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承海 周 明
2018年,嵐皋縣四季鎮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以全域旅游引領發展”,加快實施追趕超越、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四季”。
4月12日,全省鄉村振興巾幗行動暨助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會到四季鎮天坪村觀摩交流,為“三彩閣”農家樂頒發“全國巾幗示范農家樂”獎牌。四季鎮充分發揮廣大婦女和婦女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并涌現出全國三八紅旗手、省人大代表王三翠等一大批婦女創富帶富的典型,帶動貧困婦女就業增收200余人,為全鎮脫貧攻堅匯聚了強大合力。
省婦聯來楊家院子授牌
4月28日,陜西師范大學與嵐皋縣人民政府簽訂《非遺文旅小鎮(楊家院子)項目策劃合作框架協議》,全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特色小鎮項目啟動實施。四季鎮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掘“九佬十八匠”地方民俗、楊氏“忠孝仁義”楊氏家風以及巴文化,建成民俗博物館1座,規劃建設神仙樹種植基地250畝,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舉辦“巴山豆腐制作技藝與飲食文化”培訓班、“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第八期培訓班學員結業面花展以及旅游扶貧系列活動,景區知名度不斷提高。
6月6日,全縣首個“濕地自然學校”在四季麥溪小學正式命名掛牌,孩子們足不出戶,就可接受保護濕地、保護自然、保護生態教育。近年來,四季鎮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新建搬遷安置小區3個、區域性敬老院1個,衛生院綜合大樓竣工投用,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非遺文旅小鎮項目啟動儀式
6月22日,嵐皋縣首座151kw光伏扶貧電站正式并網發電。四季鎮全面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農村集體經濟“三變”改革,累計投入資金537萬元,探索建立資源招商、建設產業園區、發展經濟實體、投資入股企業等四大運營模式,全資建設民俗小院3座、150kw光伏發電站1座,與4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入股協議,每年按6%收益取得分紅。天坪村列入省級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改革試點村,5個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了“清零”。
6月26日,四季鎮探索實施的“黨支部+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機制在全縣推廣。通過成立道德銀行、開設道德賬戶、實行物分兌換、強化結果運用等手段,建立“做好事、存積分、換獎品、享服務”的良性道德行為激勵制度,累計投入資金6.98萬元,394戶收到愛心積分獎勵,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優良的民風保障。
9月3日,嵐皋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集中拆除活動在四季鎮木竹村舉行,標志著縣城集中供水水源地原住戶房屋拆除工作全部完成,中省環保督查問題順利銷號。四季鎮以秦嶺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工作為契機,排查總項目點位103個,發現問題項55個并全部整改到位,拆除水源地保護區房屋12處2261.13㎡。
非遺文旅小鎮項目啟動儀式
9月29日,四季鎮竹園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首批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所轄支部全部高分通過全縣紅旗黨支部驗收。全鎮組建道德銀行5個、產業合作社32個、勞動力互助組30余個、招商企業8家,極大提升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全年減貧176戶525人,全鎮貧困發生率降至9.9%,貧困村退出硬件全部達標。脫貧攻堅單項考核連續兩年名列全縣第一。
10月17日,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國際學校與麥溪小學簽訂共建協議。作為“兩聯一包”定點幫扶單位,陜西師范大學聚集學校優勢資源,“黨委—部門(單位)—專家工作團—師生”四級聯動,相關部門、學院通力合作、各展所長,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旅游專家嵐皋工作站、聯合實習實訓基地、美術學院專業實習寫生基地、嵐皋縣文化旅游產研學一體化示范基地先后在四季鎮楊家院子掛牌成立。
愛心積分兌換現場
12月14日,楊家院子水保園區被認定為第七批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四季鎮堅持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建成市級園區2個、縣級農業園區7個,輻射帶動578戶1265人通過土地流轉、就地務工和入股分紅實現收入280余萬元。
12月24日,“巴山樣子·楊家院子”順利通過AAA級景區評估驗收。四季鎮以旅游脫貧統籌農村發展創新試點工作為契機,傾力打造“巴山樣子·楊家院子”旅游品牌,停車場、景觀橋、文化休閑廣場等8大類30余個景區項目陸續竣工使用,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0萬余人次,創綜合收入3000余萬元,形成了旅游牽引、多業融合、區域聯動的統籌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