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銳萍 通訊員 胡高瓊
伴隨著2018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我市脫貧攻堅也進入了盤點期。就如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帶給大地的喜悅,安康的質量脫貧也贏來了自己的收獲季。
這一年,面對全市18萬貧困人口脫貧退出、鎮坪縣整縣脫貧摘帽的繁重任務,全市緊扣目標標準,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標準,既嚴格落實中省“規定動作”,又積極探索適合安康發展的“自選動作”。為此,全市產業扶貧長足發展,就業扶貧成效明顯,安全住房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教育扶貧提質增效,健康扶貧規范保障,生態扶貧效益彰顯,兜底保障全面覆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全面完成。全市報備年度脫貧人口18.49萬人,鎮坪縣脫貧摘帽7項指標均達標,年度脫貧任務圓滿完成。繼2017年度脫貧攻堅獲全省目標考核優秀后,2018年上半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一。
這些成績,既是全市上下五指成拳、聚沙成塔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市審時度勢以質量脫貧奏響的進行曲。
“五大工程”夯實脫貧基礎
“現在產業發展政策好、前景好,在家就能賺錢,還能照顧老小,日子也有了奔頭……”雖是深冬季節,漢濱區雙澗村貧困戶陳啟春心里卻暖洋洋的。
望著房前順著山勢依次延伸的400余畝標準化茶園,今年49歲的他有些感慨。前些年,1.5畝水田、6畝多坡地種小麥、油菜,年成好也只是夠一家人糊口。2016年起,家里近8畝地被村集體引入扶貧企業——鈺豐農業公司流轉,按統一規劃建成高標準優質茶園后,她入園打工,領上了土地流轉“租金”、掙到了園區務工的“薪金”、還分得了資金入股園區的“股金”,不但生活不愁開銷,一年還能存上3萬多元。
像陳啟春一樣,通過“支部+X+貧困戶”模式帶動以及“三變”改革過上好日子的貧困戶越來越多。
“支部+X+貧困戶”、農村“三變”改革以及新民風建設、新社區工廠、幫扶干部素質提升“五大工程”,是我市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上,以系統化思維謀劃,系統性措施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2018年,全市從機制體制上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不斷夯實脫貧基礎。
“支部+X+貧困戶”模式通過“支部破難題、能人建平臺、群眾立精神”,把貧困村的現代農業園區、扶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旅游景區集聚在黨旗之下,促使黨員和先富起來的群眾與貧困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確保貧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2018年,全市累計發展各類現代農業園區891個,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90個、家庭農場1468家,帶動40萬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三變”改革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訂單收購等方式,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最終達到“三變”為“一變”,即變現,分紅。“三變”改革不僅增加了貧困戶的資產收益,而且壯大了集體經濟,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截至2018年底,全市“三變”改革試點村692個,覆蓋貧困戶78567戶。
新民風建設作為一項扶志工程,通過建立“一約四會”,開展“誠孝儉勤和”和“六大活動”,較好解決了群眾精神貧困問題。目前,新民風建設示范創建已覆蓋全市84%的鎮辦、67%的村(社區);通過開展道德評議,561戶群眾主動退出貧困戶,農村擺酒席減少了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了七成。我市精神扶貧的經驗三次走進浦東干部學院并入選國務院扶貧辦網絡課程。
這一年,我市以毛絨玩具為依托的新社區工廠取得新突破。從年初第一只毛絨玩具“公仔”誕生,到目前全市投產毛絨玩具文創產業108家,吸納就業5680人,從政府為承接毛絨玩具產業轉移,制定“六條措施”“十一條意見”,到建行安康分行新開發金融產品“社區工廠貸”,多方合力構建“信用+”貸款體系,從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招商實現全覆蓋再到首個毛絨玩具工作站成立和建立新社區工廠地方標準。這一路,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把毛絨玩具這一新型產業做大作強的決心。截至12月底,全市新社區工廠累計投產316家,吸納就業14153人,帶動貧困戶4693人。
這一年,全市有效整合“四支隊伍”,堅持統籌干部資源統一選優派硬、統一教育培訓、統一管理考核、統一激勵保障,不斷提升幫扶干部素質。至年底,全市已培訓各級黨政及扶貧干部60956人次,選派1083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4235名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擔任駐村工作隊員、2.8萬名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4.5萬戶貧困戶。
超常措施攻克深度貧困
脫貧攻堅進入后半程,剩下的多半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對于身處深度貧困地區的安康來說,僅靠穩扎穩打是不夠的,為此我市在大膽創新中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資金投入不足是最大掣肘。2018年,我市抓住國家建設“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 的重大機遇,運用跨界融資模式爭取到人保財險綜合授信15億元,圍繞“茶、水、游、硒”四類項目支持產業扶貧。這一有效使用市場化手段解決資金不足的做法,不僅助推了我市產業脫貧,而且由此也探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經驗。被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人保財險集團授牌“保險扶貧普惠金融支農創新實驗區。”
