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銀春 阮芮
白河縣城關鎮幸福村45歲的梁昌喜是在群山之巔養蜂的創業人,他的“昌喜蜂蜜”在當地小有名氣,并過微信等渠道,銷往湖北、江蘇、天津等地。之前,梁昌喜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是村上的貧困戶。2017年,梁昌喜嘗試養蜂,并參加了白河縣金奇培訓學校的產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
從貧困戶到“創業人”,梁昌喜的轉變,離不開白河縣對農民扶志、扶技、扶智工作的重視。如何讓貧困人口從根本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白河縣抓住扶志關鍵,做足融合文章,把技能培訓作為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有力抓手,探索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三三融合”模式,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提振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在白河這片熱土掀起了“人人能創業”的熱潮。
授之以漁強技能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貧困不可怕,就怕沒信念。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勤勞苦干,就一定能脫貧。”麻虎鎮松樹村貧困戶宋東洋,作為群眾宣講員講述著自己的脫貧故事。
19歲時,宋東洋因意外失去右臂,生活陷入困頓。2017年11月,在鎮政府的推薦下,宋東洋免費參加了創業技能培訓。上完一周的課程,宋東洋態度大轉。他主暗自鼓勁:“我雖然殘疾,但我不能自暴自棄,一定要摘掉貧困戶的帽子。”現在,僅通過養羊這一項,他便可以獲得6萬元以上的年收入,還榮獲脫貧攻堅縣、鎮“脫貧攻堅自強標兵”稱號。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通過廣泛調研,白河縣把產業、就業、創業“三業”技能培訓統籌整合,由人社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和鎮村配合,精準掌握培訓對象,精準對接培訓需求,靈活采取培訓方式,使貧困勞動力學到對路管用的實用技能。通過推行扶貧信息數據一體化,建立起全縣貧困勞動力信息數據庫,摸清貧困勞動力的年齡、性別、培訓愿望等。培訓內容方面,產業技能培訓圍繞全縣“八大產業”,就業技能培訓圍繞新社區工廠和有組織務工,創業技能培訓突出SYB創業十步法等內容。培訓方式方面,產業培訓采取農林專家上門分散培訓和培訓機構集中培訓相結合;就業培訓依托新社區工廠及務工輸出企業開展“訂單培訓”;創業培訓聘請資深講師進行專家授課,使技能培訓更接地氣、更具實效。
同時,白河縣聘請縣內外各類優秀培訓人才,建立了全縣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師資庫,在調查摸排培訓需求的基礎上,按需求設定培訓主題。在培訓課堂上,培訓教師以情景教學、現身說法、案例討論、頭腦風暴、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啟參訓學員心靈之窗。把陽光心態、微笑服務貫穿培訓全過程,平等對待每個學員,用愛心溫暖和感染參訓學員融入課堂,建立培訓“微信群”,老師、學員互稱“家人”,每天交流分享培訓心得,引導學員敞開心扉、疏導心結。
“我們整合人社、農林、扶貧、殘聯及各類培訓機構資源,根據貧困勞動力自身實際確定培訓內容,同時根據培訓機構的特長優勢,在培訓過程中努力做到精準對象、需求、內容、資源力量等因素,保證產業、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的效果。”白河縣人社局長魏寶柱堅定地說。
樹立信心快脫貧
家住構朳鎮的貧困戶胡大鵬,多年前身患重病,輾轉多家醫院花光了所有積蓄負債累累,后續治療還需要不小的開支,這使得他一度非常消沉。在參加貧困勞動力創業培訓班后,他的生活開始出現轉折。
“最讓我感到震撼的一堂課,是老師講的《陽光心態》,說做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用一個好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培訓后的胡大鵬不僅學到了技能,整個人也從消極沉悶變得積極陽光,在鎮政府的幫助下,用5萬元產業貸款開辦了大鵬生態土雞養殖場,年收入達到10萬元,還帶動了村上5戶貧困戶脫貧。
胡大鵬不單單是個例,與他相似的還有很多。在每期培訓班的結業典禮上,學員們都會踴躍發言,言辭之中滿是感激和不舍。不少學員從開始“不愿來”到結束時“不愿走”。
