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并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從這里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約1000年。
2022年10月28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這里考察調研。
走進殷墟博物館,總書記仔細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感慨道,“殷墟我向往已久”。隨后,他道出此行深意:“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文化,連接著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視之為“根基”,比之為“根脈”。
主政正定,他身體力行推動文物搶救和保護工作,讓正定成為一座“有記憶的城”;在福建任職期間,在他的支持下,三坊七巷免遭拆除,一大批歷史文物古跡保留至今;在浙江,他親自推動良渚遺址的保護和開發,讓良渚古城重現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到訪過10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就文物、考古、非遺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嘉峪關關城,登上城樓察看關城整體面貌,聽取河西走廊長城、關隘歷史文化情況介紹。
登上嘉峪關關城,他仔細察看關城布局,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在敦煌研究院,他同30多位代表圍坐一堂,指出“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
在廣濟樓,他細致察看潮州非遺文化作品,要求“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三蘇祠,他強調“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
…………
一處處文化古跡、一條條文化街區、一件件文物串連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蘊藏著“何以中國”的文化力量。
一次次“觸摸”歷史,傳遞出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思考。
這是2022年7月30日拍攝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北京中軸線北、燕山腳下的綠水青山間,坐落著一組古樸典雅的建筑群。這就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2023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
徜徉于不同歷史時期的版本展品中,總書記不時駐足。他說:“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文化不斷流,再傳承,留下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
總書記殷殷叮囑:“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標識,也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2年,習近平擔任中共十八大報告起草組組長,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寫入“文化自信”。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他將這一概念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并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肩負著這種“歷史感”,所以他時刻將目光投向歷史深處,讓文化自信牢牢扎根于人民心中。
2021年3月,總書記專程來到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朱熹園。在800多年前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語錄前,他停下腳步,注目良久。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書記這番話道出中華民族的自信之源,也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蘊。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唯有守住我們的根與魂,中華民族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生生不息、挺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