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個村18507戶44811人處于貧困,無外力支援,無經驗可借,經濟基礎薄弱,內生動力不足……進入整縣脫貧的關鍵一年,這樣的脫貧攻堅戰怎么打?
地處秦巴連片特困區的平利縣有自己的“招數”,一方面緊跟中省部署,因地制宜,按照精準方略,再接再厲;另一方面堅持質量為先,苦干實干,盡銳出戰。同時,探索創新精準脫貧方略,以群眾滿意為基礎,建立多重保障,讓脫貧攻堅經得起檢驗。
兩年來,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脫貧攻堅不僅取得全省優秀的成績,而且社區工廠扶貧模式、搬遷脫貧、支持返鄉創業促推脫貧、社會組織扶貧等一大批工作經驗多次亮相全國,同時作為全國精準扶貧經典案例予以推廣。
實施清單動態管理,檢驗幫扶是否滿意
進入寒冬以來,平利縣大貴鎮柳林壩村依舊繁忙有序,修產業路,算收入賬,做政策宣傳,辦脫貧大會,規劃布局新的產業,成為近期的工作重點。
大貴鎮紀委書記駐柳林壩村工作隊長肖鋒表示,經過一年努力,“進村趕考”已經成為干部的工作常態,幫扶到不到位,自己說不算,既要群眾說,還要對照“清單”看。
肖鋒嘴里的“清單”,正是平利脫貧攻堅“三色管理”清單。
在柳林壩村村委會前,2018年脫貧的88戶,從年初的“紅色”,由“黃”變“綠”,整整齊齊。
探索創新“紅黃綠脫貧工作臺賬”,緊扣中省要求,根據群眾意愿,把貧困戶產業扶持、就業創業、生態補償、移民搬遷、教育支持、收入越線、滿意度等各項指標進行分類匯總,實施動態管理,既讓貧困群眾對自己的脫貧、幫扶等情況了然于心,又把干部綁在脫貧攻堅實效的鏈條上,這是平利推行“三色管理”清單的初衷。
作為“清單”的始發地長安鎮雙楊村,一年之后再訪發現,這里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瀝青道路直通家門,安心菜園綠意盎然,產業園區星羅棋布,新居門前小橋流水,絞股藍、中藥材遍布河道兩岸,群眾脫貧信心滿滿。
說起村里的變化,縣委辦駐村第一書記黃開華認為,“三色”清單動態管理,實際上緊緊扣住兩個主體,一個是群眾的滿意率,精準不精準,群眾最清楚,因此,“三色管理”清單實際上把脫貧實效的評判直接交給群眾;另一個就是干部的幫扶度,產業、創業、安居、收入所有的信息都在“三色管理”清單上,不加勁干,群眾有意見,干部比著看,所以,解決了從被動到主動幫扶的過程。
2018年7月,從原第一書記手中接過接力棒后,黃開華沒有一天松懈過,爭著干、搶著干,讓他深刻體會到脫貧攻堅帶來的壓力,但是,他表示,更愿意把這份壓力作為動力,持續下去。
經過一年時間的推廣,“三色管理”清單已經成為平利脫貧攻堅的制勝法寶,被中省媒體多次報道。
發動全員參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整合力量
2018年12月29日,平利縣風雪持續不斷,路上結冰,地處西河鎮的女媧山村,更是大雪飛舞,寒風刺骨。一大早,心系困難群眾的該縣縣委書記鄭小東,冒著嚴寒,跋涉數里路,走進貧困群眾家中,圍坐火塘旁,了解生活狀況,共話精準脫貧之策。
風雪見真情。入冬以來,在縣領導的率先垂范下,平利黨員干部放棄節假日,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找窮根、明思路,始終忙碌在脫貧攻堅戰場。正陽鎮張家壩村支書張鳳寶每天徒步幾十里,被群眾尊稱為脫貧攻堅“拼命三郎”;縣經貿局駐大貴鎮淑河村第一書記錢昌維面對下雪路滑,依然前往貧困戶家,研討產業;廣佛鎮脫貧攻堅信息員鄧瓊新婚兩天后毅然歸隊,與其它干部一起投入到脫貧攻堅中,被群眾譽為脫貧路上的“最美新娘”……
一碗酸菜面,一腔扶貧情!這是鄭小東的常態生活,為了下村“解剖麻雀”,為了暗訪督查,為了科學決策,經常餓著肚子,帶著本子,聽群眾建議,及時對全縣脫貧攻堅進行決策。
“只要經過徐家壩,都抽時間到我家。”城關鎮徐家壩村的魏芝說,縣長陳倫富不光對她家產業進行幫扶,而且已經融入到她們的生活中。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得是干部,領導苦抓真抓、干部苦幫真幫,深深打動了貧困群眾的心,也激發他們苦干真干,誓要甩掉“窮帽子”。
陳封學是長安鎮雙楊村一名貧困戶,16年前在煤礦打工時左腿殘疾裝了義肢,此后,一家五口人的日子過得十分清苦。2016年,在幫扶干部的扶持下種了4畝絞股藍,興了3畝魔芋,養了十多頭豬,苦干真干,終于在當年實現了脫貧。2017年,他繼續養了13頭豬,絞股藍發展到6畝,年底一測算,收入達8萬元。
