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發布第156號政府令,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自2013年10月15日起施行。這意味著,“一地多名、一名多寫”的現象被叫停!掇k法》還禁止使用外國人名和地名作地名。
禁止一地多名
微博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在鄭州,自解放路立交通車后鄭州東西方向有一條重要通道,但是這條路由西向東則有8個不同路名!它叫東、西大街,它也叫鄭汴路、商都路……不少網友評論,“你們鄭州人真麻煩,明明就是一條路,干嗎非要用倆名兒啊,顯擺你們路多?”大家紛紛扒出那些被名字“一分為二”的直線道路,比如,文化路-二七路(新通橋分開)、農業路-冉屯路(桐柏路分開)、花園路-紫荊山路(紫荊山分開)、江山路-南陽路-銘功路-福壽街(北環路、大石橋、東方紅分開)。
據記者了解,這些道路之所以“一路多名”,多因城市建設發展,道路不斷延伸加長,新擴展的路就被冠以新名稱。例如鄭汴路在鄭東新區建設時,將中州大道以東部分更名為商都路。
有人不禁擔憂,隨著我省城市框架不斷加大,一路多名的現象可能“高發”。《辦法》關注到此亂象,規定“地名在更名時要遵循:一地多名、一名多寫的,應當確定一個統一的名稱和用字”。
禁止用外國人名、地名作地名
近幾年來,全省各地不斷出現的“洋地名”讓人眼花繚亂,如鄭州的“曼哈頓”、“威尼斯”,洛陽的“加州1885”等。去年在省政府法制辦就《辦法》征集公眾意見,很多人就對外國人名和地名是否可以用作地名,發表意見。
有人認為,有國際范兒的名字,可以提升城市檔次。還有業內人士說,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中,僅僅是規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并未對用外國地名命名作出明確規定。
但此次發布的《辦法》中,依然堅持征求意見稿中的規定: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區名稱,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名字、外國人名和外國地名作地名。
重要地名改名前要征求公眾意見
不論是房地產商新開發的社區,還是政府新建的道路,名字叫啥,可不是隨便叫!掇k法》規定,居民地名稱的命名要符合程序,且經權限審批。
城市和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道路(街、巷)名稱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省轄市、縣(市)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為杜絕門牌號之亂,《辦法》規定,居民院(樓、門戶)和單位的門牌號由產權人或者管理人和單位向省轄市、縣(市)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民政部門統一編制號碼后向申請人發放門牌號。
紀念地和旅游地名稱的命名、更名,由紀念地和旅游地的管理單位向其專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征得所在地民政部門同意后由專業主管部門審批。
而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區名稱的命名、更名,由其產權人或者管理人將擬用名稱向所在地省轄市、縣(市)民政部門備案。
另外,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時,也像地鐵定價一樣,需要征求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必要時還可以舉行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