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淵 通訊員 來濤 孟相源
6月23日,東方吐白,晨露凝珠。漢濱區晏壩鎮田壩社區農場的玉米林里傳來鋤頭破土的聲音。居民王祥福早早就帶著先天聽力和語言殘疾的妻子趙運連下地干活了。
“他們兩口子今年干勁格外足!種莊稼有癮,只要不下雨,幾乎天天都往地里跑,生怕錯過好機會。”
田壩社區副主任高秀倉直言,社區雖然有良田千余畝,以前卻因為各種各的,始終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所以群眾收益一直很低,漸漸地一部分人對種地失去信心而選擇外出務工,他們的土地也就慢慢變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地。
“今年情況大不一樣。駐村干部天天扎在田間地頭幫助我們,地免費種,農產品包購包銷,社區農場上半年僅土豆就買了80多萬元,戶均增收5000余元。收入高了,居民的生產積極性自然水漲船高。”
高秀倉所說的田壩農場其實是晏壩鎮花大力氣引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運營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再“反包到戶”經營管理模式,免費為農戶提供種子、化肥、農藥以及技術指導,并按量按質計價回購農產品,從而解決了社區土地撂荒和群眾就業問題,真正讓搬遷安置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年初種土豆的時候,駐村干部齊下地給大家示范開溝起壟、下種、覆膜。收土豆的時候,他們又來了,臟活累活搶著干。今年我在農場包了9畝地,5畝土豆剛收完,刨除留下自家吃的還賣了一萬五千多塊錢,地里的糯玉米和辣椒還能賣一萬多塊,加上全家每月800多塊錢的低保和殘疾人補助,以及兒子在外打工掙的,年底多少還能存點。”說起鎮上干部對他的幫助時,王祥福充滿了感激之情。
“我一只腳出意外截了,她又無法說話,扶貧搬遷安置以前,家里收入勉強能解決溫飽,生活過得很緊巴,有時候買袋鹽都要掏半天口袋。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的日子才慢慢有了盼頭。”王祥福說。
從靠政府“給”到靠自己“掙”,王祥福一家的變化是晏壩把作風建設轉化成為民造福實際行動的一個縮影。
干部作風變了,為老百姓干的實事自然就多了。“以前我們缺乏量化的、可操作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體標準來考評督促干部。今年,漢濱區委在全區全面推行‘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機制后,我們才找到了強有力的抓手。”鎮黨委書記劉世成說。
晏壩鎮屬于漢濱區邊遠鄉鎮,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經濟發展受到諸多條件限制。因此,劉世成認為,“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機制的落實落地對于晏壩而言現實意義更加凸顯。
該機制全面推行后,晏壩就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全力推動它在全鎮“落地生根”“長出牙齒”。一方面,狠抓“精研指標、強化培訓、集思廣益”三大落實舉措,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設置網上網下意見信箱等方式,將實施方案意見建議征集范圍從參與考核的干部職工擴大到村(社區)黨員干部、區鎮人大代表、群眾,廣泛傾聽民心民意,切實把黨員干部群眾的心聲轉化為績效考核的方向和指標。另一方面,充分用好用活考核“指揮棒”倒逼干部工作“在狀態”、服務群眾“上臺階”、甩開膀子邁開步子“出實績”,最終把作風建設成果轉化撬動全鎮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機制非常好,來得很及時。之前,干多干少一個樣,時間久了讓人寒心。”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晏壩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向榮革說,“我憑良心干了幾十年工作,今年干得最順心,因為‘渾水摸魚的’和‘雙腳沾泥的’現在體現得明明白白,干工作更有勁頭了。”
今年,向榮革在考核中一直位居全鎮第一方陣。
作為全區的農業大鎮,在實施“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機制過程當中,晏壩更加注重讓干部多點“泥土味”,多把工作做到田間地頭,多把好作風“種”到土地上。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晏壩鎮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24萬元,招商引資7100萬元,發展糧油種植1.6萬余畝,已實施撂荒地治理559.95畝,新建產業園區1個,茶葉生產突破80余噸,實現產值8000余萬元。
向榮革又準備下村了。這次他要給胡家溝村獨居老人元昌運送辣椒苗。他剛到院子里,一只臥在樹蔭下的大黃狗搖著尾巴徑直向他跑來。老人聞聲也迎了出來,握著他的手久久不愿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