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作風革命要新作為
——白河縣以優良作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阮郁 徐濤 汪銀春 羅嬌)從“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到“山上建園區,山下建社區”,“窮山溝”變身“聚寶盆”,“金碗碗”之歌在巴山漢水間吟唱了數十年。
從“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到“秦楚邊城,水色白河”,“三苦精神”凝聚“白河力量”,實干苦干刷新了追趕超越的“白河速度”。
小縣大作為,山城日日新。一場以作風革新和能力革命為內容的干部作風建設長征,讓諸多不可能成為了可能。白河這片民安風正的樂土上,處處流淌著擔當實干、奮發有為的激昂樂章。而老百姓心中有桿秤,這桿秤以“三苦”精神為刻度,以干部作風為砝碼,指引廣大黨員干部以匠心致初心,以優良作風助推經濟發展,匯聚起秦楚邊城奮蹄疾奔的鏗鏘足音。
“關鍵少數”催生“頭雁效應”
白河人忘不了那段崢嶸歲月。29萬畝山地被突兀的山石撕割成25萬塊,如何向大地求“生”?
“紅旗地上插,干糧樹上掛,兩頭不見天,中午不回家”,白河人20余年修田造地不間斷,累計修成23萬畝石坎水平梯地,鍛造出“三苦”精神,形成作風大轉變推動經濟大發展的白河經驗。
而今,以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為主要內容的“三苦”精神,如生命基因,流淌在白河人的血脈中。
“要發揮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的‘頭雁效應’,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抓落實,通過‘帶’和‘推’,進一步形成各級干部帶頭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良好風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縣委十五屆四次全會上,縣委書記陳暉的話擲地有聲。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全縣31名縣級領導聯鎮、聯村,重點圍繞脫貧攻堅、信訪維穩、安全生產、防汛防滑、森林防火等工作,明確具體職責任務,每月至少2次深入鎮、村開展工作,聯鎮縣級領導每月至少主持召開一次聯鎮領導班子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全程參與重要工作的部署、協調。從領導到部署,從檢查到落實,黨政主要領導掛帥出征,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比干勁、比作為,下硬茬、打硬仗,優良作風和實際行動將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脫貧之路,道阻且艱。白河堅持縣鎮村三級書記抓脫貧攻堅和“黨政同責”工作機制,夯實全縣各級黨政“一把手”抓脫貧攻堅的責任,創新建立“三包、四扶、五保障”精準幫扶模式,31名縣級領導包聯11個鎮;將 202項重點工作任務逐一分解,分別由16名分管縣級領導和45個牽頭責任單位抓好落實;113名科級領導干部駐村幫扶,吃住在村,工作在村;105個幫扶單位主要領導把脫貧攻堅任務時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帶領全體干部履職盡責,撲下身子抓落實,吹響了脫貧攻堅決戰攻勢的沖鋒號角。
7月13日,全市現代生態(富硒)循環農業現場推進會在白河召開,“黃姜皂素加工——杏鮑菇生產——碳基營養肥生產”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不僅解決了皂素污染這一世界性難題,還拉動了縣域經濟增長,推進了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
“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全程督查、跟蹤問效,縣級領導聯系包抓、責任領導駐企包抓,開辟綠色通道、落實優惠套餐。短短一年,從立項、洽談、選址、簽約,到投產見效,白河干群用實干苦干精神跑出了‘白河速度’。”永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宏說。
小細節彰顯大作風。重大項目建設中,白河堅持“一個項目一套方案、一套工作班子、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套獎勵激勵辦法”的“五個一”推進機制,落實現場辦公、跟蹤督查通報機制,嚴格年度“紅皮書”考核、招商引資和干部選拔任用的獎優罰劣機制,以責任倒逼作風,以作風保障落實,全縣上下凝聚起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同時,堅持特事特辦,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工作流程,減少中間環節,縮短審批時間,不斷優化項目發展軟環境。
“鐵腕”排濁揚正氣
2017年12月,一紙“18名干部因脫貧攻堅履職不力被嚴肅問責”的通報,在白河縣的黨員干部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細數這18名被問責干部,從駐村工作隊隊長到“第一書記”,再到幫扶單位負責人、幫扶責任人,白河縣整治扶貧領域干部作風的決心與力度,可見一斑。
聚焦“四風”問題,圍繞公車私用、“一桌餐”吃請、大操大辦、濫發補貼等開展各類明察暗訪,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查,設立糾正“四風”監督舉報專區和平臺,公布舉報電話,狠剎“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針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持續開展“為政不為”專項整治,以嚴厲問責懲處“倒逼”干部。圍繞主體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侵害群眾利益,吃拿卡要、會風會紀、信訪維穩及脫貧工作開展不力等問題進行重點查處和典型通報,教育警醒干部。對制度執行過程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約談提醒。對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及時批評糾正、督促整改。對貫徹落實中省市縣決策部署敷衍塞責、變形走樣,并導致嚴重后果的,堅決予以查處通報、嚴肅問責。
同時,綜合運用明察暗訪、專項檢查、交叉互查、點穴督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對工作作風情況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對重點時段、重要場所,采取“點穴式”檢查、殺“回馬槍”等措施,重點對問題糾而不止、群眾反映強烈、帶有普遍共性的作風問題進行精準督查。2018年1-7月,立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起8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3起6人。立案查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63件,處置涉黑涉惡問題線索36起,在市場環境領域立案11起11人,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205起。
