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曾幾何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日趨強烈,健康飲料開始深入民心。而在健康飲料中,果汁飲料所占比例逐步增大。但這些果汁真的是如消費者理解的那么健康自然高品質么?或者如自己宣傳那么百分百無添加么?經過本報記者為期半個多月的調查發現,事實顯然并不如此。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簡稱“徐州安德利”)門口對面的馬路,果販子老王正在和幾個剛剛從果汁廠送水果出來的果販嘮嗑,時不時瞟一眼停在馬路對面的農用三輪車。
那輛農用三輪車是老王從果農手上收購“瞎果”的車子,隔街望去車子上水果只碼了一半,不過睡在躺椅上的老王卻顯得并不著急。
在當地人口中,“瞎果”指的是由于一些各種原因并沒有得到很好保護而腐爛變質,或是在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
約莫一個小時過后,一個騎著小型電動三輪車的果農將車停在他的腳邊,“老王,這果(瞎果)還是2毛一斤么?”
老王站起身坐上果農的小型電動三輪車,往他農用三輪車開去。而離老王的農用三輪車越近,一股水果腐爛變質之后的酸臭味就越刺鼻。當小型電動三輪車停下后才發現,農用三輪車貨斗后滴下來淅淅瀝瀝的臟水和車上的水果是這股怪味的來源,而此前趴在水果堆上的蒼蠅頓時四處亂飛。
顯然已經熟悉這樣環境的老王,和果農熟練的將收來的瞎果稱重,倒入老王已經準備好的還殘留著一塊塊黑色印記的網兜中去,還沒有等老王將錢算好,這時各村各組的果農都陸陸續續從各方冒出來,前后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幾百斤的瞎果已經裝袋堆放在一邊。
“這些果子都不能賣給老百姓吃的。”老王揮開在自己面前飛舞的蒼蠅,按著計算器盤算著收來的數量,同時伸手指指背后的徐州安德利,“收來的都是要給公司的,按照這速度大概收到明天就能收完送進工廠去了。”
說著,將計算器往農用三輪車上隨手一丟,便往剛剛過來的馬路對面的躺椅走去。而四處亂飛的蒼蠅又一窩蜂地撲向了這些散發著酸臭味的水果。
事實上,收購“瞎果”的正是這樣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果汁企業。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安徽省碭山縣(海升、匯源分公司所在)、江蘇省豐縣(安德利分公司所在)、山東平邑縣(匯源分公司所在),果汁企業之所以將企業選在這些地方,首要的原因就是上述地域均為周邊地區甚至全國范圍內的水果產出大縣。
正是由于上述縣市的水果產量巨大,所以也意味著有更多“瞎果”能夠供應到企業。而它們,正是果汁的生產原料。
“瞎果”們的去處
在碭山海升工廠的后門,記者發現有很多裝載著滿滿一車廂腐爛水果的卡車,正等著進入工廠驗稱拿錢
距徐州豐縣不到百公里之遙的安徽碭山,此刻也在上演著類似的戲碼。
每年中秋來臨之際,正是碭山特產—酥梨的成熟季節,而這個時候碭山縣城內外的果農們都在想盡一切方法將他們的特產變成現金。
今年碭山縣的果農卻笑不起來,年初寒流造成的損失尚未收回,7月初百年一遇的龍卷風更是給全縣的經濟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初步統計直接經濟損失5.0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14億元,水果受損率達40%以上。
遭受了自然災害,果農們自然想著將僅剩下來的水果怎么能夠最大化利益。
果農老夏這幾天正在將自己家果園中各種品相的水果進行分裝,因為產量的減少,品相好的水果,將提高零售價格售賣。而對于品質稍差,或是已經產生變質的水果,老夏果斷將這些水果售賣給附近的罐頭廠商和果汁廠。跟隨著老夏家的電動三輪車,記者發現從碭山縣的園藝場到碭山縣縣城的路上,眾多大大小小的水果行或是水果購銷中心,正在收購品質較差甚至已經腐爛的水果,而在這些攤點周圍少不了的是水果腐爛變質的酸臭味和一群群聞味而來的蒼蠅。
“這些水果都是我們縣內果汁生產企業所需要的,其他好的梨子、蘋果則都會包裝好銷售。”當記者隨筆詢問路上的民眾時,他們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隨意走到一個攤位,還沒有走近鼻子就飄進一股濃濃的腐爛水果的味道,攤點周圍地面上黑乎乎的一片證明這里長期從事著收購腐爛水果的生意。攤點旁邊已經裝好水果的框子也在不斷向外留著腐爛的汁水。
再走近點看,一堆堆裝好的品質較差甚至已經腐爛的水果上,多只蒼蠅不斷在各個爛水果上來回起落。
一位帶著衛生橡膠手套的大媽,對于這種環境已經習以為常,滿臉淡定的從前來出售零散爛水果的車上卸下貨物,并且將收購來的腐爛水果進行轉載。
“瞧,這些藍色的水果箱就是海升專門用來裝水果的。”一位攤主指著碼放在一邊的藍色水果箱說道。與此同時,記者走訪了多家收售腐爛水果的攤位,并從相關負責人了解到,這些水果大多數的去向都是附近較大的果汁生產企業—安徽碭山海升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碭山海升”)、碭山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簡稱“碭山匯源”)。
但這些腐爛的水果是不是就如當地果農所言,大部分真的都被碭山海升和碭山匯源收購了呢?
