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艾蓓) 政務生態清朗起來——“關鍵少數”法治意識明顯增強,政府依法決策成為常態,干部群眾依法辦事贏得效率和尊重,法治已成為最大公約數。
依法用權嚴起來——立法與改革無縫對接,制度在改革發展中正從保障跨向引領;“權責清單”精細化把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行政執法越來越規范。
百姓法治獲得感實起來——行政審批結束“長途旅行”,簡政放權讓群眾得到實惠;“互聯網+”助力便民利民,百姓辦事不再跑斷腿……
去年11月我市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市創建活動以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圍繞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這一目標,不斷強化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嚴格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重大決策清單制度,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依法行政工作駛入快車道,為助力“追趕超越、綠色崛起”提供了法治保障。
如今的安康,法治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融入到增進民生福祉的各個領域,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群眾安全感穩步提升。
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重大改革于法有據,行政決策不再“拍腦袋”
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在全省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迅速傳達落實會議精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批示:“我市要爭取首輪創建法治政府示范市。”市長趙俊民在市政府全體會議上專就創建工作做出安排,并將其列為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之一。
我市按照“創則必成”“起步就是沖刺”的要求,迅速掀起示范創建工作。印發《安康市建設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將創建指標逐項分解到部門,形成創建責任清單,納入目標責任考核。修訂完善《安康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印發了《安康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細則》,為新時期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按照這一原則,我市統籌推進地方立法。新修訂的《立法法》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后,我市相繼出臺了《安康市地方立法條例》、《安康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兩部程序法,《安康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于2月1日實施,《安康市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將于9月1日起實施!栋部凳形Y源保護與利用條例(草案)》市政府已審議通過,正式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地方立法工作的穩步推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
此外,我市還制定了《安康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落到實處。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為政府決策、行政執法、信訪維穩提供優質專業的法律服務。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推行“雙隨機一公開”,10縣區141個部門完成了“一單兩庫一規則”建設并正式運行。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量化行政裁量5886個類別。印發《關于委托鄉鎮政府行使行政執法權的指導意見》,探索執法重心下移實踐,化解基層執法困境。建立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制度,提高機關工作人員法律素養和法治觀念。全市各級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簡政放權激發社會活力
該下放的權力放到位,該管的事務管理好
清權、減權、制權、曬權,確保權力行使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迎難而上,簡政放權大刀闊斧、放管結合扎實推進,每一個動作都成為老百姓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取消和下放許可事項的“含金量”,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市建成1個市級、11個縣級政務服務中心、139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3109個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44個部門665項審批服務事項入駐政務中心,辦理時限較法定時限共壓縮2125個工作日。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全面鋪開,市級“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網上辦事大廳”及移動政務手機APP、“政務微平臺”同步上線,建成12345便民服務平臺并開通電話熱線,暢通政府為民服務通道。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75項,24個部門253項事項實現網上預約,市縣鎮村四級“互聯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對接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成為全省首個上線運行的試點市,累計交易516宗,成交金額7.26億。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系統、名稱登記管理改革系統、簡易注銷系統應用。繼續深化“多證合一”信息系統建設,推行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和個體工商戶“兩證合一”改革,企業登記辦理時限從6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實現“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網歸集”。開展各類涉企收費項目清理,市本級取消、停征、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169項,先后暫停了19項工種專業技能鑒定。
信用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制定《“信用安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全市376個部門接入了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累計向平臺推送信息140萬余條。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制,從嚴打擊“老賴”,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通過一系列改革,實現了政府放權、社會松綁、企業減負的目標,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有力促進了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2017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3487戶,同比增長20.23%。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38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21%。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為維護政策權威,體現改革新常態,“紅頭文件”再也不能滿天飛。出臺《安康市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辦法》,引發《關于推行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的通知》,執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從源頭上杜絕違法違規文件出臺。連續4年集中開展文件清理工作,確保文件規定與現行法律和政策相統一。
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讓每一項權力都曬在陽光之下。全面完成市縣鎮三級“五單兩圖”編制,即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公共服務事項辦事流程圖,切實規范行政權力運行,“讓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越扎越牢。精簡市級行政審批事項216項,將市級97項中介服務事項精簡壓縮到52項,積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公布25個市級部門雙隨機目錄,10縣區141個部門完成了“一單兩庫一規則”建設并順利運行。
扎實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通過自查和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當年辦結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案件進行全面評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終身追究制度,對領導干部離任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推進行政執法公開,在安監、工商、公安、質監、文廣等執法單位率先開展執法信息化建設。開展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試點,全面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環保、城管、公安、市場監管等重點執法部門已實施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公示制和行政裁量基準三項制度,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實際,探索執法重心下移實踐,著力解決鄉鎮執法權責不明、監管不力、執法缺位等現實問題。從整合執法主體到減少執法層級,從理順執法體制到完善執法程序,行政執法體制大刀闊斧的改革,讓行政執法人員充分體會到了“依法辦事”帶來的便利、高效和尊重。
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引導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問題
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糾紛的主渠道作用,認真規范履行復議職責。2017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71件,行政訴訟案件153件,妥善化解各類行政糾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組織執法人員旁聽案件審理,以案釋法、以案學法,起到了很好社會效果。
讓人民調解成為化解矛盾的主力軍。成立11個人民調解協會,67個專業調解委員會,舉辦人民調解員培訓班,培訓骨干調解員508名。2017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矛盾糾紛22216件,調解成功21660件,調處成功率97%,累計解答法律咨詢30000余人次,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預防和調處作用。今年6月份,全省人民調解工作會議在石泉召開,積極推廣安康調解工作經驗。
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推行信訪事項聽證評議“六步工作法”(收集資料、確定聽證員、會前審查、告知權利、公開聽證、形成意見),推進信訪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深度應用網上信訪信息系統,2017年以來,市縣兩級信訪機構網上登記處理信訪事項10614件,辦結率99%,一大批積案累案得到有效化解。
示范創建為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和環境支撐。2017年,我市實現生產總值974.7億元,同比增長10.5%,在全省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中榮獲“雙優秀”,奪取了省考“三連優”的好成績。與此同時,全市信訪總量連續三年下降,一大批積案得到有效化解,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4.09%。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7%,增速繼續領跑全省,為加快實施追趕超越、沖刺“四連優”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