鐵腕整作風,機制管長遠。通過印發《白河縣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實施辦法》,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出臺《白河縣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方案》《白河縣脫貧攻堅問責暫行辦法》,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制定印發《脫貧攻堅專項督查工作方案》,對全縣11個鎮113個村和縣直幫扶部門單位,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嚴肅問責,推動整改制定《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實施辦法》,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依托縣內省級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和倉上鎮“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卡子鎮家規家訓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傳家訓、守家規、正家風,形成家風、政風、黨風的良性互動。第五屆道德模范頒獎晚會上,53名尋常百姓以道德的力量,站在了這座城市道德建設的最高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52名“勇擔當、善作為”先進個人接受表彰獎勵。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推動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內涵的新民風建設。同時,擇優選派優秀干部深入脫貧攻堅、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一線崗位鍛煉,“投身基層、奉獻基層、干事創業”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求新思變引“活水”
自然條件是制約白河經濟發展的堅冰。如何逆勢突圍,引來跨越發展的源頭活水?解放思想、自我革命,抓住機遇、主動作為,以“加法”做“減法”,借助資源優勢,彌補發展短板,是白河人的破冰之舉。
該縣厚植機遇意識,牢牢把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精準脫貧、陜南循環發展、飛地經濟等政策機遇及市場、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深挖自身生態和資源優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2018年6月,白河走進十堰開展經貿旅游招商推介活動,成功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2個,總投資達6.96億元,開啟了進一步深化資源對接、產業互動、文化交流、生態保護、流域合作的新征程,這也是白河敢于“跳起來摘桃子”的一個縮影。
招商推介活動中,縣長李全成帶隊赴深圳、珠海、東莞、佛山等經濟發達地區考察洽談,并帶隊赴江蘇溧陽學習品牌培育、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生態旅游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和發展成果。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廣大干部開闊視野找差距、解放思想增活力,干事創業能力顯著提升。
漢江水患曾困擾一代代白河人,如今,儼然成為白河跨越發展的“引擎”。2012年,河堤防洪保安工程、河街棚戶區改造、316國道改線同時啟動,沉寂多年的河街空前熱鬧起來。如今,316國道縣城過境段改線項目已投入使用,不僅緩解了交通壓力,還打造了漢江南岸一道亮麗的風景;縣城防洪保安保障著河街1.5萬居民平安;河街綜合改造項目穩步推進,將再現小漢口的繁華,成為透視秦楚文化、漢水文化、碼頭文化的一個窗口。
陜西秦大山葛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民創業典范。“政府有創業精神,干部有服務意識,我們有平臺、資金、政策等諸多紅利,這才成就了今天的秦大山葛業。”公司創始人柯昌勇對于縣委、縣政府實干惠民的工作思路感觸頗深。
多年來,白河把鼓勵扶持創業、帶動就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堅持外引內培“兩條腿”走路,落實高含金量的政策扶持,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加大力度的宣傳引導,不斷放寬市場準入、落實創業獎補、拓寬融資市場、完善服務體系、強化創業培訓、擴大項目支持、提高稅費減免,為每一位心懷創業夢想的人敞開大門。如今的白河,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創業者。
好作風釋放“生產力”
八月的清晨,山間略有些涼風?ㄗ渔傴P凰村的茶園里人影攢動,茶農們正在跟日頭賽跑,搶摘秋茶?粗疹^漸升,“第一書記”徐興憲也加入了采茶大軍。
這是他在鳳凰村的第二年,略顯疲憊的表情里藏不住的是他堅定的眼神和發自內心的喜悅。依托鳳凰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徐興憲和扶貧工作隊一起,引導村民發展近5800余畝的茶葉種植,僅一年時間就實現利潤75萬余元,帶動了107戶貧困戶。
風正萬事興。在全縣74個貧困村的最前線,有74位派駐的“第一書記”,有113個不走的駐村工作隊,干群齊心,苦干實干,用行動奏響脫貧致富的大合唱。
漢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白河縣“脫貧攻堅先進企業”,對于幫扶村倉上鎮東莊村的發展,公司傾注了一片丹心。先后扶持30戶貧困戶種植甘蔗180余畝,發展傳統手工藝烤酒,促進貧困戶增收;出資42萬余元,在東、西二坡各建1處引水工程,解決35戶122人飲水和800畝耕地的用水難問題。同時,義務修建綜合服務中心、村組路、便民橋等,成立“東莊村施工隊”,帶動當地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
“百企幫百村”活動中,白河各非公企業和基層商會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為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為主要形式,圍繞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捐贈扶貧等扶貧途徑深入開展一系列的幫扶活動。目前,45個企業幫扶45個貧困村,縣56個農業園區通過土地入股、定單銷售、進園務工、扶貧資金入股的形式幫扶帶動貧困戶2216戶5539人,實現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脫貧工作全覆蓋。在全縣脫貧攻堅大會上,5個基層商會、5個非公企業、8個合作組織(園區)、11個企業先進個人榮獲表彰。
“村里還有比我家更困難的,我要求退出貧困戶。”西營鎮蔓營村七組村民會上,70歲的周遠山斬釘截鐵地說。他甩掉的不僅僅是一頂“貧困帽”,更是主動把真金白銀的幫扶讓了出來。
好作風催生新氣象,構筑起白河人的思想高地和精神高地,并在人們心中開出“精神富裕”之花。他們摒棄爭、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勤勞致富。
“好作風贏民心,全縣上下人心齊、心氣高、干勁大,干事創業的激情愈發高漲,精神面貌蓬勃奮發,形成了凝心聚力推進振興發展的生動局面。”談及作風建設,白河縣紀委書記田剛說道。
潮來萬舸競,風正好揚帆。2018年上年度,20家毛絨玩具工廠落戶,漢江孤山航電樞紐移民安置工作正式簽約,省市扶貧信息數據一體化工作現場會、全省村“兩委”換屆工作推進會、全省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現場會等陸續在召開……白河,這片曾收獲“三苦”精神的熱土,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將繼續以奮發昂揚的姿態,以優良作風舞動發展“龍頭”,續寫美麗富裕新白河建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