記者驅車來到了距離碭山縣城15分鐘車程的碭山海升。
從碭山海升靠著馬路的公司大門處,看不出有任何此前記者看到的裝載腐爛水果的大型卡車進出。記者向周圍果農打聽,才知道一般裝載腐爛水果的卡車都從碭山海升的后門進入。沿著碭山海升旁邊的一條小路驅車進入,豁然發現有很多裝載著滿滿一車廂腐爛水果的卡車一輛輛排開并且足有百米有余,這些車子都
是等著進入碭山海升驗稱拿錢的。
記者離這些車子幾米開外就已經可以聞見一股股刺鼻的水果腐爛的味道。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碭山匯源。在占地甚廣的碭山匯源,記者驅車繞場一周雖然沒有發現碭山海升那樣壯觀的卡車長龍陣,但還是有運送瞎果的車輛時不時從碭山匯源的正門駛進,碭山匯源門口的綠化帶周圍也彌漫著陣陣酸臭。
果農的生意經
“在我們當地‘瞎果’都送到果汁廠做成果汁或是濃縮汁,品相較好的但是不能達到零售程度的水果一般都運往罐頭加工廠”
再把鏡頭轉回到徐州豐縣。
收完瞎果后,老王休息的地方已經聚集了幾個剛剛從安德利送瞎果出來的司機,為了等著同鄉一起回城,他們閑著無聊便擺起了牌局,牌局上他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今天收水果的時候有沒有被扣錢以及被扣多少。
扣多扣少自然關系到這些果農們的收入。
果汁廠們收購這些品質不高的水果榨成果汁或是濃縮果汁,自然少不了節約成本的考慮。原料成本的低下,為這些工廠的終端產品創造了相當的利潤空間。而在這個利益鏈條最上游,果農和水果購銷中心的商販們也在依靠大量的“瞎果”賺取著并不高的利潤。
在碭山縣城,基本上每個人都和當地產量最大的水果—酥梨和桃子的種植脫不開關系。
陳師傅在碭山縣城開出租車,不過他們家的主業卻是種植水果。由于種植著幾畝果園,在果子成熟前的幾個星期,她就開始向她的乘客推銷自己家的酥梨。
一陣攀談之后,陳師傅打開了話匣。當記者詢問她如果有長得不好的水果,或是因各種原因產生變質的水果怎么處理時,陳師傅很爽快地告訴記者:“這些果子放到市場上肯定沒有人去買,與其這么爛在自己家里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打理,還不如低價賣給果汁廠換點錢回來。”
據記者了解,當地果農對于這些果子的處理方式和陳師傅是一樣的。
不過果汁廠們并不直接和這些果農接觸,連接果農和果汁廠的紐帶則由當地大大小小的水果購銷中心或是水果行來充當。
老陳經營著碭山當地一個規模較大的水果購銷中心。據老陳介紹,每天最少從他的購銷中心向附近大大小小果汁廠運送的“瞎果”都在二三十噸左右,最多的時候每天60多噸的“瞎果”都送過。
“在我們當地‘瞎果’都送到果汁廠做成果汁或是濃縮汁,品相較好的但是不能達到零售程度的水果一般都運往罐頭加工廠。”老陳指著購銷中心空地上整齊堆放的看起來品相較好的水果說道,“因為制作罐頭的要求較高,有疤痕或是很重的劃傷或是大小不一的水果,原則上是不能去制作成水果罐頭的。”
不僅僅是品相和質量上的區別,運往罐頭廠和果汁廠的貨物的售價也有著區別。
老陳指著正在裝車的一袋袋"瞎果"說道,這些果子我們一般都是按照2毛錢左右一斤的價格從果農手中收購的,要送去罐頭廠的水果就要貴一些,每一斤差不多比"瞎果"要貴上1毛5到2毛錢左右。
老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收購一噸"瞎果"要花費400塊錢,而今年果汁廠"瞎果"收購的價格基本上在450元/噸上下浮動,而50元每噸的差價僅僅是毛利潤。
50塊錢中間還要刨去運送水果的油費和裝卸工人的人工成本,同時像是匯源或是海升這樣的大型果汁企業,在收果的時候還會根據一些標準對各地運來的果子進行減扣,這樣算下來老陳在每噸"瞎果"上可以賺到的利潤并不太多。
用老陳的話說,購銷"瞎果"這個生意靠的就是薄利多銷。說話間,老陳家又一輛卡車已經裝好準備出發,這輛車的目的地正是當地有名的碭山海升。
果汁廠的神秘"魔術"
運送水果的車輛只準司機一人進入:"因為工廠就怕有記者來曝光這些事情,所以對我們手機使用的情況也管得很嚴"
