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元輝 巴遠君)秦嶺南,巴山北,旬陽縣,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紅軍”命名的革命老區鎮。
遠離縣城,山大人稀,土地瘠薄,生活貧苦,這是過去長時間紅軍鎮的寫實。
紅軍戰斗過的地方,怎么能以落后示弱?
近年來,紅軍鎮以“紅軍”揚名,也以“紅軍精神”鼓勁加油,不甘落后,鄉村發展起來了,人民生活好起來了。
在紅軍鎮干部群眾心里,什么是“紅軍精神”?那就是艱苦奮斗、爭取勝利精神,就是向貧困宣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掙來幸福生活。
這個有8個行政村、人口萬余的小鎮,如今村容村貌變了,人民生活變了,人的精神煥發了。
是什么讓“紅軍”成為發展的代名詞、幸福的代名詞?
是鄉村振興。
讓群眾的物質富起來,財富寫在大地上
——發展是紅軍的硬經驗
過去十幾年,紅軍鎮的群眾主要收入依賴務工。
紅軍鎮地下汞礦存量位居全國之首、亞洲之最,被稱為“中國汞都”,廟灣村是其核心區域。
礦區附近群眾的收入一半來自到礦上干鉆工、渣工,但遇到礦上遭遇市場變化、用工量銳減的時候,群眾幾乎就沒有收入。距礦區遠的群眾,就只能遠到河南、山西的礦區干礦工,工資微薄、生命安全沒有保障,讓那些外出群眾勉強維持生計,不敢奢望生活的幸福。
紅軍鎮有3000余勞動力,每年正月十五以后,基本都告別家鄉,踏上遠去的列車。長此以往,村子只剩下老人、婦女、小孩,村村都空殼,是紅軍鎮很多年的凄惶景象。
外出務工,只是一時之計。依靠老弱婦孺建不成美麗農村,也無法保證貧困群眾如期脫貧。要讓鄉村振興,就必須留住“中堅農民”!就要為他們提供收入不錯的就業崗位和農村創業增收的新機會,支持和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現代農業和農村產業發展,這才是農村長久的出路。這是紅軍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這些年形成的共識。
周家河村位于旬陽縣紅軍鎮圣駕河中上游,3個村民小組,253戶81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2戶338人,擁有耕地面積2052畝,林地18190畝。人多地少,屬典型的勞務型經濟。
怎樣帶動村上百姓都能致富?陳孝軍,既是村委會主任,又是村上的致富帶頭人,面對山地資源優勢,去年,他組織發動所有群眾思考:怎樣都能有錢賺?最后達成共識:用“三變”改革做強集體經濟!
說干就干,由村委會牽頭,成立了旬陽縣朝陽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周家河村互助資金協會為后盾,動員社員171人參與入股分紅,土地入股流轉500畝,產業入股資金10萬元。與農戶簽訂種養協議,帶動全村110戶。據陳孝軍介紹,全村規模種植魔芋100畝、白芨50畝、拐棗800畝、油牡丹300畝,種植優質核桃100畝、地膜洋芋50畝,使群眾增收有了可靠的希望。
一嶺之隔的廟灣村雖是汞銻礦核心區,作為村支部書記的付雪祎發現一個問題,年輕的礦工正在變老,年少的青年不愿待在家鄉,怎樣讓大家都有事干?他想到了廟灣村經濟的轉型升級。
2017年4月,總投資7792萬元的安康金周綠色富硒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在廟灣村應運而生,總經理是上馬村支部書記孫啟斌。孫啟斌介紹說,在兩村黨支部領導下,兩村實行強強聯手,解決了資金、土地、人工勞務和產業園建設規模問題,他們公司主打的產品是茶葉,可年產茶100余噸,產值過億元,同時還發展鄉村游。年輕人到礦上務工,年老者經營茶園,婦女可以從事旅游業,都有事干,自然增加農民收入。
解決了干,還要解決怎樣干。紅軍鎮堅持“一村一品”的發展理念,各村都采取“村社合一”的思路,兩委班子既是政治班子、村務管理班子,更是產業發展組織,“村社合一”讓基層組織有了發展的責任和壓力。
廟灣村主攻油用牡丹種植,并配套養殖野豬、土雞、山羊;紅軍村種植藥材和高山蔬菜;豐澤園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打山羊、土雞和野生蜂蜜養殖。
