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鄒益山
近年來,市住建局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多方融入+整體提升”新路徑,打造“紅色引擎”,健全“紅色機制”,激發“紅色效能”,推進“五同”工作機制的落實,形成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為城市社區治理增添新動能。
加強黨建引領,打造“紅色引擎”
“‘紅色物業’不光服務態度好,還能真正幫我們解決問題。”談起“紅色物業”,漢濱區興華名城小區的居民紛紛點贊。
為不斷強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安康市正式成立物業行業黨委,依托“紅色美麗小區”建設,探索建立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交叉進入、雙向任職”機制,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創建,扎實抓好物業黨建聯建工作,全面推動物業服務和黨建工作全覆蓋。積極探索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作用發揮路徑,建立健全基層治理協調共治機制,把社區打造成居民最安心、最放心、最舒心的港灣。
“除開展常態化物業服務與管理外,物業行業黨委還將黨建‘紅’滲透到物業服務和社區治理各個環節,給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為小區居民提供黨建引領式的‘零距離’服務。”市住建局物業科科長李智明說。
走進市中心城區部分小區功能型黨支部,“黨群服務室”“創業就業服務室”等為民服務“陣地”設施設備齊全,處處彌漫著濃濃的“紅色”氛圍。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紅色物業’黨建引領作用,逐步完善物業服務管理項目考核標準,建立物業企業信用‘紅黑榜’,把社區物業服務打造成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紐帶,著力解決居民最關心的物業管理痛點難點問題。”市住建局四級調研員、物業行業黨委書記紀安慶表示。
凝聚治理合力,健全“紅色機制”
“小物業”牽動“大民生”,物業管理服務聯系著千家萬戶,關系著居民的“幸福指數”。為解決小區物業管理不規范、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市住建局不斷探索多元化物業服務模式,建立“社區包抓小區、業委會聯系業主、物業企業服務居民三方協同聯動機制;開展精細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搭建智慧小區綜合服務平臺”管理“321”模式,居民“急難愁盼”的物業難題逐步得到解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同時,加快“智慧物業”平臺建設,推行每棟樓一名社區黨員、一名業主代表、一名物業服務人員的“一樓三管”模式,以“三色榜”方式促進物業小區全面開展治理和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的“三百”活動,廣泛收集小區居民“煩心事、小建議、微心愿”,推行“業主隨手拍、物業馬上辦,業主隨時問、物業立即回”服務機制。
依托社區共駐共建聯席會平臺,建立社區、業委會和物業三方協調聯動處置機制,制定議事規則和工作流程,定期召開事務協商會、民情懇談會、社區聽證會,共同協商解決小區衛生、安全、綠化、日常維修等問題,打造互相監督、融合共信、責任共負的“黨建共同體”。
今年6月1日,《安康市物業服務與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服務管理體系,為規范物業服務與管理活動立下了規矩。
如今,社區和物業凝聚服務合力,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盤活現有資源,統籌黨群活動、物業服務等功能,由“單兵作戰”向“整體作戰”轉變。
強化人文關懷,激發“紅色效能”
群眾身邊無小事,“貼心”“細心”“暖心”“放心”不僅成為黨支部貼在墻上的一句口號,更是他們行動的“標尺”。
“增添一些晾曬區;孩子上班老人需要照顧;小區廣場再加幾把涼椅石凳;老人腿不能正常行走希望能配一臺輪椅”在安康高新區萬浩未來城小區“微心愿”墻上,張貼著小區業主的心愿卡,每一張心愿卡都有認領人簽名和辦結時限。
服務于萬浩未來城小區的安康恒富物業公司經理劉子緒說:“面對小區業主的需求,我們通過‘微心愿’的征集、發布、認領,從微處精準發力,合力解決小區業主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不僅如此,市住建局還結合各小區實際需求,組建了“紅袖章”服務隊,聯合社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社區包聯單位等各方資源形成合力,推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服務。
在漢濱區興華名城小區,“紅袖章”服務隊結合“24小時快修隊”“敲門行動”等,慰問孤寡老人、免費維修家電,為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送餐、送水、送藥、打掃衛生,實現了365天“空巢不空心”,有效推動“紅色物業”服務融入小區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