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申女士“詐死”的這種教育方法,遼寧省社科院研究員張思寧認為,母親想培養出一個獨立上進的女兒,但是她不忍心采取強硬方法去要求女兒,而是通過告訴女兒“你親媽已經死了”這種方法對女兒造成心理創傷,從而讓孩子自我感覺無依無靠的前提下,產生上進的念頭。 母親的這種方式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
狠媽“奇特”教育法引爭議
教育專家稱對孩子傷害太大
兒心已遠
本報昨日報道的《為培養女兒 親媽“詐死”13年》一文中,母親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告訴孩子:“你親媽已經死了,我不是你媽。”這位母親以這樣“空前絕后”的教育方法培養了孩子13年。文章見報后引發關注。這種超乎常規的“奇特”教育方式,對女兒是否公平?這種方法是否值得提倡?
9月11日,記者再次走近這位母親,試圖揭開這種“奇特”教育背后的真實原因。
愛•很深
母親其實深愛著女兒
談起女兒的童年,申女士滔滔不絕。女兒程程在上幼兒園時就聰明伶俐,一天,老師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題目:誰能用兩個手指將籃球托起來?小程程思考了一下,將大拇指和食指擺成八字形,其余手指合起來,將球一托,球就起來了。
還有一次,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對程程說:“你很漂亮,我喜歡你。”這個小家伙有點結巴。家長們都很尷尬,程程卻說:“快走吧,我不愛你。”把周圍的家長都逗笑了。
程程上小學時,申女士帶她去姥姥家,回來的路上,天降暴雨,打不著車。申女士推了輛自行車,她想:讓孩子自己回家不安全,讓雨淋著,不僅會生病,還會耽誤學業。因為只有一把傘,她讓孩子騎車,給孩子舉著傘跑了5站地。“那天給我累得啊,其實,我心里是深愛著女兒的!”
愛•變味
女兒變得沉默和獨立
對于女兒來說,申女士這位母親還是嚴厲的。在別的家長眼里,程程是個乖孩子,但母親還是擔憂:不夠獨立怎么辦?怎么適應越來越嚴酷的社會競爭?為此,她才想出了怪得不能再怪的“怪招”:在女兒小學4年級時,謊稱自己是后媽,親媽已經死了。
無數次的強調后,程程相信了,人也變得沉默和獨立了。
程程上高中,申女士從來不給零花錢。程程中午吃飯,她也不給女兒帶錢,怕她養成亂花錢的習慣。申女士有個獨特的點子,學校附近有一家餐廳,伙食很好、很干凈,她就塞給餐廳老板一個月的伙食費,讓女兒在餐廳吃飯。
申女士說:“孩子今年29歲了,自從我想出奇招后,孩子變得非常懂事,從來不惹我生氣,學習也沒讓我操心過,每次考試都是班級里前幾名,老師經常表揚她。”
愛•疏離
結婚前一天才通知父母
程程懂事了!每次遇到煩惱,她都憋著,也不和媽媽說,都是自己解決。高中時,程程和班級里的一個男生很聊得來,她也向申女士提起過,申女士并沒有做太多干涉。
程程上大學時,這個男生考到了另外一所大學。女兒大學畢業后工作了,有一天突然對她說:“媽,我要結婚了,房子和婚禮都準備好了,不用你操心。”
這么大的事兒,女兒沒和父母商量,自己做主了。申女士和丈夫驚呆了,他們從來不知道女兒竟然有男朋友。事后得知,新郎就是高中時那個和程程很聊得來的男生。
愛•遭疑
都覺得她們不太像母女
據申女士說,每次家長會,申女士都會走在女兒的身后。同學根本看不出這兩個人是母女關系。申女士說:“看著其他家長幫著孩子拎包兒,噓寒問暖,我感覺十分可笑!”
對于這對母女奇特的關系,周圍人是怎么看的呢?“不只一次,周圍的鄰居出于好奇問我,感覺我和孩子不像其他家那么近乎?其實她們不懂我的苦心。”
程程的班主任一直感覺這個孩子很獨立,也經常向申女士夸獎。“老師問我是怎么教孩子獨立的,我只是笑笑,但是從來不說。”
此為笑柄
請勿模仿
反對
@ Sun2013:學習成績和烙在骨子里的自卑到底哪個重要?
@ 黑云壓城城欲摧:用心良苦,辦法卻實在太雷,家長屬實懶。教育好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整這么一招是有效,可太簡單粗暴了。另外,富貴之家的孩子何必苦求優秀,只要平安喜樂就行了。
@ 七彩筆畫不出色彩斑斕童年: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此為笑柄請勿模仿!為了孩子成功真下了血本了!真的很難為家長!
如此欺騙
親情受傷
@ 榮醉石:這種做法,對孩子傷害太大了。親子之間,也要講真誠,這種謊言一旦說出,親子間互信也會破裂。這種做法,不敢茍同。
@ 申宸:教育應講究方法,這種方法如果成功,那么基本是建立在“無血緣、不親屬”的反人性理論上,灌輸了后媽一定對孩子不好的理念,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這種謊言不是善意的謊言,是違背常理的,不提倡!
@ 張簫1990:這種教育方式就算是成功了也僅是一種巧合而已,培養自立自強不見得要用這么狠心的辦法。
@ 加嘉減簡:辦法是不是過于激進了?高估一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 貓在陽臺:因兒子身高遠遠超過我和老公,我開玩笑說:得去鑒定一下,看是不是親生的。兒子指著我說:告訴你,就算我不是你親生的,也不許遺棄我。他爸笑著說:你都不覺丟人,1.86米的大個子要1.56米的小個子別遺棄你。
@ 徐照宇:我也這樣教育過女兒,但是很快被女兒識破了。
其他另類的教育方法
狼爸:名為蕭百佑,香港商人,自稱“中國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將四個孩子送進北大。蕭百佑也躋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經《所以,北大兄妹》介紹自己的教育經驗,以“打”為法寶的“中國狼爸”掀起對中國國產教育模式的討論。
虎媽:美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原名蔡美兒,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她自稱“采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女兒被哈佛大學錄取。
鄭淵潔:童話大王鄭淵潔創作童話20余年,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采取“放羊法”。他說:“孩子的學習任務要在學校里完成,放學后的任務就是玩。”通過鄭淵潔的教育方式,孩子在一種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長大,增強了自信心,培養了完善人格。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