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學文 程濤
電信詐騙案件因其性質特點,破案難度大,追贓難度更大,通過源頭預防就成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今年以來,白河縣公安局靈活形式、做實宣傳,加強機制保障,不斷扎緊防范電信詐騙的安全“籬笆”,轄區電信詐騙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
身邊案例+群眾方法,提升宣傳針對性
“詐騙信息無處不在,防騙宣傳任重道遠。”一直以來,公安機關與電信詐騙在網絡陣地“隔岸交火”。與犯罪分子利用精確信息的“精準”詐騙相比,傳統的防電詐宣傳讓群眾感覺很“遙遠”,往往無法取得理想效果。
如何讓防電詐宣傳也“精準”起來,是確保宣傳效果的前提。白河縣公安局采取“身邊案例+群眾方法”的模式將防電詐宣傳融入公安基礎工作,全面梳理本縣近幾年發生的詐騙案例,結合公安部制定的48類常見電信詐騙宣傳資料,制定針對性的“防詐攻略”,精準解析各類“詐騙手段”,揭露詐騙伎倆,將宣傳內容與本地發生的真實案例有機結合,確保宣傳內容上的“精準”。同時廣泛發動受害對象、本地知名人士擔任防詐宣傳員,通過受害對象現身說法,群眾講解等形式,發動群眾語言講解防騙知識,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鮮活案例警示提醒群眾,增強了宣傳內容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社交媒介+網格化管理,提升宣傳覆蓋面
解決了群眾愿意聽的問題,各基層派出所進一步在宣傳覆蓋面上下功夫,綜合利用線上線下各類媒介,確保群眾的關注點在哪里,防電詐宣傳信息就跟進到哪里。探索利用“社交媒介+網格化管理”模式,將線下宣傳與線上宣傳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擴大防電詐宣傳的覆蓋面。重點用好“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媒介,以村為單位,在轄區牽頭建立多個“警民交流微信群”,搭建警民交流的平臺,定期發布警務動態、防詐信息,廣泛發動治安協管員、鎮村干部利用朋友圈轉發公安機關發布的防詐信息,形成“一傳十、十傳百”的擴散效應,讓群眾打開微信就能看到防騙常識,收到防騙提醒。同時民警以普通群眾的身份加入轄區各類便民群、服務群、行業交流群等,時時關注群內動態,及時發現掌握各類可疑信息,為精準預防提供基礎支撐。通過占領微信群、朋友圈的宣傳陣地,讓防詐信息無處不在,時刻提醒群眾緊繃防詐的安全弦。
在微信群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村、組為單位,將轄區劃分成多個網格單位。通過劃分地域網格、責任區域,層層壓實責任,加強與鎮村干部聯系協作,利用“小圈子”“熟人社會”的小范圍宣傳,提升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講活動,將防詐宣傳融入到掃黑除惡宣傳,充分利用各村黨員活動日、村民大會等各類集體活動契機,抓住每一個宣傳時機,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確保防詐宣傳“月月有、周周見”,讓常態化、立體化的防電詐宣傳潛移默化影響群眾,做到宣傳處處見、人人知。
部門聯動+機制保障,扎緊防詐安全籬笆
有了防電詐的群眾基礎,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強與轄區金融單位、電信部門的配合協作,建立警銀聯席會議制度和預警預防聯動機制,嚴守預防電信詐騙的最后一道關口,及時阻止可疑轉賬、匯款,最大限度避免群眾損失。針對重點單位、重要區域,加強與轄區學校、事業單位、重點企業的協作配合,推動反電詐宣傳“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工廠”等活動,在銀行、電信部門顯著位置張貼宣傳海報,定期組織聯合宣傳活動,采取上門走訪、群眾座談等形式,推動防詐宣傳全覆蓋、無盲區,充分激發和調動群眾參與防電詐宣傳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立體化、全方位的宣傳格局。
同銀行金融、電信部門建立預警預防聯動機制,加強警銀協作,定期召開防范打擊電信詐騙警銀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可疑對象詢問、全天候巡查、柜臺核對”制度,要求銀行部門對發現的可疑操作及時予以制止、勸阻,公安機關及時介入處置的高效防電詐工作機制。經常性聯合銀行部門開展模擬處置演練,提高相互配合協作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守住防范電信詐騙的最后一道關口。
筑牢防線,堵塞漏洞。2019年以來,白河縣公安局成功預警各類電信詐騙案件30余起,先后聯合銀行部門成功阻止電詐轉賬行為10余起,及時止付金額80余萬元,有效保護了群眾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