接下來的疑問是,果汁廠如何將這些甚至還流著爛水的"瞎果"變成一罐罐美味誘人的果汁的呢?正如同魔法師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一樣,過程同樣密不可宣。
徐州豐縣是全國水果生產十強縣,擁有果樹面積50萬畝,盛產優質蘋果和白酥梨,是江蘇省最大的連片果園,被譽為"紅富士之鄉"、"蘇北果都"。
國內首家濃縮果汁上市公司安德利果汁(02218,HK)的徐州分公司也是坐落在該縣的開發區,當地人也都知道有這樣一家大型的果汁企業。
每到一年的8、9月份至該年的年底,近半年的時間被果汁行業俗稱為"榨季",在這段時間內各家果汁企業都會陸續收購大量水果進行榨汁,而此時也正是果汁企業們管理最嚴格的時期。
正處在榨季的安德利自然成為檢查最嚴格的工廠之一,記者曾經試圖翻越圍墻進入工廠內部,但是最終都被工廠內部人員發現"請"出門外
各種嘗試無果下,記者發現,唯一能夠比較順利進入工廠的也只有運送水果的卡車司機。為了能夠進廠一睹果汁廠生產的環境,記者找到了一位水果行的老板,他答應讓司機小張帶著記者進入果汁企業,但是并不保證能夠成功進入企業內部。
在運送水果的路上,小張掏出一張某果汁廠發的出入證件告訴記者:"這些大型的果汁企業在榨季對于公司的進出都有著十分嚴格的檢查。基本上都是要求一輛車只能一個人,就是說只能開車的司機進入廠區,在進場的同時門口的保安還會一一核對身份證上的信息。更有的企業還會下發專門的進出證件,有身份核實的基礎上還需要持有相關證件才能進入。"
能夠進入果汁廠的大門僅僅是第一關,在運送水果的車輛進入果汁廠后,只能在相關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開去指定的地點。有的果汁企業管理更加嚴格,從運送水果的車輛進入廠區直到該車輛離開廠區的這一段時間,司機都不能下車,裝卸等各種工作果汁廠有專人負責,同時這個時間段內將手機掏出使用,也被果汁企業視為禁止行為。
"因為工廠就怕有記者來曝光這些事情,所以對我們手機使用的情況也管得很嚴。"對于各家大型果汁企業的過度小心,小張這樣解釋。
當記者乘坐的這輛卡車在果汁廠門口進行檢查時,雖然強調了是同一家水果購銷中心的員工,但相關的安保人員還是認真執行了一車一人的規定,將記者擋在了果汁廠之外。
在這期間,記者在該果汁廠門口發現,有的車輛貨斗后面還載有一個人。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在車上詢問了從果汁廠出來的小張。小張指著記者的穿著笑道:"我們都是常年進出的本地人或是周邊縣市的,門口的保安一看你這樣子就知道不是本地人,肯定對你也會產生更多的戒心,萬一你是記者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果汁生產企業的嚴格檢查期基本上是跟隨榨季安排。小張表示在非榨季的時候,工廠的出入檢查相對不是十分嚴格,那個時候要帶個人進出廠區會較為容易。
隨后,記者也曾經通過正常途徑試圖要求參觀企業,但也被以包括企業機密等理由婉拒。
每天有幾十甚至上百名類似小張這樣的運送水果的司機從果汁廠進進出出,他們在這些嚴格的果汁場內又看到了什么樣的情形呢?對于做了多年水果購銷生意的老陳來說,這再熟悉不過了。
他告訴記者,如果是第一次進入工廠的司機,廠區里會有相關的工作人員指引運送"瞎水果"的卡車開往指定的卸貨地點——果槽。
運送"瞎水果"的貨車將車子停好之后,果汁廠內有專門的裝卸工,將水果都傾倒在十米見方左右的果槽中。
老陳指出,每家果汁企業都有類似的大果槽,只是數量有所不同。這些"瞎果"在全部倒入果槽的同時,果槽周圍會有幾道可能含有消毒殺菌成分的清潔水對果槽內部的水果進行沖洗,水果腐爛的部分在這個環節可能就被沖掉。
隨后,經過了一道沖洗的水果,便經由一個有著噴水裝置的輸送帶就直接進入榨機。
至于如何儲藏,老陳坦言這種"瞎果"根本談不上儲藏。"如果再放個幾天這些‘瞎果’就爛得更厲害了,所以基本上都是運送過去經過上述幾道處理之后就直接上流水線。"
"所以我們周圍知道這個情況的,現在基本上都不喝果汁了。"說著老陳端起剛剛泡好的茶喝了起來。
果汁流向哪里?
