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元輝 巴遠君 張兆群) 9月29日,旬陽縣“盛清龍勞務扶貧服務公司”成立,全市首創。
10月14日,金寨鎮廟子埡、觀音堂等5個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到西安,與17家企業簽訂了700個用工協議,簽訂勞務合同52人。
10月15日,旬陽縣169個貧困村的勞務扶貧公司線上線下全部開通。
旬陽縣人社局局長曾勝昔說,創建村級勞務公司,就是要解決剩余勞動力有組織地就業問題,變“單打獨斗”為“抱團整合”,變“農民工”為“產業工”,變“低廉勞動力”為“專業技術工”,要把剩余閑散勞動力全部“嫁出去”,拓寬增收渠道,學好技術后再“招回來”投身鄉村振興,實現穩定脫貧,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人力資源飛躍。
253個勞務公司實現貧困村“全覆蓋”
最近,呂河鎮險灘村文書劉興波又多了一重身份:村勞務扶貧服務公司總經理。他說,創辦村級勞務扶貧公司,就是要把剩余閑散的勞動力有組織地輸送到需要的企業,讓農民有保障地掙到錢,能脫貧、能致富。
該村六組貧困戶、32歲的曾春秀,通過村勞務服務公司在鎮內綠爾佳工貿公司找到了工作,并簽訂了用工合同,月工資2000元左右。她說:“有了這份工作,心里更踏實了。”
構元鎮林相村貧困戶王志文,之前因找不到合適的務工單位,成為暫時的剩余勞動力。10月份,經旬陽縣聚力源勞務扶貧有限公司聯系介紹,現已到福建省某電子廠務工,月收入3000多元,這件事讓王志文一家人喜上眉梢。
剩余勞動力在家找不到活干,企業卻遭遇用工荒,為解決這一問題,旬陽縣創新組建村級勞務公司當“紅娘”,按照“村企一體”原則,由村“兩委”牽頭組建勞務扶貧服務公司,負責解決本村的剩余勞動力就業。全縣21個鎮紛紛開始組建村級勞務公司,一方面收集剩余勞動力的基本情況,一方面走出去與用工企業談協議。
截至10月16日,該縣已組建村級勞務公司253個,其中169個貧困村實現了“全覆蓋”;新收集用工崗位3000余個,有組織勞務派遣456人,有2335人實現穩定就業。
精準就業,人盡其力
金寨鎮珍珠村是大巴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全村有1000多人,勞動力600多人,貧困勞動力300多人,外出打工是大多數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部分貧困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想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很少。
該村33歲的貧困戶倪定乾,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全家4口人,幾年前因給身患重病的父親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家庭生活來源全靠倪定乾夫妻倆務農以及農閑時節就近打點零工,十分困窘。
眼瞅著別人外出打工掙錢,空有一身力氣的倪定乾在本地卻找不到活兒干。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村勞務扶貧服務公司人員主動上門為他介紹工作,且不收取任何費用。倪定乾找到了外墻粉刷的工作。“我能在家門口上班,每天120塊錢,還能照顧家,脫貧有指望了!”倪定乾非常滿意。
據了解,旬陽縣有46萬人,在冊貧困戶22229戶58637人,在冊貧困勞動力26393人,其中外出就業14223人,未穩定就業12170人。勞務公司按照技能、年齡、身體素質等分類管理、分類服務,有組織的將未穩定就業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到新社區工廠、現代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產業大戶等就近就業,優先保證貧困戶勞動力穩定就業。
“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勞務模式
沒有一技之長、組織化程度低、維權難,是農民工所面臨的普遍問題,旬陽縣組建勞務公司后將逐一破題。
剛剛從西安與17家企業簽訂勞務合作協議回來的金寨鎮寨河村勞務扶貧公司總經理、村支部書記陳先位說:“這次簽訂勞務合同,可以一次性解決我村200多個勞動力就業問題,對‘五險一金’及農民工的權益保障都簽訂了協議,我公司將予以監督和維權,讓村民安心了,政府也放了心。”
段家河鎮高鼻梁村南文軍,6年前在西安成立了康川勞務有限公司,長年用工800多人,主要工種涉及鋼筋工、架子工、模工、粉刷工等,月工資在7000元至15000元。用工渠道主要托人介紹,多數來自甘肅、四川等地。他與段家河鎮白果樹村鑫有源勞務公司等5個公司簽定了1000個用工協議,并就如何培訓、維權、上崗簽訂了補充協議。
日前,旬陽縣已經出臺《關于組建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指導意見》,從頂層設計上做出了科學規劃。對基本信息、職業培訓、有組織輸出、跟蹤服務、勞動報酬等均有明確規定。
據旬陽縣人社局創業就業局局長龔澤忠介紹,下一步,將加快建設縣級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和縣級勞務扶貧技能培訓中心,屆時,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和集勞務輸出、技能培訓、就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就業扶貧體系將逐步成型,年均有組織輸出貧困勞動力1.4萬人,無法外出的1.2萬貧困勞動力將實現就近就地穩定就業,脫貧路上一個都不少。
編者按: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實現貧困戶就業全覆蓋,是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就業扶貧要解決勞務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旬陽為解決就業扶貧突出問題,組建村級勞務公司,搭建剩余勞動力與用工荒供需平臺,探索了人力資源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補短板,這一做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