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海波 李兵 旅游扶貧經驗面向全國推廣,社會扶貧模式全國獲獎并在全省現場會上交流發言,財政扶貧資金績效管理工作居全省前列;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五星村”競賽深入推進……
盤點2018年,在秦嶺腹地有著“生態綠都”之稱的寧陜縣,人們欣喜地發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民生保障不斷改善、黨建質量明顯提升。該縣以脫貧攻堅為總攬,以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為保障,全縣干部群眾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奮勇爭先,交出了一份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的新答卷。
加快發展,發展質效持續提高
隨著寧石高速重點控制性工程——蒼龍峽隧道的開工,標志著該項重點工程正式進入主體施工,為后續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寧陜縣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繼續完善重大項目指揮部、重點項目領導包抓、推進落實、目標考核等保障機制,著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實施重點項目93個,完成投資34.9億元。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嶺南段貫通,寧石高速蒼龍峽隧洞開工,悠然山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強化園區支撐,趙家堡子脫貧產業園新建標準廠房8000平方米,入駐企業2戶。簽約秦嶺生態小鎮等12個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28.4億元。
該縣扎實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推進“先照后證”、簡易注銷改革,推行“一窗受理”、全程電子化登記,微信辦理市場主體495戶,位居全市前列。新增工商企業155家、個體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938戶。
緊扣循環發展,該縣將現代農業與綠色工業緊密連接,魔芋、藥材、板栗、核桃、有機稻米生產線建成,寧陜天麻、豬苓通過農業部地理產品認證,入選“陜西十大秦藥”。榮獲全國“優質成熟生產基地”“中國蜂蜜提質工程示范縣”“全市山林經濟示范縣”。依托寧陜恒口飛地園區和縣域工業園區,培育生物科技、電子設備、智能制造、倉儲物流等新興產業,杭州頤高整合承接倉儲物流企業,生物農副產品深加工、電子電器設備連接線、多功能智能電暖桌等項目投產,夢陽藥業加快建設。培育“五上”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4%。
該縣以全域旅游為引領,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有序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省級旅游示范縣創建,悠然山景區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成功舉辦了第七屆山地越野挑戰賽。大江河旅游總規通過評審,旅游、體育、文化等賽事、展示活動融合開展,使寧陜對外影響力不斷提升。
重點項目的牽動,良好營商環境的促動,產業發展的帶動,驅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去年,寧陜縣全年生產總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 %;地方一般財政收入稅收占比8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4%。
保障民生,民生事業加快發展
王恒寬是寧陜縣龍王鎮中華村人,患大骨節病近40年了,從剛開始的隱隱作痛到現在的無法正常行走,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就在王恒寬苦于病疼的時候,寧陜開展大骨節病專項救治行動讓他看到了希望。隨后,他在縣醫院進行了雙膝節置換,總共花費了8萬多元,但是在扶貧政策的落實及政府配套資金補助后,王恒寬只掏了2000余元。“國家政策好,我做了手術以后身體好些了,對我以后啥都方便了。”王恒寬說。
這正是寧陜縣傾力改善民生的一個縮影。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來抓,大力踐行“三幫三干”戰脫貧,落實“八個一批”舉措,深入開展“六大行動”,發展龍頭企業12家,建成農業園區34個,帶動1621戶貧困戶穩定增收。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632人,建成社區工廠6家,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143人,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501人。建成了北京、金壇、膠州、安康營銷總店,完成了“寧陜山珍”區域公共品牌的商標注冊,全年電子商務銷售交易總額突破1.3億元。建成幸福、三星、新莊等安置社區,752戶2698人遷入新居,實施危房改造256戶。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47億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119個,實施34個貧困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h財政注入集體經濟3648萬元,使村級集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帶動了群眾增收。2018年,全縣實現減貧1030戶3465人。
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寧陜縣全面落實健康“四重保障”機制,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區域內政策性報銷比例達到80.89%。縣醫院被命名為“二甲”醫院,借助醫聯體設立“醫院專家工作站”,使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級醫院專家診療,群眾看病不再難。
該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三區一體化”管理改革有序推進,實施“養育未來”整縣模式項目,10個活動中心投入運行,實現了兒童早期免費教育的全縣覆蓋,在兒童早期教育發展國際論壇上,寧陜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高中改造等一批教育基礎工程加快建設,群眾性體育活動不斷蓬勃發展,被命名為“全省全民健身示范縣”。
在持續改善醫療和教育的同時,寧陜實施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大力開展就業扶貧“六項工程”,全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就業扶貧基地、社區工廠及毛絨玩具廠、大學生創業協會等平臺建設,新增發放創業貸款2131萬元,城鎮新增就業73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352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社會保險實現了全覆蓋。
該縣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縣城總規修編,啟動實施老街棚戶區改造,完成濱河公園的綠化,入圍全省城市設計和雙修試點縣;使诮】敌℃、筒車灣水藝小鎮啟動建設,七里村入選“陜西美麗宜居示范村”。
該縣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力度,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縣城污水處理廠改造完成,龍王、筒車灣污水處理廠竣工,開展河道采砂取石整治行動,水質保持國家Ⅱ類標準。開展“治污降霾·保衛藍天”綜合整治,全年優良天數達353天,PM2.5平均濃度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7.14%。
從嚴治黨,黨建質量不斷提升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自覺用‘延安精神’指導自己今后的各項工作。” 參加完學習的寧陜縣上壩河林場機關黨支部書記張旭說。
張旭所說的學習就是該縣在延安舉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培訓班,參加學習的人員為新任村黨支部書記、貧困村第一書記、非公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目的是讓學員了解紅色歷史、感知紅色文化,引導基層黨支部書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職責使命,不斷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堅定脫貧攻堅信心,推動工作提升。
圍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寧陜大力推進“六大提升”行動,深入實施“五星村競賽”活動。全面完成了村“兩委”換屆,完成22個黨工委、211個黨支部書記年度黨建雙向述職。“對接聯建、包幫關建、小組帶建”三建工作法得到省、市領導批示肯定。運用“三項機制”提拔調整干部25名,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干部18名,實施“青藍工程”培養幫帶后備干部361人,選賢任能導向更加鮮明。緊抓中辦定點扶貧機遇,邀請中省市領導專家來寧授課培訓1500余人次,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該縣還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活動,舉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統訓5期,培訓科級領導及后備干部651人,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寧陜落地生根。
始終保持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寧陜以落實“兩個責任”為抓手,建立“清單+紀實”工作機制,對履行“兩個責任”不力的7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監督責任不力的2名紀檢監察干部追責。開展以“六整六治”為主要內容的干部作風提升工程,圍繞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生態環保、營商環境和秦嶺生態整治“五個專項”,處置問題線索445件、立案178件,處分177人。
該縣扎實做好思想宣傳工作,持續開展“秦嶺大講堂”活動,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個單位和4戶家庭獲得市級表彰,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經驗在全市進行交流發言。全力推進新民風建設,深化扶貧扶志工作,“一教二評三獎四罰”扶志措施在全省得到推廣和宣傳,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培植了決戰脫貧攻堅的蓬勃活力。
如今,堅持循環發展、奮力追趕超越的良好氛圍在寧陜已經日益濃厚,全縣上下正呈現出迎難而上、克難奮進、奮勇爭先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