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江迪)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有機結合,堅持高位推動、宣傳發動、示范帶動、項目牽動,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自2020年安康中心城區率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到2023年推進全市各縣(市、區)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成效漸顯,在全國同類城市工作評估中,排名連續提升。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完成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并實施,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謀劃、全面部署。先后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工作責任體系“三個清單”,完善部門間協同推進“六項機制”,認真落實“月總結、季通報、年考核”工作要求,垃圾分類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近年來,我市先后發布《安康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和投放指南》《安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手冊》等,統一分類標識、規范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四分類”垃圾收集設施設置,率先實現全市643個公共機構、375個公共場所率先垂范,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強化宣傳引導,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商超“五進”宣傳和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入戶宣傳、游戲互動等形式推進垃圾分類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推動文明習慣養成。
我市積極學習全國第一批試點城市經驗,推進城市片區、居民社區、居住小區、公共機構等試點示范,健全建設標準,落實建設責任,完善保障機制,為全市推進先行示范。先后建立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機制,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轄區黨員三級聯動組織架構,持續開展“三個一”活動(社區宣傳活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發揮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示范效應。努力探索“鎮辦統籌聯動、社區管理為主、轄區單位配合、干部下沉服務、黨員帶頭推進、居民廣泛參與”的居民社區推進模式和“基層黨建引領、物業企業負責、宣傳動員先行、激勵引導同步”的居住小區推進模式。創新實施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紅黃綠掛牌管理,圍繞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覆蓋率等對中心城區各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差到好實行“紅、黃、綠”掛牌管理,實行月檢查、月評比、月通報機制。
堅持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多方融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設施建設。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于今年正式投運,建成后將日處理“四區五縣”生活垃圾1200噸以上,年均發電1.92億度。按照“政府引導、國企控股、社會參與、市場運營”的思路完成中心城區垃圾分類綜合服務中心項目一期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建設,通過集中收集、科學分揀、分類打包等,月處理可回收物達300噸以上。同時,加快推動各縣(市、區)“三中心一基地”建設,提升改造垃圾分類收集站點700余處,建成餐廚垃圾處置設施6處,日處理餐廚垃圾近百噸,有力提升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