莊院村百草園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旬陽縣普惠農業合作社等5個合作社帶動793戶貧困戶發展黑豬520頭、養殖山羊3680只、種植油用牡丹1200畝、拐棗2100畝,發展白芨、豬苓等中藥材1000畝。 村村有產業有就業,形成了紅軍鎮發展的興旺局面。
這種興旺的秘訣是什么?那就是:尊重農民意愿和權益,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政府主要是示范和引導,不搞強迫命令和一刀切。
用紅軍鎮黨委書記晏清泉形象的比喻:“一切權力歸農會!”這是紅軍時代的政治法則,用到今天,在紅軍鎮,讓廣大農民學會市場化思考,走出小農經濟圈子,怎樣選擇合作對象、合作方式、利益怎樣分配,都是群眾自己定。晏清泉說:“引入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當然是戰略選擇。但一切資本在鄉村的運營,必須兼顧村民利益,必須有利于發展集體經濟,這是一個大根本,否則一時的繁榮,丟掉的是農村長遠的發展。那種‘富了個人、損了集體、傷了群眾’的事,我們黨委政府不提倡,也堅決反對。”
把農村資源激活,把集體產權盤活,把群眾利益寫在協議里,也寫在紅軍搬不走、移不動的土地上,讓紅軍的財富從土地里長出來,“這就是紅軍發展的硬經!”晏清泉笑著說。
事實證明,紅軍鎮8個行政村,不斷創新“支部+公司+產業+貧困戶”新模式,從“村社合一”到“村社企三合一”,走出一條農村開放發展的新路子。2017年,紅軍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達到14416元。
讓群眾的家園靚起來,把鄉愁植在鄉土上
——誰不說咱家鄉好
走進茨坪社區,寬闊的街道,成排的樓房,錯落有致的民居,小橋和流水連通著村莊與田園,這樣鄉村勝景在紅軍鎮到處可見。
而曾經的茨坪就是紅軍鎮貧苦的集中代表。
村主任葛良義在本次換屆中實現了三連任,而且是高票當選。他充滿自豪感地說:“茨坪社區窮的太久了,既然村民高票選我,我就要帶動村民致富,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因為有了葛良義這樣不等不靠、思進思變思發展的農村“三思型”人才,茨坪社區才有了今天煥然一新的面貌。
在紅軍鎮紅軍村,讓人充滿敬意的,不僅是“紅軍老祖”留下的濟危救困的“紅軍精神”,還有一種不讓“紅軍老祖”英靈福蔭之地窮下苦下去的意志和信念。這樣的精神激勵著一群扶貧人,為紅軍村告別貧窮努力地奮斗著。第一書記孫偉、聯村干部呂福臣、老支書黃澤貴,這些名字和人,都是紅軍村人口里的好人,眼中的能干人,心中的信服人,就是在他們的帶領下,紅軍村一次性集中安置57戶235人。安置點按照宜居宜業宜游標準設置,村民可以在市民和村民雙重身份中自由切換。紅軍村變了,在當地人心中,他們可以告慰“紅軍老祖”了。
44歲的柯先德是茨坪社區2014年的貧困戶,因為當初道路交通不便,由邊遠的茨溝垴搬入社區。對他來說,移民安置解決了住房問題,現在騎上摩托車就可以上山種地,忙時是農民,閑時是市民,農閑之余做做短工,雙重身份讓他感到渾身都是勁。
茨坪社區2012年就開始啟動安置點建設,按照“宜居、宜業、宜游”的設計理念,連續六年推動,實現了農戶集中安置。途經茨坪、廟灣、上馬村構成的大北環,一側是寬闊的街道和成排的樓房,對岸是錯落有致的民居,小橋和流水連通著鄉與村,雪白的路燈和墻面裝飾著各色的瓷磚,家門口停放的各種牌子的小汽車,村上廣場每到夜幕降臨,就是社區最熱鬧的地方,人們在此跳著廣場舞,看著鄉村露天電影,交流著新生活的感受,完全是一幅富足的市井生活圖畫。
對于紅軍村曹家院子來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家家比過日子,戶戶搶著發展產業。以前,鎮干部對老院子的印象是兩亂:思想亂,房子亂。據村文書林樂明講,老院子年久失修,房子蓋得橫七豎八,廁所、豬圈、糞場混雜,村民為了一薅鋤地界,往往鬧得不可開交,村上進行統一規劃后,一次性安置52戶。“如今享受著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還有什么想不開的呢?”群眾說。