目前市面上熱銷的冰糖雪梨等以梨汁為賣點的果汁飲料,有部分就是由碭山海升所提供
"歡樂幸福年,健康喝匯源。"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語,但是,同徐州豐縣的老陳一樣,在匯源碭山和平邑兩個分廠所在的當地居民,現在基本上很少或是干脆不喝果汁廠生產的果汁了。
這些果汁最終流向了國內外其他的地區。
記者翻閱匯源2012年年報發現,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在目前國內果汁飲料市場,匯源在100%濃度果汁和中高濃度果蔬汁中,市場份額分別占54.2%和44.1%,均位列第一,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優勢明顯。
經過多年的開拓,匯源果汁旗下包括百分百果汁、果肉系列果汁的銷售網絡已經遍布全國各大城市,與此同時,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已經成為匯源果汁產品的銷售地。不僅僅是果汁飲料,匯源生產的濃縮果汁、果漿系列也成為公司出口的重要產品,其中歐美為出口濃縮果汁的主要市場。
而于2005年11月4日以紅籌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00359.HK),也是陜西第一家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中國海升旗下的陜西海升果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還是濃縮蘋果汁、濃縮梨汁和蘋果香精三大產品的全球最大供應商,并且還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卡夫、雀巢等國際主要知名品牌建立了深厚的商業關系,長期、穩定地為這些國際一線品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熱銷的冰糖雪梨等以梨汁為賣點的果汁飲料,有部分就是由海升所提供的,而碭山海升占到其中的相當部分。
而煙臺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早在2003年4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濃縮果汁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主要生產濃縮果汁、果漿、果干、香精和果膠等產品。
據了解,目前公司90%以上產品出口到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等市場,與多家世界知名食品及飲料公司建立了業務關系,出口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就看到和了解到的運送水果的車上出現品質不好的水果等情況,記者致電匯源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她告訴記者,由于當地果農的搬運和擠壓等情況,水果破損等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不是說農民故意將不好的水果給我們,公司也是有嚴格要求的,這些要求也會對果農進行傳達。"
針對司機們所描述的收購的環節,上述人士指出:"這些司機不懂我們的技術,工廠不對外參觀,所以一些甄選環節他們肯定也不能看到。匯源收購水果進長后,經過稱重,清洗,分揀,過濾,殺菌,冷破碎,壓榨等多項工藝技術和工作流程處理,最終進入生產線,是沒有質量問題的水果。"
"收購之后會有幾道工序,我們會抽查例如農藥殘留等情況,同時我們的標準也要高于國標,如果不合格的將退回不收。"她說。
與此同時匯源方面表示,中國是一個水果大國,賣果難是數億果農面臨的現狀,水果一旦成熟,不及時采摘、科學低溫儲存就會變質、氧化。在果園周圍建立更多氣調庫,幫助農民科學儲存鮮果,是解決賣果難問題的關鍵。
事實上,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匯源在原料采購方面具有標準流程管控,匯源有自己的氣調庫儲存,匯源的產品符合國際最嚴格的出口標準。
安德利總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旗下的工廠都是嚴格按照相關流程操作,并不會出現記者發現的情況。
截至發稿,記者尚未聯系上海升方面。
果汁到底健不健康?
打開電視,會隨時看到有關喝果汁健康的廣告。但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如廣告所宣傳的那樣健康的果汁和果汁飲料,一直沒有權威的說法。
事實上,本報記者調查了解,由于工業化生產果汁和果汁飲料,果汁及果汁飲料生產所使用的水果原料并不是最好的,有的企業使用的多是相對差的水果加工果汁及飲料。
相較于果汁生產商所玩的喝果汁"健康"概念,營養專家給出的答案則是比較謹慎。營養專家、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純果汁及果汁飲料不贊成多喝,因為純果汁本身糖分高,果汁飲料里面還要添加糖,如果要喝,建議喝純果汁而不是果汁飲料,即使是純果汁每天也不能超過一杯。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孫樹俠表示,果汁是個好飲料,不好的方面就是糖分高,不主張多喝,尤其是小孩子。
而且營養專家都表示,過多飲用果汁有促進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發展,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人均年果汁消費量為1000克,僅是歐盟的1/40,不到美國的1/20,巨大的需求空間,讓商家仍在盡力炒作果汁健康的概念。
逐年攀升的果汁市場
果汁及果汁飲料已成為國內重要的飲料品種,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飲料行業總產量為13024.01萬噸,比上年增長10.73%,其中,國內果汁和蔬菜汁飲料產量為2229.17萬噸(最主要為果汁飲料),占到飲料總產量的17.16%,較2011年增長16.09%。
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國內果蔬汁的銷量達44億公升,較上年同期增長7.3%。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整體果汁市場依舊以低濃度果汁為主,2011年低濃度果汁在整體果汁市場中占比高達77%,純果汁(100%濃果汁)需求量則占比較少。
國內果汁產量最高的為蘋果汁,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蘋果汁生產國、出口國,國內生產的濃縮果汁90%以上出口國外,尤其是年產量近100萬噸的濃縮蘋果汁,占到全球產量的60%以上。
近年來,中國濃縮蘋果汁出口量維持在60萬-80萬噸之間。中國的濃縮蘋果汁出口集中在五大家:恒通、海升、安德利、國投中魯和長城果汁,這5家公司占出口國外總量的70%以上,出口集中度較高。
我國果汁飲料市場不斷擴張的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均年果汁消費量為1000克,僅是歐盟的1/40,不到美國的1/20,相較于歐美國家,對于果汁飲料生產商來說,國內市場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這也讓國內主要的果汁和果汁飲料生產商看到巨大商機和發展空間,因此,各大企業不遺余力通過各種途徑來推廣果汁和果汁飲料這個品類,并把果汁飲料包裝為健康飲料,通過企業品牌宣傳、電視廣告、促銷活動、贊助電視節目等向消費者灌輸。
不過,伴隨果汁飲料的消費逐年增長,消費者一直有一個疑問:生產果汁飲料的原料是否如同廣告呈現的那般,是好的或者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水果?
