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兵 孟少猛)初秋已有涼意,石泉大地項目推進力度不減,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熱潮。移民搬遷、路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及食雨料理包、珍愛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中壩作坊小鎮、鬼谷子文化小鎮等景區景點建設加快推進,即將正式開園。
石泉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引擎,各級各部門爭當項目建設“實干家”,通過抓機制、優環境、建園區等系列綜合措施,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有效助推了縣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石泉在全省“追趕超越”縣域經濟發展監測考核排名中位居第19位,繼續保持“市前茅省一流”。
“三宜石泉”催生大項目
石泉縣在第十五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了“聚焦全面小康,著力追趕超越,把石泉建設成宜游宜業宜居的幸福家園”的奮斗目標,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也明確了今年推動縣域經濟擴規模、優結構、上水平、提質量的總體要求。怎樣實現這些目標?石泉立足縣情實際后深刻認識到,必須依靠引進大項目大投資推動石泉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全縣上下要始終把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第一抓手,作為縣域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第一引擎,要千方百計加大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力度,完善項目建設責任制和考核辦法,確保年均投資增長不低于20%。”市委常委、縣委書記李啟全多次在全縣大會上強調抓項目、擴投資的重要性。
石泉縣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綱,整體聯動齊心協力抓。建立了“三組一委一部”(即工業集中區及招商引資推進組、城鎮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組、民生保障工作推進組、旅發委、脫貧攻堅指揮部)重點項目推進機制?h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謀劃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縣級領導帶頭招商引項目,親臨項目建設現場督戰,統籌項目建設人財物保障,多措并舉解決項目落地和建設推進問題。
為破解“落地難”,著力構筑工業集中區項目落地平臺,新儲備項目用地1200畝,建成標準化廠房2.4萬平方米。破解“進度慢”,實行重點項目“一月一督查、一點評、一通報”,倒逼項目及時開工、壓茬推進。破解“缺資金”,開展政策性金融合作,積極爭取長周期、低利率貸款,啟動組建縣金融擔保公司,為重點企業選派金融顧問,“一對一”指導融資。一系列有效舉措加快項目推進,去年全縣開工建設重點項目190個,66個項目建成投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百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縣開工在建項目226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達27.5%。
按照“三宜”石泉建設定位和“綠色循環發展”理念,該縣還圍繞重點領域策劃包裝項目,著眼長遠精心謀劃了30個追趕超越重大骨干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編報3年滾動投資計劃項目389個,總投資317.3億元,其中78個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儲備庫。搶抓國家PPP政策機遇,首批策劃21個項目納入國家財政、發改PPP項目庫,其中縣城公共停車場列為財政部PPP示范項目,將有力支撐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優化環境引來大客商
這段時間,一個有著“石泉制造”標志的速食料理包品牌享譽全國,它便是落戶工業集中區的及食雨年產7000萬袋料理包生產項目,這個項目從去年8月份引進落地到今年4月份建成投產,目前銷售航空餐、中式快餐等訂單超過1.5億元,銷售區域在全國已達到19個省。
“料理包目前已經供不應求,為滿足市場需求,我們正在擴建一個3億袋料理包生產項目。縣上專門通過‘一事一議’程序為我們的項目打造最快捷、最具實效的建設環境。”石泉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付出,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運賽是看在眼里,感激在心。
“客商投資不僅看好優勢資源,更看重良好的營商環境。”縣長周耀宜說:“我們采取‘五個一’包抓工作機制,對客商全程跟蹤、無縫對接,努力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環境,讓外來資本有市場、外來企業有機遇、外來人才有事業,確保引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真正做到安商、親商、富商。”
石泉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動力,建立了縣委書記親自掛帥抓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對應明確“八辦四組”工作機構,相繼出臺政策信息發布、融資借貸、招商引資扶持等13個配套文件,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門、一網、一次”辦理,764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政務中心實行“一廳式”集中辦理,其中473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17項實現“零跑路”,263項實現網上預約。
石泉堅持“瞄準、舍得”的思路,圍繞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突出園區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廣泛開展“走出去、引進來”活動,主動走訪對接知名企業,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富硒食品、智能制造、絲綢紡織為主導的產業鏈招商。同時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一個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專人全程幫辦服務”的協調推進機制,全面落實從項目洽談、立項備案、用地保障到開工建設等各環節的系列跟蹤“保姆式”服務,確保招商引資項目早落地、早建成。
大服務引來大客商投資,大保障促成大項目落地。去年,石泉縣級領導帶隊先后到20多個城市開展招商推介,參加各類貿洽活動40余場次,共引進落地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46個,到位資金66.29億元。今年上半年,縣級領導帶隊開展走出去招商活動22場次,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到位資金34.8億元。不少來石泉投資的企業家說,他們的項目之所以落戶石泉,就是看中了這里的良好服務環境和保障措施。
園區引領促進大升級
去年6月,位于古堰工業集中區的陜西富泉紡織有限公司的制衣生產線正式投產。“我們從最早的采購棉紗到現在采購原料自產棉紗,從織布外銷到自己制衣打造品牌,不僅節省成本提高了利潤,更實現了從紡紗到制衣的全產業鏈。”談到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總經理崔立付很是自豪。他告訴筆者,目前該公司已吸納就業人員500余人,年產值1.7億元,實現了企業與地方的雙贏發展。
同樣位于工業集中區的陜西奧邦鍛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車間,一排排i5智能機床正在進行在線生產。據公司董事長羅來衛介紹,這個智能制造工廠由陜西奧邦與沈陽機床合作投資建設,總投資2.5億元。目前一期39臺套智能機床安裝到位,5條柔性自動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二期45臺套智能機床生產線正在陸續安裝調試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生產汽車零部件150萬件,年產值達10億元。
這些只是石泉為企業搭建發展平臺、構筑產業集聚高地、促進產業提檔升級的一個個縮影。據石泉縣工業集中區管委會主任李家銀介紹,他們按照“企業集聚、園區承載、產城融合”的產業發展思路,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全縣工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孵化器來打造,做到項目向園區集中、政策向園區傾斜、要素向園區聚集,高起點規劃,高效率服務,高標準建設,推動產業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著力培育壯大生態旅游、電力能源、綠色食品、絲綢服裝、裝備制造五大產業集群,為客商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對于園區平臺建設,石泉的理念是舍得投入才會有回報。該縣以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引領,按照科學規劃、功能配套、集約用地、產業集聚的要求,著力工業集中區整體提升工程,通過財政配套、項目捆綁、市場融資等方式,累計投資4.72億元用于園區供排水、供電、道路、通信、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修建主干路網、快速干道15公里,修建給水管網和排水管網20公里,實施電力公網雙饋路,實現通訊網絡全覆蓋,配套建設300余套公租房,目前工業園區總面積達總面積13.9平方公里,服務功能、承載能力不斷提升,逐步實現工業園區向產業園區的轉型。
通過持續努力打造,石泉工業園區已成為全縣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最高、工業企業相對集中、創新創業優勢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經濟區域園區。目前園區共吸引落戶各類企業348家,從業人數達8000多人,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5.41億元,工業增加值40.62億元。在園區的引領下,全縣培育龍頭企業170余家,帶動城鄉建立產業基地7萬多畝,實現了園區健康發展、企業規模壯大、群眾穩步增收的“三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