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小柳 王世娟
夜幕低垂,星辰閃爍,位于漢濱區北部山區的大河中學,教學樓的燈光溫柔地透過樹梢,灑在寬闊的操場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教室里,來自江蘇的幫扶老師正站在講臺上,用她那飽含深情的聲音,精心授課。學生們或緊握鋼筆,或凝視黑板,每一個眼神都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尊重。
近年來,漢濱區深入貫徹落實中組部和省市關于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漢濱所需”,發揮“組團所能”,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因地制宜“移植”到漢濱這片土地,并加以推廣運用,以期達到“幫扶一校、帶動一方”的增益效應。
統籌部署,推進先進理念與漢濱融合
“今天我要講的核心詞匯是融入,來到新建職中我們感受到被重視、被期待,在生活上、工作上大家傾心融入,我們將以樂觀為帆,堅韌做甲,深度融入這片熱土,力求在講臺上展示最好的風貌……”在新建職中召開的教育人才幫扶座談會上,第二批幫扶教師代表是強表態發言說道。
漢濱區充分認識中央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構建幫扶工作區級聯席會議、部署調度會議和隨訪慰問座談“三項機制”,多層次、全方位加強“組團式”幫扶工作的統籌調度和資源保障。區委區政府先后召開啟動會和推進會7次,及時研究解決受援學校人事編制、辦學條件等各類問題6個,不斷強化政府職能部門責任,推動幫扶工作穩步實施。制定《漢濱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漢濱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文件,將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納入相關部門和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形成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階段性考評工作閉環,推動“組團式”幫扶工作扎實開展。
全面推動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堅持“任實職、賦實權、負實責”,建立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任命幫扶單位2名副校長為受援學校校長,18名幫扶教師崗位聘任到教務、教研、政教、后勤等管理崗位上和重點學科(專業)專任教師,形成以“新”校長為核心的教學教研一體化網絡,推動先進教育管理經驗與漢濱實際有機結合、深度融合。
引領輻射,打造“帶不走”的優秀教師扎根漢濱
2023年漢濱區大河中學教學質量提升到全區前三,位居農村高中第一,2024年高考本科上線101人,為近十年首次破百,3名教師榮獲區級教學能手。漢濱區新建職中在全省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11名教師獲得國家級、省級賽事獎項12項……這組欣喜的數字,是漢濱區教育“組團”幫扶的成果展現。
漢濱區抓住“借智借力”重要機遇,充分發揮好“組團式”教育人才“領頭雁”示范帶動作用,把培養本土人才、提升造血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幫扶學校資源優勢,鞏固拓展幫扶效益。大河中學、新建職中建立聯合教研平臺3個,建立完善了“以師帶徒、師徒共進”幫扶機制,師徒結對43對,開展骨干教師跟崗實習、備課研討、“同課異構”等學習交流活動。在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方面,幫扶學校與受援學校充分發揮信息化作用,通過開展“空中課堂”等方式推動德育、教研、“雙師”培養等工作再上臺階,提升受援教育資源建設。在改善辦學條件方面,規范使用蘇陜協作項目資金,積極為受援學校累計爭取蘇陜項目資金1711萬元,用于學生宿舍改造、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建設等,惠及學生2180人。在人才培養方面,不斷加強東西部教育人才交流融合,先后累計選派20名教師赴江蘇前黃高級中學、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等重點學校開展為期6個月的跟崗學習。以“漢武紅盟”為依托,秉持“漢武攜手、聚力共贏”理念,與武進區簽訂對口幫扶協議,促成果園小學、江北高中等10所學校與武進區學校結成幫扶對子,梯隊打造一批能力強、“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
貼心服務,書寫漢濱“育人”新模式造福桑梓
為深入保障“組團式”幫扶人才權益,漢濱區堅持推己及人,以“同理思維”打好幫扶工作“服務牌”,設身處地地解決好幫扶人才后勤保障,幫助解決好幫扶人員在工作、生活上的困難問題,做到在“政治上關心、工作上關注、生活上關愛”,進一步激發幫扶隊伍干事創業熱情,使他們能夠安心、舒心、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印發《漢濱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人員管理服務保障辦法》,將幫扶教師納入區級人才管理系統,從福利待遇、經費保障、健康安全、探親休假、人才政策支持等5個方面落實保障措施,受扶學校盡最大努力為幫扶團隊成員提供優質的辦公和生活條件,傾力確保幫扶人員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建立聯系服務、定期走訪制度,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及相關部門先后到幫扶單位開展駐點調研、座談慰問、談心談話等累計30余次,及時了解幫扶教師思想動態、生活情況、工作狀況,解決存在問題,不斷增強幫扶人員獲得感、認同感、歸屬感。對第一批幫扶表現突出的4名幫扶教師表彰獎勵,協調落實江蘇省2名高級職稱評審事項,大力營造惜才愛才濃厚氛圍,如今第一批3名幫扶教師已延續開展第二輪幫扶工作,繼續擔當使命,領航楊帆,譜寫“組團式”援教新篇章。