誠如白河縣金奇培訓學校校長繆曉紅所說:“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希望通過培訓讓他們學會技能,變被動為主動,改變‘等、靠、要’的思想,達到志智雙扶、魚漁雙授的效果;從而帶動周圍的人,甚至是引領一個村的發展。”
培訓不僅僅在課堂上、在田間地頭、在實訓基地,也在春風化雨的無聲之中。白河縣全面開展“新社區、新農民、新技能、新風尚”主題培訓,采取“理論宣講+文藝下鄉+百姓故事+現場互動”方式,讓貧困群眾感受身邊事,明白大道理。同時,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的新民風建設、感恩教育、陽光心態、家庭美德教育等內容融入培訓課堂,使性情高傲的學員沉下心、情緒低落的學員有自信。
從“懶漢二混子”到“自強勵志”典型,倉上鎮裴家社區柯昌全的蛻變在白河被傳為佳話。如今,靠著當保潔員、護林員和在工地打零工的工資,柯昌全現在每年有2萬多元的收入,他一邊參加縣里組織的農村電商培訓,一邊跟著“扶貧扶志村村行宣講團”用親身經歷鼓勵貧困群眾,住上了新房,有了穩定收入,穿得干凈整潔,給他說媒的人多起來了。
白河縣將技能培訓推向縱深發展,持續深入開展新民風建設,累計開展道德評議425場,樹立正面典型860例,教育后進209例,幫助轉化201例,498名群眾主動退出貧困戶,構建了技能培訓大格局,讓每一個參與的貧困群眾堅定脫貧信心,積極就業創業,穩定實現增收。
搭建平臺增效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不僅能照顧家庭,還能坐在家里掙錢,還是黨的政策好!”來自鄉村旅游(SYB)創業培訓班學員潘珍激動地說。培訓班豐富的課程內容讓她受益匪淺,想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更堅定了她創業的信心,培訓結業后,創業導師指導她制定了創業計劃,學校幫她辦理了“關山大草甸農家樂”的營業執照。短短一個月,她的農家樂順利開業,目前經營穩定,每月純收入都有8000元以上,還帶動附近6名貧困勞動力務工增收。
每一期的培訓中都會安排行業部門領導為參訓學員講解產業、就業和創業優惠政策,現場為參訓人員答疑解惑,并增設工商注冊登記、稅收證照辦理等輔助課程,讓參訓學員認識更深,思路更清,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同時,組織相關部門主動為參訓學員提供政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為有創業愿望的學員統一代辦營業執照,這些舉措進一步促使參訓學員變心動為行動,毫無顧慮地發展產業和就業創業,靠自己的努力脫貧致富奔小康。
家住冷水鎮星義村四組的貧困戶秦榮新,2010年丈夫因意外去世,留下了26萬的債務。2014年,鎮政府為秦榮新發放了5萬元的產業貸款,引導她從事家兔養殖業,由于缺技少藝,養殖廠一直不景氣。
2017年9月,在冷水鎮政府的的組織下,秦榮新參加了創業培訓班,白河縣人社部門與培訓機構為她建立了創業培訓信息檔案,安排“一對一”的幫扶導師,持續關注并詳細記錄創業情況,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工作狀況,幫助解決發展難題,不斷優化服務。
幫扶導師還為秦榮新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白河縣政府也從項目、資金、場地方面給予支持,在服務、技術培訓方面給以指導,幫助注冊成立了“新天地榮欣養殖場”。 如今,秦榮新養殖家兔的規模已達到2300多只,并帶動5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她本人也被評選為白河縣脫貧攻堅“自強標兵”。
據了解,白河縣設立了創業促就業專項資金,每年籌集3000余萬元,統籌用于獎勵補貼、創業培訓、補充貸款擔;稹①J款貼息暫付周轉等方面支出,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全民創業促就業的決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積極落實貸款扶持、產業獎補、稅費減免等相關扶持政策,廣泛開展“樹自強標兵”活動等,從優化機制、優化服務、優化環境三個方面集中發力,從根本上增強技能培訓的實際效能。
如今的白河,已然形成“培養一名學員,帶動一個家庭;培養一批能人,帶活一項產業;培養一批黨員,帶富一方群眾”的效應,每一位貧困戶開始發自內心地意識到,自己是可以靠努力去脫貧的,靠技能去創業致富的。目前,累計舉辦培訓班300余期,組織技能和創業培訓2.3萬余人,涌現出創業能人2000余名,黨員致富帶頭人700余名,帶動1.6萬余人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