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市委著眼“百年大計、安康大事”,作出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的決定后,各方面高度肯定,也是本次人代會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大家貢獻了不少“好主意”“金點子”。不可諱言,也有少數同志對此存有疑問。有疑問并不是一件壞事,能夠防止我們在工作推進中出現偏頗和失誤。同時,對新事物的認識總要經歷質疑、解惑、提升這樣一個過程,這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在搞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工作時有過疑問,發展“飛地經濟”時有過疑問,開展新民風建設時有過疑問,推進新社區工廠和新社區工廠貸時有過疑問。實踐證明,市委這些決策,有的已經開花結果,有的正在大見成效。不少有疑問的同志也走出了認識誤區,成為新事物的支持者、參與者、推動者。
第一個問題:新安康門戶區的新時代意義在哪里?這一區域規劃和305萬安康人民福祉是否密切?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全局角度認識新安康門戶區建設。一方面,這一區域將是全市就業創業的主要承載地。新安康門戶區由五大片區組成,除新行政中心區外,其他四大片區均為產業聚集區,即新經濟引領區、空港經濟區、現代服務聚集區和秦巴特色產業區。僅從就業來講,經測算,伴隨各類重點企業的陸續投產和相關產業的快速聚集,未來5年,新經濟引領區和秦巴特色產業區將吸納產業工人10余萬人;隨著安康富強機場、西渝高鐵的建成投用,空港經濟區和現代服務聚集區內的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健康、養老、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以及為之配套的教育、衛生、文化等公益事業也將迎來飛速發展,可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按照1人就業帶動兩個家庭、平均每個家庭4口人計算的話,20萬人的就業便可讓全市160萬人直接從中受益。伴隨新安康門戶區加快發展帶來的諸多就業創業機會,將讓我市60余萬的在外務工大軍加速回流,讓打工經濟引發的“三留守”問題迎刃而解,讓廣大群眾盡早實現就近就業、增收脫貧。另一方面,這一區域將是展示安康對外形象的“第一窗口”。安康富強機場將于今年10月份試飛,西康高鐵上半年開工。同步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是為了更好迎接“航空時代”“高鐵時代”的到來,在1小時經濟圈或數小時經濟圈內,更好承載周邊城市外溢的產業、人口和各類資源。機場通航、高鐵通車后,我市生態旅游勢必迎來井噴式發展,還將帶動傳統的餐飲、住宿、購物等產業提質升級。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新安康門戶區,也是一次產業預演與超前布局。新安康門戶區超前規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提前在這個區域實行最嚴格管控,狠剎各類違法違規亂占亂建歪風,切實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第二個問題: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與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之路是什么關系?
近年來,我們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把生態經濟作為“兩山”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實現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協同推進,探索出一條欠發達地區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如果說我市過去一個發展階段,主要是將山、水、人等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是生態經濟化的過程;那么近年來我們大力發展綠色工業,引進的產業都是符合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的高端產業,則是經濟生態化的過程。它標志著安康工業化已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它標志著安康的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進入“后半篇文章”。如果說生態經濟化是一個較短的發展周期,那么,經濟生態化則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階段。因此,我們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既是為現實謀,為機場通航、高鐵通達后接續發展;更是為長遠計,安康僅有8.1%的國土面積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域,新安康門戶區是我市最后一塊可開發的區域,我們只有做出大格局、干成大事業,才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后人、無愧于歷史。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與抓好“一江兩岸”建設是同行同向的。要正視江南主城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大的現實,建設空間和承載能力已達上限,如果沒有江北的加快發展,單是面對年均3萬輛以上的汽車增量,江南城區交通擁堵這一現實問題,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加快建設新安康門戶區有利于進一步加快“疏解江南、重心北移”步伐,讓“一江兩岸”更人性、更均衡、更健康。
第三個問題:新安康門戶區和高新區有什么不同?
回答這個問題,要在功能定位上認識新安康門戶區建設。我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如果說江南是吃蒸面的地方,那高新區就是吃快餐的地方,新安康門戶區則是吃西餐的地方。這樣講并不是說哪個重要,哪個次要,而是強調要彰顯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凸顯不同時期的發展所需、突破之要。當前,受產業層次不高、企業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等因素影響,我市繼續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壓力不斷加大。市委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提出聚力打造中央商務區(CBD)和中央創新區(CID),主要目的就是打造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三個經濟”的主要承載區、核心發展區、創新引領區,集中力量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助推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為安康經濟增速繼續領跑全省提供新支撐。如果我們不從現在起為未來發展布局謀篇,縮短與發達地市差距、實現追趕超越就會成為一紙空談。需要說明的是,從理論上講,中央創新區(CID)是一個可以引領城市未來50年發展的核心引擎,是未來創新發展的策源地,對于欠發達的安康而言是一個超前理念,并非朝夕之功就能實現,我們之所以說它是“百年大計”,原因也就在這里。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新安康門戶區指向全國、指向世界、指向未來。
第四個問題,將新安康門戶區打造為聚集高新產業的新經濟門戶,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安康是否太過超前?
“百年大計、安康大事”必須要有前瞻性,也必須基于現實才能引領未來。產業競爭力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這就是在高新產業、高端人才、高級生產要素的“三高”要求中,把高新產業放在第一位的原因。近年來,我市積極應對國內制造業“寒冬”,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的成果,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康匯智能手機、普瑞達智能電梯、超美特智能電子信息、泰遠科技汽車自動防撞系統、量子康養機器人、陸華科技柔性顯示屏、漢芯智能電動玩具等20余家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智能制造產業項目相繼落戶安康。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城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跨越,相信很多同志始料未及。它不僅為安康“無中生有”發展“兩頭在外”的產業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新安康門戶區聚力打造中央創新區(CID)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華銀科技釩氮合金項目、三航納米科技產業等一批真正的新型材料產業已經落戶安康,這是上下游之間吃干榨盡的綠色循環產業,有的產品處在新型材料領域的前沿產業,不再是安康過去停留在選礦、初級冶煉的初級鏈條上,未來的產能也會數以百億計。這就是我們提出高標準建設新安康門戶區,打造高新產業的底氣所在。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從現在開始,或者再經過若干年,我們的發展將不再依賴于山、水、人等自然資源的獨特稟賦,步入或即將步入依靠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發展的“后安康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