚴重,用手一掰就掉落。“今年國慶節期間,我發現這種風化變得更嚴重了,風化的地方更多了。”
旬陽縣銅錢關鎮干部徐海波介紹,明末清初時期,因漢江水運發達,大量的商隊、馬幫、鹽幫都通過陜鄂交匯地的銅錢關鎮來往,竹山與毗鄰旬陽的貨物均由此通過航運抵達漢江沿岸的呂河碼頭。
清末,銅錢關當地人稱“肖駝子”的商戶與客商貿易時,因能背100多公斤物件上山下山,故稱“肖駝子”。后生意漸盛,遂請工匠置地蓋房,修成肖家大院供客商中轉休整。為消除交通不便對貨物運輸的影響,“肖駝子”遂與往返馬幫、商隊商議后,共同出資在栗樹坪山埡修建石梯,建成了一條既能供商隊通行,又能使馬幫跋涉的鹽馬古道。
昨日,安然村的村民說,這條鹽道至今仍是當地3個村的村民出行必經之路。不過目前風化嚴重,希望有關部門能對其進行保護。
旬陽縣文廣局副局長關征兵說,這處古鹽道見證了陜鄂兩省交界民眾商貿流通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對研究陜西的鹽運文化有一定借鑒價值?h文廣局將會向上級匯報,爭取有關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予以關注和保護。(記者毛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