鎮長向甲鋒說:“鄉村振興,目的就是要留住愿意在鄉村生活的人,把鄉村建設得有鄉村的靈氣,這就是鄉愁,宜居宜業宜生活,這樣的鄉村就是幸福鄉村!就有人會留下來,鄉村的薪火才能傳遞下去。”
紅軍鎮立足紅色文化、民俗特點,充分發掘村莊原有的個性與特色,在保護山水田園的同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推動“紅色游+鄉村游”的全域旅游新發展,讓鄉村振興戰略在紅軍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讓群眾精神強起來,文明長在人心上
——日子更有精氣神
張孝俊,紅軍鎮茨坪社區四組人,90后漢子。因高考失利,家鄉又無出路,于是開始了在西安打工的日子,他裝過空調,做過文案,當過主持。面對自己的家鄉煥發出的生機,張孝俊決定回鄉發展,經過幾年的磨煉,加上百姓對他的信任,又有文化,換屆時當選村文書一職。
像這樣的90后返鄉創業的人在紅軍鎮各個鄉村越來越多。鄉村振興,成為吸引務工返鄉的最大“磁場。”
這個“大磁場”一方面是在村上就可以創業就業掙錢,再也不用去漂泊辛苦。另一方面,村上的居住條件的改善宜居宜游宜業,更重要的是,村上治理富有成效,鄉風文明讓人更愿意留守鄉村,享受一份鄉愁之美。
起源于旬陽有益實踐的“三治融合”,在紅軍鎮無疑也是促推發展、優化鄉村社會治理的良方良法。紅軍鎮各村都注重把群眾資源調動起來、組織起來,讓他們真正成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的主人。
紅軍村因為紅軍老祖墓地所在地,每個群眾都形成自己的道德觀:“你不好好搞你就對不起紅軍老祖。”在紅軍村,道德評議每季度召開一次。今年4月17日召開的二季度道德評議中,代廣林成為了負面典型,理由很簡單:“身強體壯好吃懶做爭要低保。”道德評議委員會認為代廣林丟了紅軍村人的臉。被評為后進以后,支部書記黃澤貴主動成為他的幫扶人,經過一個多月的跟蹤幫扶,代廣林心靈起了變化,他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決心勤勞致富,村上安排他參加村上的合作社,帶著他一起致富。
被命名為“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周家河村形成了“支部管全村、村民管黨員”的格局,實行村民高度自治。其中“村規民約”嚴厲禁止濫辦酒席、不講誠信、不贍養父母等行為20條,凡違反規定的一律給予處罰,這“20條”成為村民自治的“小憲法”,治出了正能量,治出了凝聚力。村支書曹家兵已經是三連任了,在談到村民自治時他有自己的心得:“村上有自己的‘小憲法’,按照村規民約執行就是了,村上的事通過民主決策、集中智慧,由村民說了算,村干部清清白白,群眾明明白白,村民能說的上話,能安居樂業,才能安得了心。”
在村民自治過程中,各村都在探索符合各村村情的自治方法。紅軍鎮豐積社區依靠家風家訓家規來開展家族自治,取得了良好效果。陳氏家族理事會會長陳承敬自豪的介紹:“我們通過家風家訓家規來管制族人,可以做到事不出族。共調解家族農戶矛盾糾紛21起,組織道路維護等公益事業138人次,協助制止違規婚喪嫁娶大操大辦8起,為社會和諧奠定了非常堅實的自治基礎。”管好一族人,帶好一村人,這種接地氣的鄉村社會治理很有標本意義。
村規民約、道德評議、家族自治是紅軍鎮各村“治村重器”,在建設推廣的過程中,鎮黨委政府并沒有缺位,先后指導修訂村規民約100余條,召開道德評議會40場次,征集家規家訓289條,排查矛盾糾紛129件,“三力聯調”成功129件。全鎮實現了連續多年無刑事民事治安案件,6年無非訪、無越級信訪。良好的文明鄉風,讓村民和睦相處,成為村民之間守望相助的情感紐帶。而這樣的情感歸屬,也對產業發展帶來向心力,大家都忙著發展生產、就業增收,心思都放在了正路上。
回顧紅軍鎮這幾年的巨變,鎮黨委書記晏清泉感慨地說,在推動發展中,群眾永遠是最大的力量。村黨組織自覺擔當起組織群眾、領導群眾的責任,鎮上主動放下身架,還民主權利于民,扮演好自己政治領導、政策引導、科技服務的角色,引導村民當家做主,積極參與村級各項事務,真正把群眾資源運用起來,把群眾力量發揮到最好,一個鄉村怎么能不進步、不發展,農村群眾的精神面貌怎能不煥然一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