事實上,本報記者了解,果汁生產企業如果是從果農手里購買水果原料,果農一般是把好的水果單獨挑選出來,高價向外出售,而剩下的品相等一般的水果則是低價出售給果汁生產企業。果汁生產企業這樣做可以節省很多原料成本。
不過,營養專家范志紅表示:生產果汁的水果原料一般是專品種種植,有固定的采收期,與市場上出售的水果不同,拿紅富士蘋果來說,不能加工果汁,因為壓榨出汁率低。
果汁飲料不健康?
由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和營養健康的意識日益提高,除了質疑果汁原料之外,對于純果汁及果汁飲料本身是否健康也產生懷疑。
而且國內消費的果汁主要是低濃度果汁飲料而非100%果汁,事實上在營養專家看來,純果汁與果汁飲料有很大的區別:果汁飲料配方是經過實驗室研究出來的飲料,適合消費者的口感,并且添加了不少的糖分。
果汁生產企業一直宣稱果汁和果汁飲料是健康飲料,甚至有國內某主要果汁生產企業內部稱:向消費者灌輸,果汁和蔬菜飲料對健康和保健的益處的認知空間非常巨大。集團將繼續在這方面努力投資。集團圍繞這個主題,投資于基層的促銷活動、店內形象、贊助電視活動和廣告活動以及網上促銷活動,相信對集團的長遠利益有利。
但是果汁是健康的飲料這種說法,營養專家并不認可。范志紅表示,果汁糖分高,市面上糖分最高的是葡萄汁,能達到16%。普通人一天可能吃不了4個蘋果,但是可以輕松地喝一杯果汁。需要將健康的與營養的概念區分開。
范志紅表示:水果中的營養成分果膠、果纖維榨汁后都不在果汁里,即使是進口的高檔果汁也不建議一天喝超過一杯。國外早已研究,過量喝果汁可能會促進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
在美國,一般人認為果汁是健康飲料,但越來越多醫生、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研究認為,多喝純天然果汁未必對健康有益。喝天然果汁引發的肥胖現象,跟喝可樂等汽水以及糖精酒類飲品,沒什么差別。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一杯鮮橙汁含112卡路里、蘋果汁含114卡路里、葡萄汁含152卡路里。同樣分量的可口可樂含97卡路里,百事可樂含100卡路里。一杯果汁把多個水果的糖分累計在一起,如果按同等分量來計算,果汁所含的卡路里甚至高過汽水。
盡管果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各類營養素,對人體有利,但科學家認為,果汁的糖分和熱量對健康造成的傷害,多過這些養分帶來的好處。
與國外主要飲用100%純果汁不同,國內的果汁市場主要是低濃度的果汁飲料,而且除了果汁本身帶有的糖分,果汁飲料有另外添加糖以促進果汁飲料的甜度和口感。這攝取的糖分更要遠高于飲用純果汁。
范志紅表示,市場賣得好的是果汁飲料,因為成本低、廣告打得多,消費者認知也就受到影響。果汁飲料配方是實驗室研究出來的,更適合人們的口感。對此,范志紅有2個建議:一是喝純果汁而不是喝果汁飲料;純果汁每天不超過一杯,有條件最好吃水果。
孫樹俠亦表示,純果汁糖分比較高,不主張多喝,一天一瓶就可以了。盡管100%純果汁不錯,但是時間久了,營養也會損失。
保質、口感、逐利:果汁添加"有理"?
