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先安
十八大以來,神州大地發展潮涌如萬馬奔騰,一時間,中國夢、改革紅利、正能量等新詞雨后春筍般熱遍東西南北。同全國火熱的發展情形相一致,安康也不斷有發展的新詞迸發,這些新詞展現了安康順應發展潮流的精神追求,記錄了安康緊跟時代步伐的堅實探索;仡櫛P點十八大以來流行安康大地的新詞,期望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推進美麗富裕新安康建設。
美麗富裕新安康
指:生態美、城鄉美、和諧美;產業強、百姓富、保障好。
這是市委三屆四次全會上提出的戰略發展思路和目標,即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是指導和統領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決策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符合安康客觀實際,發揮區域生態優勢,對新形勢下為誰發展、怎樣發展、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在這個發展思路中,民生為本是根本原則,體現了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循環發展是基本途徑,反映了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和內涵;美麗富裕是重要目標,指明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標志。
飛地經濟
指在安康市行政轄區內,打破縣、區行政區劃限制,把項目放到行政不相隸屬的重點開發區域實施,通過規劃、建設、管理和利益分配、項目引導等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
這是我市在全域安康理念指導下,優化可持續發展布局、創新區域生態功能管理機制的重大改革創新。“飛出地”主要是指月河川道以外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的白河、嵐皋、鎮坪、寧陜、紫陽等縣。“飛入地”主要指月河川道的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以及陜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及列入“點狀開發的城鎮”的漢陰縣澗池鎮、蒲溪鎮、雙乳鎮。
生態友好型產業
指綜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進經濟再生產和生態再生產同步發展。
優先發展具有資源優勢的生態友好型產業,是我市構建循環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其目的是讓城鄉因環境而美,讓群眾因生態而富。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要求增強現代農業園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推動生態林業向產業林業轉型、山林經濟由種養型向市場加工型轉變;充分利用充沛潔凈的水資源,推進涉水產業發展,建設漢江漁業養殖基地,富硒礦泉水和天然水等飲用水生產基地;重視利用充裕的人力資源,加強與發達地區的合作,注重整條產業鏈的轉移,推動服裝、電子、裝備、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
涉水產業
這是為了充分開發利用我市豐富優質的水資源而形成的新理念。是指圍繞水質、水景、水能,形成保護生態環境、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支柱產業并舉的新平臺,實現“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在我市主要指飲用水和飲品制造業、現代漁業、親水旅游、水電能源等產業。
三類民生
是指底線民生、基本民生、熱點民生。由于安康民生問題呈現訴求多元、層次遞進的新特征,需要區分不同人群、不同焦點、不同需求來細化和強化工作。對于貧困群眾、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底線民生,具有政治性、責任性特征,要重點解決、搞好保障。弱勢群體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也就是黨委政府最應該關懷的,這是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要求;對于涉及全民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安居等基本民生,具有普惠性、長期性特征,要全力解決、確保供給;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民生,具有區域性、臨時性特征,要及時解決、回應關切。
就地城鎮化
是指把省委省政府實施陜南避災扶貧移民搬遷安置工程作為最大機遇,把承接東南沿海加快向西部產業轉移作為有利條件,同步推進基礎設施、就業支撐和公共服務,鼓勵發展就業主導型產業,加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力度,實行“移民搬遷進社區、土地流轉建園區、農民就地變工人”的綜合承載方式,倡導“住在山下、就業增收在山上”、“住在城鎮、就業增收在企業”、“住在社區、就業增收在園區”的發展模式。有計劃、按步驟地把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讓更多的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產業融合
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從而導致產業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劃產業界限,是在經濟全球化、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一種發展模式和產業組織形式。產業融合的程度是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強度、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
我市在構建循環產業體系中,跳出就農業抓農業、就工業抓工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在發展山林經濟等產業當中,提出“形成‘優勢互補、循環相生’發展格局和‘一三相融、接二連三’復合業態”,這符合現代經濟發展中產業融合的趨勢,體現大資源、大產業、大市場、大品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