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程及芬
白河縣城關鎮河街社區以“黨建引領河街復興”為主線,圍繞物業服務這個切入點,積極探索“紅色物業”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針對回遷社區存在居民自治意識不強、回遷矛盾糾紛多發、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解決社區治理的難點和痛點,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米”。
融入紅色基因喚醒社區治理內生動力。河街社區黨總支一直在探索“紅色物業”工作法,通過推動物業公司建立黨組織,組織動員社區黨員、志愿者、居民到物業公司兼職擔任志愿樓棟長,為物業管理建言獻策和貢獻力量。邀請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到社區擔任社區小組長、網格員,引導物業工作人員參與社區治理。通過建立“班子帶隊、交叉任職、監督管理”三位一體運轉機制,將黨建引領物業服務有機融合,將物業服務與社區基層治理有機契合,為居民服務提供紅色動力。
“以前,社區各家各顧各的,進出摩托車亂停亂放,樓道的衛生還很差。自從有了‘紅色物業’,專用摩托車停放點也協調好了,樓道以及小區的衛生環境好起來了,好多急事解決得更快,難事也有人管,鄰里之間越來越和美。”河街社區居民欣慰地說。
聯動多方智慧,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民有所呼,必有所應。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著力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由河街社區黨總支牽頭,聯合社區居委會、三家駐社區物業服務企業,每季度召開物業黨建聯席會,邀請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參與。
在聯席會上,總結匯報上次協商事項完成情況,對階段工作任務進行溝通協調,聽取居民的建議意見以及邀請他們參與重大矛盾問題調解,提高社區居民在社會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在協商議事、矛盾調解中改進物業服務模式和水平,推動社區治理管理向居民自治轉變。
“物業公司進社區后,就地招募物業工作人員,他們不但較好地履行物業相關工作,還更好地為物業與其他居民架起了溝通橋梁。我們有什么需求和想法,都能夠得到回應和解決。”河街社區居民吳女士說。
優化物業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帶上掃帚、鐵鏟……每天一大早,負責垃圾清運的物業工作人員就來到負責的樓棟,將收集的垃圾清運到垃圾集中點,等待轉運。目前,河街社區三家物業企業一共有工作人員81名,其中聘用本社區居民27人,部分人員具備電器維修、污水管道修理、電梯維護管理等相關專業資質。
考慮到回遷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問題,河街社區黨總支與物業商討決定在原有的服務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服務范圍,組織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參與其中,為居民無償提供包括簡易管道疏通、燈具更換、家電維修、以舊換新、采購生活必需品等在內的上門服務,通過菜單式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利。
“自從成立‘紅色物業’以來,我們業主感受到服務管理有很大的提升,如今走在社區,路面干凈整潔、綠化修剪整齊、車輛停放有序,幸福在家門口不斷升級,大家將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河街社區居民王女士說。
河街社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紅色物業”讓陌生的鄰居熟悉起來,冷清的小區熱鬧起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來,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變成溫情的“服務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