為了將有限的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好,按照“注入資金、形成資產、配股到戶、良性運作、保底分紅”的原則,我市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安康實際的工作路子。目前全市資產收益扶貧項目達657個,政府性注入項目資金46377.4萬元、帶貧減貧63735戶,戶均增收2733元。
資金有了保障,但能否用在刀刃上?全市改進脫貧攻堅督導檢查考核方式,對扶貧政策、資金、項目等進行嚴格化考核和督導。建立專業化脫貧攻堅督導督查隊伍,在加大人員配備的同時,完善脫貧攻堅督查暗訪聯動機制,整合行業單位脫貧攻堅督查檢查及考核評估工作,采取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的方式,變大規模交叉檢查為小型化隨即督查調研指導。至年底,全市扶貧領域因作風及腐敗問題受到組織處理444人、黨政紀處分548人、移送司法機關32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78批次314件。
脫貧攻堅,既要解決當下問題,還要考慮長遠發展。為此,2018年全市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經驗模式探索并重,持續推進高質量打造統籌城鄉發展試點村,截至年底,全市10個市級統籌試點村,21個縣級統籌試點村,分別完成投資98592萬元和83336.68萬元。
在創新基礎上,我市始終將落實“八個一批”作為貧困群眾脫貧的主要途徑和抓手,多渠道、全方位實施到村到戶到人精準幫扶舉措。
2018年,全市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4.34億元,惠及貧困戶13.72萬戶;安置貧困勞動力9312人,實現了就業扶貧的新突破;脫貧退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3.2萬戶12萬人全部交付鑰匙,并適時啟動了“五新”移民搬遷社區建設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計劃16375戶危改任務至年底全部完成并入;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在全省走在前列,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失學輟學、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和大病保險率達到100%;生態扶貧惠及6.7萬戶22.15萬人,成為國家經驗。兜底保障做到了 “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全市農村低保中95.2%的人進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聚沙成塔匯聚磅礴合力
積力之舉則勝,眾智所為則成。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2018“漢江流域創客英雄匯”上,旬陽縣秦家塔村第一書記薛亞利作為我市唯一一名代表參加了群英會,他演講的帶領群眾創新創業的故事讓現場無數人感動落淚,也讓很多人記住了薛亞利這個名字。而在我市,還有成千上萬名“薛亞利”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不僅僅是第一書記,還有中省市以及各行業部門派出的扶貧干部。這是一直龐大的隊伍,更是一份持久的真情和力量。
正是相信這份真情和力量,2018年,全市以大統籌構建大格局。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安康特色的扶貧之路。
2018年 6月12日,陜西賓館3-5多功能廳座無虛席。中省單位在安對口幫扶懇談會暨富硒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推介會在西安舉辦。中國藥科大學等160家中省幫扶單位、省扶貧辦等9個省直部門及省市縣企業共計600余人參會,共商對口幫扶良策,共推安康富硒產業,現場簽約扶貧產業和幫扶項目9個,簽約總金額達8000余萬元。
近年來,我市堅持領導帶頭、高位推動,采取高層互訪、專題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加深與中省定點扶貧、蘇陜扶貧協作、“三大幫扶體系”等單位的聯系協作,積極主動與中央辦公廳等5家中央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等124家省級單位、11家國企、10所高校、10所醫院溝通聯系,傾力搞好協調,強化服務保障。2018年,中省市286個定點扶貧單位共包抓幫扶276個貧困村,派駐干部561人。中省市縣4級共投入幫扶資金3.2億元。
在持續推進“三大幫扶體系”幫扶和強化“定點”扶貧的同時,不斷深化蘇陜扶貧協作和發動社會力量。
2018年,我市在常州成功舉辦了產業扶貧協作懇談會、扶貧干部培訓班、陜南綠色循環經濟合作項目推介會等系列活動,雙方開展干部掛職和人才交流220人次,實施扶貧協作項目239個,總投資2.57億元,帶動貧困人口32025人,輸出貧困人口就業5251人,促使普欣中藥配方顆粒、毛絨玩具等一批協作重點項目和產業落地安康。組織市內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各類企業投入幫扶資金2.56億元、幫扶或帶動貧困人口24.6萬人。
“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口協作地區和三大幫扶體系、社會組織等好比海陸空各兵種,是決戰決勝的生力軍。這些力量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上下齊心、三軍用命、合力攻堅局面。”市脫貧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細流終將匯成大海,正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扶貧力量,使得我市2018年度減少貧困人口18.4965萬人,年度減貧人口超額2.6%完成任務。“新社區工廠走出脫貧攻堅新路徑”被評為 2017 年度中國改革十大案例,易地扶貧搬遷、精神扶貧、教育扶貧以及技能扶貧等模式成為全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