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成為各地奮力搶占的新賽道。
過去的一年,陜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國家超算西安中心、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建成投用,數字產品制造重點行業增長18%,數字經濟發展的根基不斷夯實。
當前,數字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今年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搶灘數字經濟新藍海”的部署。
如何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我省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對此非常關注,紛紛建言獻策。
重塑制造業新優勢
工業化和信息化的不斷融合,推動工業企業迎來工業4.0時代。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為制造業大省,陜西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度拓展數實融合空間,加快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深入實施中小企業“賦能、賦智、賦值”專項行動。
“統計數據顯示,陜西工業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單位數逐年增加,營業收入穩步提高,但企業總量仍然較少。”省政協委員、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張虹說。
為了進一步加快工業數字產品制造業發展,張虹建議,加大硬件投入,對數據基礎設施進行布局,為智能化、數字化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強化政府、企業和高校協作,培養數字經濟急需緊缺人才,鼓勵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人才流動。
張虹認為,應加快培育一批云平臺服務企業,鼓勵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等環節使用云技術,促進數字技術滲透生產價值鏈全過程,利用大數據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賦能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陜西省數字農業應用與示范取得一定成效。陜西省農墾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陜西智慧農業產業體系,在全省建立“數字化種植—產地倉存儲—線上線下銷售—純信用助農貸款”模式。農業農村部及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多部門推出了“國家級蘋果產業大數據中心”。
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韓文霆認為,數字農業發展首先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應建立數字農業技術體系和相關的標準規范,全面構建開放型、服務型、共享型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實現數字農業一張網、一個平臺、一個門戶、一個中心、一個體系、一套標準。
為了更好推動數字經濟賦能農業現代化,韓文霆建議,面向產業需求,組織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協同推進。政府部門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農業龍頭企業加入數字農業園區建設;設立數字農業科技專項,重點支持天空地一體化農情監測、農業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加強對傳統農民的技術培訓,提升他們的農業信息化終端使用技能,促進數字農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數據資產管理使用
數據資產的共享和開放對于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月11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數據資產管理和運營活動,清晰數據資產權責關系,豐富數據資產應用場景,提升數據資產流通價值,確保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安全、可追溯。
“信托制度作為一種特殊的法律制度,具有財產隔離、收益分配靈活、可以進行風險管理等優勢,能在數據要素市場中發揮積極作用。”省人大代表、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勝告訴記者,“我省有三家信托公司,應探索建立數據信托制度,將數據作為一種特殊財產進行信托管理,促進數據要素的高效流動和合理分配。”
張勝建議,加快制定完善數據資產管理相關法規政策。“要明確數據交易規則和標準,確保數據交易的安全、公平和透明;明確信托在數據要素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規范和保護數據所有方、數據加工方和數據使用方等的合法權益。”張勝說。
此外,張勝提出,加強數據要素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他建議,建設西部地區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大數據產業園等基礎設施,為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供支撐;建立省、市一級的數據資產管理平臺,作為公共數據運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和債務融資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