平利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激發黨員干部、貧困群眾“兩個內生動力”,調動社會組織等一切力量參與扶貧,形成了政府、行業、社會同心同向,決戰脫貧的強大攻堅合力。在脫貧攻堅中,除了用精神積極引導,還堅持機制激勵,出臺了《“三項機制”助力脫貧攻堅十條措施》和《脫貧攻堅問責追責辦法》。
翻開平利脫貧攻堅的“日歷”,每一個日子的背后都凝聚著領導苦抓真抓,干部苦幫真幫的身影。2017年以來,全縣79名第一書記、961名縣鎮干部,134個社會組織、215家市場主體及5000余名愛心人士,踴躍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扶技扶業、扶志扶智、扶弱扶貧,使近萬名貧困人口走出生活困境,實現穩定脫貧。
質量脫貧成為年度脫貧攻堅新主題
寒冬時節,行走在平利縣城鄉間,絲毫感覺不到冬天的寒冷氣息,繁忙的建設現場,碧綠的大棚蔬菜,拔起的統建樓房,處處彰顯著生機和活力。
這是平利縣堅持質量脫貧的縮影。時間退至一年前,在該縣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鄭小東與近千名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人員共同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決戰貧困,無私奉獻?嘧フ孀,苦干真干。頑強拼搏,不下火線。眾志成城,奮勇爭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平利正式吹響脫貧新的“集結號”,質量脫貧成為平利年度脫貧攻堅的新主題。
隨后幾十條質量脫貧的“硬杠杠”隨即出臺。既涉及到產業建設,也涉及到農村要素改革,既注重扶志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也注重弘揚“三苦三真”精神,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按照“一村一品、一戶兩三業、長中短結合”原則,精準落實到村到戶產業,形成當下能脫貧、中期穩增收、長期能致富的產業格局。積極推動市場主體帶動貧困戶,讓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勞務用工等形式,多頭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深入推進“三變”改革,把貧困群眾嵌入到產業鏈中,讓貧困戶分享產業發展收益。繼續推進新社區工廠,把平利打造為省內外知名的社區工廠示范基地。這些體現質量效益的新舉措,開啟了平利質量脫貧的新天地。
為落實系列質量脫貧舉措,全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黨性、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最大考場,整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結對幫扶干部“四支隊伍”力量,理清各自職責,明確紀律要求,加強考勤管理。開設“扶貧大講堂”,對扶貧干部進行全員輪訓,提升政策水平和幫扶能力。推行正向鼓勵、獎勵、推優、提拔,負向預警、約談、召回、懲處“雙向雙掛鉤”機制,形成“精兵強將上一線、好人好馬上前線”的攻堅格局。推行“黨政主責、部門連責、干部同責”的脫貧攻堅捆綁考核機制,把聯鎮包村領導、鄉鎮部門、黨員干部和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業績捆綁在一起,形成聯村聯戶聯心、同獎同罰同舟的榮辱共同體。
如今,平利已實現貧困村結對幫扶、扶貧工作隊駐地、電子考勤、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市場主體結對幫扶貧困村、新社區工廠、電商淘寶店、民風積分愛心超市、“三色管理”清單等多種扶貧工作經驗,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路上走的也愈加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