前段時間,一段視頻曾在網絡上瘋傳。視頻的內容為一名化學老師在課堂上用水和各種食品添加劑演示"合成鮮榨果汁",他用試驗告誡學生們:喝飲料=喝水+添加劑,一定要"遠離垃圾食品"。一時間,將鮮榨果汁和果汁飲料行業推上風口浪尖。
有業內人士指出,和乳業此前添加"三聚氰胺"的潛規則類似,果汁行業中一些不法企業在果汁飲料的制作過程中用添加食用香精來提升口感。
事實上,除去果汁的口感,果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多使用食品添加劑用以換取利潤,這讓果汁不再純凈。即使目前市面上所謂的"百分百"果汁,也只不過是濃縮果汁加水復原而來。
添加劑沖動:提升口感、攫取利潤
果汁飲料中為什么會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國家高級營養師張威峰表示:"因為新鮮果汁的保質期很短,普通家庭鮮榨果汁在常溫下放置8個小時就開始變質,為了延長瓶裝飲料的保質期,只能減少原汁的含量,改由色素、香精來提升口感。"
對于張威峰的這個觀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同時也是匯源果汁副總裁高彥祥也表示認同。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制作果汁飲料的時候,按照國家標準是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的, 一般低濃度果汁飲料中果汁的添加量少,其余的色澤和味道都需要依靠食品添加劑來提升。
一些低濃度果汁的果香味依靠的是香精,添加色素則讓果汁看起來顏色漂亮,此外還要加入甜味劑、酸味劑、穩定劑、護色劑、防腐劑等等,都需進行一定比例添加。
其中,色素的選定要根據最終產品的顏色來選擇,并且要結合公司的生產工藝,以防止生產過程中色素被破壞。同時,根據產品的口感和產品的最終形態,來確定使用果膠等穩定劑。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因為考慮到對于色素的保護效果,以及果汁的原料原漿營養成分是否遭遇破壞,在果汁飲料中還要適當添加一些護色劑為好。
對于防腐劑來說,一般的果汁企業都會選用山梨酸鉀,使用量也是視具體生產條件而定,有時候可以添加其他的防腐劑配合使用,使得果汁飲料最后呈現出來的狀態"會更好一些"。
不僅僅如此,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添加劑的添加順序也很有講究,如果前后順序發生錯誤,添加劑之間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反應,例如山梨酸鉀和檸檬酸同時加進去就會發生反應,產生毛狀的沉淀。
在業內專業人士看來,果汁飲料的營養比純果汁差很多,各種添加劑的過量使用,自然對消費者的身體也無好處。
更重要的是,添加劑的使用,對于提升產品口感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出于成本考慮。如果在制作果汁飲料過程中,果汁含量越高,證明使用相應比例的水果也就越多,其成本也比使用多種食品添加劑調制成的果汁飲料要高。
以街邊果汁店的一杯鮮榨果汁為例,如果是使用所謂的果汁濃縮汁加各種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的果汁飲料,其利潤比同等口味濃度的果汁飲料高五六倍。更何況進行量產一定濃度果汁飲料的廠家,在產品零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產品的果汁含量越低,所帶給果汁廠的利潤也就越高。
正是由于兩者之間的差價,讓不少果汁企業不顧國家規定的添加比例,在生產過程中鋌而走險。
復原果汁≠原榨果汁
中、低濃度的果汁飲料中會出現食品添加劑的現象,而市面上出現的百分百果汁,或是純果汁,是否就是真正的零添加呢?
以市面上出現較多的橙汁為例,目前包括匯源在內,不少飲料企業都推出了自己家的100%橙汁或是純橙汁飲料等產品,但實際上,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國家相關權威部門并沒有出臺有關橙汁"純"或是"百分百"的具體定義。
根據現有實行的有關國標規定,目前市面上的類似產品只能算是復原橙汁。
對于這一情況,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董金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根據GB/T 21731-2008橙汁及橙汁飲料標準中規定的,100%的橙汁應該是非復原或者復原的一種,而純正的說法可能是企業的一種宣傳,或者只能用于真正的鮮榨果汁。"
董金獅進一步向記者對橙汁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橙汁分為非復原橙汁、復原橙汁和橙汁飲料。根據國家標準,果汁和果汁飲料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國,果汁含量不低于10%就可以叫做果汁飲料。市面上所謂的‘100%純果汁’,是在濃縮汁中加入與果汁濃縮過程中所失去水分同等量的水生產而成,這種果汁確切的叫法應是‘復原果汁’,而不是消費者通常認為的原榨果汁。"
匯源百分百果汁產品的配料一欄中也明確表明,產品是純凈水加上某種水果的濃縮汁按照一定比例制成。
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除非消費者自己動手鮮榨的果汁,市面上銷售的果汁飲料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分百果汁。
添加劑誤人、人誤添加劑
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為"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營養強化劑、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合理的范圍內,在食品中添加可食用的、工藝合格的食品添加劑,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國家允許添加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當然這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添加。
