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空運回來的6萬多條鱖魚苗幾乎都死絕了。”每當有人問起今年養殖鱖魚的事,40多歲的徐維現總會這樣說。這些魚苗是他花費20多萬元購進的,但今年安康瀛湖鱖魚病害如去年,“仍是大面積死亡”。
面臨困境>>
“加強防治,但鱖魚仍不斷死亡”
“當初選擇養殖鱖魚圖的就是高利潤。過年過節時,鱖魚一斤100元左右,即便現在也能賣到70元-80元”。站在瀛湖南溪溝數百口網箱前,徐維現仍覺后悔,今年鱖魚死亡導致他損失20多萬元。
今年上半年,徐維現和兒子用飛機從廣東托運回6萬多條價值20多萬元的鱖魚魚苗,放置瀛湖網箱養殖。因投資的大手筆,老徐成為當地名人。
10月以來,這些鱖魚出現小面積死亡,在找到既防治魚病又賣魚藥和飼料的專家后,徐維現把有些鱖魚養殖在半山水塘,但仍不能阻擋鱖魚死亡。“為防止魚之間感染,我按去年專家指導的規范,把這些病鱖魚深埋在半山上。對患病的魚加強防治,但鱖魚仍不斷死亡。有時一天都要死300多斤,按現在70元一斤的價格算至少2萬多元”。
這事很快成為當地漁民茶余飯后的談資。老徐說:“我更有名了,現在我真有點害怕養鱖魚。”
“漁民都是摸索著在養殖”
與老徐的網箱在同一水域的1公里外的躍進村,有一片用簡易浮子圍成的網箱,這是劉禾苗三兄弟的養殖基地。劉禾苗介紹,今年上半年,他投了2萬苗的鱖魚苗,精心伺候著,長勢不錯。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出現爛鰓病。“除國慶節賣了300多斤外,現在長成的鱖魚就剩下網箱內的100多條了。”
“去年我養殖鱖魚也出現了大面積死亡。”劉禾苗說,當時,安康市和省上都派出專家檢驗檢疫,對加強魚病防治和減少網箱密度等開展培訓。但按專家的指導今年仍出現了鱖魚大面積死亡。劉禾苗說,“這種培訓只是一陣風,針對性不強。加上漁民都是摸索著在養殖,今年鱖魚仍是死亡。”
怎么解決>>
常清潔網箱 出問題及時聯系防病害專家
難道培訓的新技術沒作用嗎?安康市水產病害防治中心主任李寒松,對劉禾苗網箱里的鱖魚隨機抽檢,發現網箱漁網沾滿淤泥。李寒松說,至少兩個月未對網箱清潔和消毒,養殖水質存在問題,網箱里面的水質和外面是不一樣的,水質有問題就是主因,建議常清潔網箱。
專家們又對鱖魚樣本解剖,不斷與養殖戶交談后認為,鱖魚發生病害,養殖戶并沒有聯系專家,而是盲目向外地人員尋醫問藥,錯過最佳時機。
據劉禾苗介紹,他認識一名售賣飼料的長期給魚治病的四川人,剛開始效果還不錯。“當時根據水溫變化止住了魚病,但水溫一上升魚病又發了,再也沒止住。”而徐維現也稱,他是從山西某魚飼料場讓人郵寄過來的一種防病害飼料。
安康市水產工作站副站長李志安認為,根據反饋,養殖戶找了供魚苗的廠家幫助治療,但難以解決困難。一旦病害苗頭出現,希望養殖戶第一時間與市漁政站、市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專家聯系,也可以向該站反映,他們將聯系西南大學、西北農林大學、華中農學院的專家教授進行防治。安康市水產病害防治中心電話(0915)3616666。
李寒松等也提醒,缺乏養殖經驗的養殖戶初始階段最好不要養殖鱖魚,應逐步通過試養擴大養殖規模。
漁民希望專家能長期駐扎瀛湖
一位漁民稱,去年瀛湖鱖魚出現大面積死亡,如果有關部門能將培訓常態化,那么今年鱖魚大面積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很多。劉禾苗、徐維現也稱,還是希望政府指定的有關專家能長期駐扎在瀛湖,“只要人家技術好,我們愿給高報酬”。
據了解,瀛湖水域適合各種魚類生長。近年來,安康市以打造中國安康漢江富硒魚為目標,在產業政策上給予了多種支持。安康市僅在瀛湖、流水等漢江區段上,至少30多戶從事網箱養殖,不少人養殖鱖魚。漁民希望,希望職能部門在魚病防治、漁業保險等領域給予更多的支持。 華商報記者 毛明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