在合理允許的前提下,國家對添加劑的使用劑量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單位精確到微克,因為如果超量,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有害的。至于在奶粉生產中添加超量三聚氰胺的事件,就是典型的違法添加。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中要求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復配食品添加劑,不得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肅查處超范圍、超限量等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同時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但必須正視的是,盡管法規當前,添加劑導致的負面事件實在太多。由于目前包括果汁飲料在內的多數食品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所以當消費者聽到某種飲料含有某種食品添加劑或是多種添加劑時,都或多或少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國內包括果汁市場在內,需要嚴厲打擊的是食品中的"違法添加"行為,并且迫切需要規范的是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問題。例如食品添加劑存在來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當的現象,食品添加劑的濫用更是相當普遍的情況。
檢測標準缺失:果汁含量背后的數字游戲
走入超市或是便利店,消費者很容易在果汁飲料的貨架上看見100%果汁、純果汁、純果肉果汁等醒目的字樣。而之所以會選擇果汁飲料食用,買家主要是看上果汁較高的營養價值,這一營養價值正與果汁飲料中的果汁含量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消費者購買的重要依據。
在國內各大果汁企業生產的產品上,都會標注上5%或更高不等的果汁含量。
不過據記者了解,目前,通過國家標準的《飲料通用分析方法》,我國只能對橙、柑、橘濃縮汁和果汁以及飲料,根據其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和6種組分實測值經計算后求得樣品中的果汁含量,對其他類別果汁的含量則并沒有可測定的標準。這意味著,產品中果汁含量是否標實相符,很多時候并沒有辦法核實。
這就給一些果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可乘之機,標注在多種果汁飲料背后的果汁含量數據,對于一些果汁企業來說很可能就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
含量標準亂象:大多果汁無據可依
翻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此前發布的《飲料通則》,記者發現,對于果汁(漿)在果汁飲料中的含量都有著一定量化的標準。
《飲料通則》中指出,果汁飲料中的果汁(漿)含量要大于等于10%,果肉飲料中的果漿含量不得低于20%,水果飲料中的果汁含量需在5~10%。
事實上,果汁飲料中的果汁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在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飲料中果汁含量較高的產品都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但有意思的是,消費者一直依賴的這一選購果汁飲料的依據,很可能只是果汁廠家隨意標注的一個數字。
據北京市質監局稽查大隊執法室主任石海燕介紹,果汁或果汁飲料中果汁含量越高,意味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就越高,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常用折光計測算所得的"折光度"來表達,所以企業生產中會參考折光度這項指標。
石海燕口中的"標準折光度",是測定果汁含量的重要依據,但是這個重要依據從目前來看還有著一定的缺陷。
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高彥祥教授,他表示目前中國的果汁行業除濃縮橙汁、橙汁及橙汁飲料果汁含量的測定有國家標準外,其他水果濃縮汁、果汁和果汁飲料果汁含量測定均沒有國家標準,果汁企業均們是根據自己工廠制定的標準進行生產。
也就是說,目前在市面銷售的除濃縮橙汁、橙汁及橙汁飲料果汁含量有據可依外,其他果汁飲料的標準卻是一片亂象。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企業,在生產不同規格的同一種果汁產品時所制定的"標準折光度"也不一樣。例如,有的企業在生產100%純蘋果汁時,內定按"標準折光度"10%的數值進行配料;而在生產蘋果汁飲料時,則內定按"標準折光度"8%的數值進行配料。
石海燕指出,調查發現有的企業即使依據其自定的"標準折光度"計算,其產品的果汁含量也明顯低于其標注的果汁含量,這就是涉嫌以次充好的故意行為了。這一問題不但在一些小型企業存在,在個別大型企業也存在。
不僅僅如此,國內更有果汁企業內部對于"標準折光度"都沒有一個標準,其果汁飲料中果汁的含量就更加沒有辦法進行衡量。
標準的缺失背后,就可能導致果汁飲料包裝上的果汁含量名不副實。換而言之正是由于沒有相關國家標準進行嚴格的約束,廠家僅僅憑自律進行生產,在目前競爭激烈的果汁行業,難免出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
檢測標準亟待出臺
高彥祥坦言,并不排除一些小型或是不負責任的果汁企業會利用法規漏洞、生產并不符合相關果汁含量的果汁飲料。"現在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對此進行檢測,因為目前連相關的標準都沒有。"
因此,果汁飲料包裝背后的果汁含量大部分并不具備真正的參考價值。而目前在零售環節,一瓶果汁飲料的價格都會按照果汁含量上漲,含量不小于20%的一瓶 500ml的果汁飲料都要賣到五六塊錢。但很可能事實上,這瓶果汁飲料的果汁含量并沒有達到20%,差價中間利潤的暴利或也由此出現。
標準的缺失,果汁含量的數據淪為擺設,有行業人士疾呼希望盡早結束這種沒有約束的境況。
高彥祥指出,國家相關部門也在積極調研,希望能夠盡快制定除橙、柑、橘以外,其他濃縮果汁、果汁和果汁飲料中果汁含量測定的標準,避免行業出現更多的質量問題。
目前,關于果汁含量檢測有各種各樣的設想,相關專家和機構提出的方案包括利用緩沖容量檢測蘋果汁飲料中果汁含量的方法、利用氨基氮含量及緩沖能力檢測西番蓮果汁飲料中果汁含量的方法、參照采用國外提出果汁飲料原汁含量的測定方法——RSK值(其中鉀、硅酸鹽的測定等效采用國際先進標準),以及建立飲料中總黃酮的測定方法等。
但是現實的難題還很多。中國地大物博,光是涉及蘋果的品種就很多,每種蘋果的質感不一,所得出的標準也不同,所以相關標準實現統一也尚有難度。
石海燕指出,雖然不能一次性解決所有的水果果汁飲料標準,但是國家有關部門應抓緊這一領域的技術攻關,從源頭抓起,規范企業生產。尤其應對消費量最多的蘋果汁、桃汁考慮優先制定標準。"科學準確地測定果汁含量不僅是企業組織生產的需要,更是政府實施有效監管,制止行業內不正當競爭的需要。"她說。
在她看來,當前條件下,"標準折光度"是目前行業內生產中判定果汁含量通行的簡便方法。在濃縮果汁、果汁和果汁飲料的果汁含量測定標準制定前,制定"標準折光度"不失為一種替代方法。
"折光度標準的制定不僅影響到國內的企業生產、銷售市場,還影響到我國果汁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關部門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研究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盡快制定發布我國果汁及果汁飲料的標準折光度行業標準。"
目前,國際果汁生產商聯合會(IFU)都很重視食品法典和果汁生產標準的制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已經對各種水果的折光度制定了標準,國內各企業在生產實踐中也在摸索制定各自的"標準折光度"。
果汁監管之惑:原料、包裝、農藥"三道坎"
隨著果汁飲料逐漸開始從碳酸飲料手中搶占市場,果汁企業也越來越多的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但與此同時,各家果汁企業幾乎年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問題,有業內人士直言國內的果汁行業似乎也有向乳品企業"看齊"的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每年果汁行業都有質量事件發生,但是處理過后卻并不能引起行業很好的反思,事故頻發的背后,也折射出相關機構對果汁生產全流程的監管不力,尤其是在原料接受、產品包裝、農藥殘留這些方面。
一個完善的商業和消費環境,需要"政府的手"和果汁企業共同完成。
國外HACCP模式入華
HACCP(全稱是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即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是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是確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這是一個以預防食品安全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生產、質量控制的保證體系,由食品的危害分析 ( HazardAnalysis,HA)和關鍵控制點(Critical Control Points,CCPs) 兩部分組成。
該體系之所以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可,是因為HACCP是一套對整個食品鏈(包括原輔材料的生產、食品加工、流通,乃至消費)的每一環節中的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危害進行分析、控制以及控制效果驗證的完整系統。
隨著世界范圍內各種食物中毒事件的頻發,各國的食品衛生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在美國、歐洲、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法規和消費者提出將HACCP體系的規范變為市場的準入要求。
例如美國FDA (食品藥物管理局)就在2001 年正式發布了 21CFR120 法規 ,要求在果汁行業實施 HACCP體系。
也正因為HACCP在國際果汁市場上的廣泛應用,使得不少中國的果汁企業在國外因為嚴格的HACCP體系,頻頻遭遇罰款或是退貨的事件。鑒于此,我國出口果汁行業以基本導入HACCP 體系的方式,在國內形成了一套有中國國情特色的體系。
從實踐情況看,我國果汁行業實施HACCP 體系所確定的CCPs一般有4 個,即:1.原料接收(以控制農殘與棒曲霉毒素);2.挑選與清洗(以控制棒曲霉毒素);3.巴殺(以控制致病菌);4.罐裝(以防止再次污染及部分無菌袋輻照殘留污染)。
如何突破三道坎?
不過,在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吳永發看來,HACCP 體系在導入中國果汁行業后,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吳永發指出,目前比較嚴重的是,我國果汁企業在"原料接收"的控制中存在很大問題。
首先,榨汁用的原料果檔次較低,缺乏專用的高、中酸榨汁果基地。由于我國使用的絕大多數榨汁用果,都是從鮮食果中挑出的中、低檔果,甚至是落果、爛果,這些落果由于落地與土壤接觸,存在潛在危害,而爛果又由于受到細菌或真菌的感染會產生大量毒素,這些都給原料的衛生安全控制帶來了難度。
原料問題之外,裝原料果的包裝袋也不符合要求。原料的采摘、裝運多采用散裝或塑料袋裝,存在袋子重復使用的問題,實際狀況中甚至還有用磷酸氫銨、磷酸一銨、尿素、重質純堿、膨潤土粉等裝過化學品的袋子盛裝原料果,這些都將給原料果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記者調查的多家果汁企業均發現了使用劣質水果或是使用不干凈的包裝袋的問題。
上述業內人士建議企業在接收原料果時,改進對原料果的包裝方式,禁用反復使用的塑料袋,采用一次性包裝,并建立嚴格的舊包裝回收處理制度。倡議地方農業主管部門推廣應用噸裝木箱裝運原果,避免原果落地受污染。
對于農藥殘留的問題,他建議地方農業主管部門在水果產區、基地建設地區嚴禁銷售使用甲胺磷等國外反應敏感的農藥,并要求企業對收購點、生產點與銷售點的果汁產品進行甲胺磷等農殘普查、檢測,并保持好記錄。
另有水果大省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一方面地方政府應進一步明確原料果區農藥生產、銷售、使用和原料果采摘、包裝、運輸等環節的監管責任,完善監管體系,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原料進廠前符合安全衛生標準。同時,檢驗檢疫部門進一步加強原料果進廠監管,有效利用視頻系統,嚴把原料果入廠關。
政府嚴格監管之外,果汁企業也應加強收購環節的質量監控,對原料收購代理進行資格認定,對果農、供應商和農村經紀人進行培訓,申明原料果的質量要求。并且各家果汁企業應鼓勵有實力的原料收購代理商進行工商注冊,促使其以法人形式承擔原料果質量責任,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